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这8种诗病,5种章法、对仗、逻辑、修饰等,还有3种不理解

 老街味道 2021-10-12

前言

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记录了很多唐朝的诗论,严格来说他不像作者更像编者。关于诗病,空海记录了28种:

一曰平头,(或一六之犯名水浑病,二七之犯名火灭病。)二曰上尾,(或名土崩病。)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或名触绝病。)六曰小韵,(或名伤音病。)七曰傍纽,(亦名大纽,或名爽绝病。)八曰正纽,(亦名小纽,或名爽切病。)。

九曰水浑,(或本九曰木枯。)十曰火灭,(或十曰金缺。)十一曰阙偶,十二曰繁说,(或名疣赘,崔名相类。)十三曰龃龉,(或名不调。)十四曰丛聚,(或名丛木。)十五曰忌讳,十六曰形迹,(崔同。)十七曰傍突,十八曰翻语,(崔同)。十九曰长撷腰,(或名束。)二十曰长解镫,(或名散)。二十一曰支十七曰傍突离,二十二曰相滥,(崔同。)二十三曰落节,二十四曰杂乱,二十五曰文赘,(或名涉俗。)二十六曰相反,二十七曰相重,二十八曰骈拇。《文镜秘府论》

上文中,有“崔同”、“崔名相类”等注释。崔,指的是初唐“文章四友”中的一位诗人:崔融。

崔融有《唐朝新定诗格》流传下来,其中介绍了九种“文病”。“崔同”的意思,就是文镜秘府论中提到的某一个诗病与《唐朝新定诗格》相同。

这28种诗病里,前八种即永明体四声八病中的“8病”:平头、上尾、蜂腰、鹤溪、大韵、小韵、旁钮、正钮。老街以前的文章多次介绍过。

另外有8种关于“”重复“”的诗病,老街前天的文章刚刚写过。他们是:十二繁说、十三龃龉(或名不调 )、十四丛聚、十九长撷腰、二十长解镫、二十二相滥、二十七相重、二十八骈拇。

昨天介绍了4种关于“忌讳”的诗病,两种关于字义:十五忌讳,十六形迹;两种关于字音:十七傍突,十八翻语。

下面,介绍剩下的8种。

一、对仗的问题:阙偶病

这一病,需要特别注意,平时作律诗的时候尽量避免。分三部分讲一下。

1、通篇不对仗

十一曰阙偶,阙偶病,谓八对皆无,言靡配属,由言匹偶,因以名焉。《文镜秘府论》

八对皆无,五言律诗中,的确在初唐盛唐有一些作品通篇不对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过李白和孟浩然的五律:

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2、失对

上面是通篇不对仗,这里指单独的一联不对仗现象:

假作《述怀诗》曰:“鸣琴四五弄,桂酒复盈杯。”又曰;“夜夜怜琴酒,优游足畅情。”

释曰:上有“四五”之言,下无“两三”之句;不对“朝朝”之字,空垂“夜夜”之文。如此之徒,名为阙偶。题斯一目,馀况皆然。《文镜秘府论》

上面这一段,指出失对的问题。即不对仗,例如上联有四五,下联却对“复盈”;上联有夜夜,下联却是“优游”。

3、用典

这一段指出,上联如果用典,那么下联也要用典。

或曰:诗上引事,下须引事以对之。若上缺偶对者,是名缺偶。犯诗曰:“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耽。”释曰:上句“苏秦”,是其人名,下将“勤学”对之,是其缺偶。

不犯诗曰:“刺股君称丽,悬头我未能。”

释曰:上有“刺股”,下有“悬头”,各为一事,上下相对,故曰不犯。《文镜秘府论》

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耽,上联用了苏秦名字与发生在他身上的典故,下联却没有用其他人的名字与典故来对“苏秦”。

最好上联刺股,下联悬头,上下联都用典故。这就避免了“阙偶病”。

二和三、逻辑上的问题:落节与相反

这两种要一起理解:落节与相反

1、落节

第二十三,落节。凡诗咏春,即取春之物色;咏秋,即须序秋之事情。或咏今人,或赋古帝,至于杂篇咏,皆须得其深趣,不可失义意。

即假作《咏月诗》曰:“玉钩千丈挂,金波万里遥。蚌亏轮影灭,落桂阴销。入风花气馥,出树鸟声娇。独使高楼妇,空度可怜宵。”

释曰:此诗本意咏月,中间论花述鸟,乍读风花似好,细勘月意有殊,如此之辈,名曰落节。

这里意思是,既然是咏月,为什么出来和月亮无关的花鸟呢?似乎跑题了。

又《咏春诗》曰;“何处觅消愁?春园可暂游。菊黄堪泛酒,梅红可插头。”

