分享

姓氏文化:詹姓

 闫乾易 2021-10-11











姓氏渊源


得姓始祖

詹文侯。西周时期,周武王历十世到周宣王,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07年),其支子至弘封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玩物丧志,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之祖。

詹姓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的称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在清朝学者熊峻运所撰著的《新纂氏族笺》中给予解释:“詹,河间郡,系出有熊氏,黄帝子詹人,夏封詹国。”詹人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之封国名称为姓氏,称詹氏,为詹氏之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宣王中兴)时期周宣王给庶子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春秋时期,周宣王姬静(姬靖)封其庶子姬志宏于詹(今山东菏泽甄城),他建立了詹国(史书记载,詹国北达于燕,地四百里),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裔子孙世袭为周王室大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地建国,故而其后裔子孙多以封国之称为姓氏,称詹氏,世代相传至今。詹氏族人多尊詹文侯为詹氏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

源于官职,出自上古负责詹卜(占卜)之职的詹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百家姓溯源》的记载,古代负责詹卜(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裔子孙后中有以先祖的官职命姓者,称詹氏、或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内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詹嘉、虢国有詹父、郑国有詹伯,均以封邑名称为氏,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詹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詹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太子詹事、少詹事、詹事丞、端尹、宫尹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詹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巴林氏多冠汉姓为詹氏、潘氏、白氏等。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瞻楚浑氏,满语为Jancuhun Hala,汉义“甘甜”,源出卦尔察女真,世居卦尔察(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所冠汉姓即为詹氏。

第八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台湾土著、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詹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詹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据《辞源》记载:“周有詹父,詹恒伯,相传出自周宣王支子。”又载:“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而晋郑之詹又别于宣王之子,可见在春秋时期,詹姓已分布于晋(今山西省一带)、虢(今河南省郑州西北)、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等地。

明初,山西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湖北等地。明中叶以后,随着我国航海技术的提高,闽粤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台谋生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迁入今四川、重庆之地。清中叶以后,詹姓分布更广,并有詹姓人扬帆南洋,远徙东南亚。











姓氏名人


詹父:春秋时周大夫。公元前702年(周桓王18年春),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詹父即詹国的詹侯。

詹嘉:春秋时,晋大夫,护国大将军。公元前614年(周顷王5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

詹桓伯:春秋时,周大夫。公元前533年(周景王12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颖。王使詹桓伯辞于晋。詹桓伯慷慨陈词,成语“裂冠毁冕”和“拔本塞源”即出自他“辞于晋”这段话。

詹何:战国时道家,哲学家,楚国术士。继承杨朱的“为我”思想,认为“重生”必然“轻利”,反对纵欲自恣的行为。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