释曰:菊黄泛酒,宜在九月,不合春日陈之;或在清朝,翻言朗夜:并是落节。

同样,咏春天的诗,怎么出来了菊和梅呢?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也是落节。

2、相反

第二十六,相反,谓词理别举是也。诗曰:“晴云开极野,积雾掩长洲。”上句既叙“晴云”,下句不宜“雾掩”,不顺理耳。

上句刚说晴天有云天地开阔,下联又说大雾挡住了视线。

和上面讲述“落节”时,春天出现菊、梅一样,这也是前后矛盾的逻辑问题。

作诗要避免前后矛盾,也不是要求太机械刻板,咏月诗中未必不能出现花鸟,前面说春,后面未必不能说秋。还是要看语境。

四、章法的问题:杂乱

第二十四,杂乱。凡诗发首诚难,落句不易。或有制者,应作诗头,勒为诗尾;应可施后,翻使居前。故曰杂乱。假作《忆友诗》曰,“思君不可见,徒令年鬓秋。独惊积寒暑,迢递阻风牛,粤馀慕樵隐,萧然重一丘。”

释曰:“粤馀”一对,合在句端;“思君”一对,合居篇末。然则篇章之内,义别为科,先后无差,文理俱畅;混而不别,故名杂乱。

作诗开头一句不好写,结尾也不容易。有的诗人作诗,本该作为开头的,却放在了后面。应该放在后面,却写在前面。

空海举例唐朝无名氏的《忆友诗》;

思君不可见,徒令年鬓秋。独惊积寒暑,迢递阻风牛,粤馀慕樵隐,萧然重一丘。”

空海认为最后一联,和第一联应该颠倒一下,改为:

粤馀慕樵隐,萧然重一丘。独惊积寒暑,迢递阻风牛。思君不可见,徒令年鬓秋。

这首诗改后好不好,见仁见智。但是空海所说的这种现象,一定要注意。这是诗人关于章法调度的功力。

五、修饰与粗陋:文赘(或名涉俗病。)

第二十五,文赘(或名涉俗病。)凡五言诗,一字文赘,则众巧皆除;片语落嫌,则人竞褒贬。今作者或不经雕匠,未被揣磨,辄述拙成,多致纰缪。虽理义不失,而文不清新;或用事合同,而辞有利钝。即假作《秋诗》曰:“熠耀庭中度,蟋蟀傍窗吟。条间垂白露,菊上带黄金。”

释曰:此诗据理,大体得通。然“庭中”、“傍窗”,流俗已甚;“黄金”、“白露”,语质无佳;凡此之流,名曰文赘。

又《咏秋诗》曰:“熠耀流寒火,蟋蟀动秋音。凝露如悬玉,攒菊似披金。”(此则无赘也。)

又曰:“渭滨迎宰相。”(官之宰相,即是涉俗流之语,是其病。)

文赘病,有人叫做涉俗病。

渭滨迎宰相,应该是用姜子牙的典故,但是诗中直接提到“宰相”这个职位,有点凡尔赛也有点庸俗,应该用别的词语代替宰相这两个字。甚至渭滨迎钓叟,也比宰相二字文雅一些。

至于《秋诗》“熠耀庭中度,蟋蟀傍窗吟。条间垂白露,菊上带黄金。”萤火虫飞过庭院,蟋蟀在床边吟唱,树枝垂下白露,黄色菊花金光闪闪。似乎指诗人用词有点粗陋,失于雕琢。

所以空海用《咏秋诗》来对比。《秋诗》像一个不会打扮的村野姑娘,《咏秋诗》则是一个化妆美丽的大家闺秀。

具体到某一首或者某一句诗的优劣,可能见仁见智。但是文赘(或名涉俗)之病,还是注意要避免的。

六和七、水浑与火灭

九曰水浑,(或本九曰木枯。)十曰火灭,(或十曰金缺。)《文镜秘府论》

空海在介绍第一种(平头)诗病的时候,有备注:或一六之犯名水浑病,二七之犯名火灭病。

可知,这五种病有相似的规律。

但是平头是指不可同声,而后面的水浑、木枯、火灭、金缺这4种似乎和五行相关。

两句五言诗一共10个字,第1字和第6字不可犯水浑病;第2字和第7字不可犯火灭病。另有第3字和第8字不可犯木枯病,第4和第9字,不可犯金缺病。

金木水火,都有了。说实话,这四种我没有看明白。

八、支离

第二十一,支离。不犯诗曰:“春人对春酒,新附间新花。”犯诗曰:“人人皆偃息,唯我独从戎。”

不理解什么意思。

结束语

今天提到了28种诗病的最后8种:阙偶、杂乱、落节、相反、文赘、支离、水浑、火灭。

其中阙偶说的是对仗;杂乱说的是章法;落节、相反说的是逻辑;文赘说的是修饰。这五种诗病,是需要注意的。

还有三种:支离、水浑、火灭。老街没有搞明白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否应该避免、怎么避免。有明白的朋友欢迎指点一二,先行谢过。

@老街味道

关于28种诗病的另外3篇文章如下:

《诗人玉屑解读八病,与文镜秘府略有不同,律诗需要避免八病吗?》

《内容、声律、形式,注意这三方面的诗病,作诗要避免重复》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