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如果活在当世,后世还会有苏轼吗?

 走读生日记 2021-10-12

全八册的《苏东坡全集》,已经在微信读书读到了第六册,随手标注和记录的读书笔记已经有492条。

今天是这些读书笔记精选第三篇,文字有点长,分享在这里,仅供喜欢苏轼的读友们参考。

千年之前的苏轼,说实话,办实事,很多言论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也因此被当朝的奴才小人们陷害,落得大半生颠沛流离。还好,他留下了至今依然充满现实意义的大量文字。

苏轼出生在千年之前,是幸运的。

我在想,假如苏轼生活在当世,后世还会有苏轼吗?

Ps灰色字体为原文,正常字体为随手记下的因阅读而来的感触。

元祐元年正月十二日,苏子瞻、李伯时为柳仲远作《松石图》。仲远取杜子美诗“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着。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之句,复求伯时画此数句,为《憩寂图》。子由题云:“东坡自作苍苍石,留取长松待伯时。只有两人嫌未足,兼收前世杜陵诗。”因次其韵云:“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题作辋川诗。”文与可尝云:“老夫墨竹一派,近在徐州。”吾竹虽不及,石似过之。此一卷公案,不可不令鲁直下一句。或言:子瞻不当目伯时为前身画师,流俗人不领,便是诗病。伯时一丘一壑,不减古人,谁当作此痴计。子瞻此语是真相知。鲁直书。

这才是文坛佳话! 

再看看如今那些让人反胃的所谓诗人画家书法家们,当真觉得真正的“雅集”只在古代。如今那些酸腐功利沽名钓誉之徒的相聚,只配叫臭味相投蝇蛆同案。

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

苏轼说这些诗句乃仙鬼所作,或者为梦中作。用现在流行说法,就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记在这里,一笑而过。

岩栖木食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当年步月来幽谷,柱杖穿云冒夕烟。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应文字未离禅。”辩才作此诗时,年八十一矣。平生不学作诗,如风吹水,自成文理。而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绣耳。

苏轼这番话怀着对好朋友辩才深深的敬意与尊崇,不吝笔墨的赞美中透露出浓浓的因为有这样的朋友而自豪之情。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酴醾比,只欠溪头月下杯。”梅二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辄正坐高拱,此其醉也。吾虽后辈,犹及与之周旋。览其亲书诗,如见其抵掌谈笑也。元祐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史上独一无二的梅尧臣。苏轼引用的这首梅尧臣的诗歌,几乎天然契合了梅尧臣的名字。一个“梅”字,形神具备。

家有小学生,可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此篇短文,引导小学生怎样观察一个人,怎样描写一个人。真正的作文之法,就蕴藏在阅读的快乐之中。🍻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纳官赎罪人何在?志士临风泪数行。”绍圣间临江军驿壁上得此诗,不知谁氏子作也。

苏轼记录下来这首诗歌,不知道作者是谁,就这样被题写在军驿站的墙壁上,正应了“高手在民间”这一说。想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仰慕李白的人。

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难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极饮而归。

苏轼的文字有一种简单纯净却一语尽意的美,继续品味,却又有一种韵味悠长的感觉,像难得一遇的老酒。

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苏轼这两篇写庐山的绝句,一点也不逊色于“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一首。各有风格,各有味道,一菜数吃,风味绝佳。

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

常人难以企及的天分,再加上勤奋努力,还有谁能与之比肩?苏轼这段话,让我重新看待那些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的人。

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和、缓之医,不别老少;曹、吴之画,不择人物。谓彼长于是则可也,曰能是不能是则不可。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

苏轼论述蔡君谟书法这篇短文,其实也是学习方法论,甚至是人生方法论。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八个字看上去简单平常,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的人凤毛麟角。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苏轼对书法的看法,洽切适当。从这句话我想到为人处世读书学习,都要依从此理,否则难免好高骛远做无用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势。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今君倚之书,盖讱云。

苏轼眼里尽是好人,即便那些三番五次想置他于死地的官场小人,他也并不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是宽容。对待朋友,苏轼更是坦诚相待,不吝笔墨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

这篇短文同样让我感受到苏轼那片赤诚坦荡之心。

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

这句话值得仔细品味,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两个概念。

以宽得爱,爱止于一时;以严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故宽而见畏,严而见爱,皆圣贤之难事而所及者远矣。

可以从这句话参悟亲子教育法门。苏轼文字往往意在言外,从而有见仁见智之妙。

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苏轼对“真行草”书的论述,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相类似。循序而进,先后绝不能颠倒。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评论诗画的话也成为千古绝唱,恐怕唯有苏轼这一句。🍻

武夫谋臣,譬之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儒者譬之五谷,可以养生,而不可以伐病。

苏轼类似的精彩比喻比比皆是,读来使其表达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

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若禽兽然,求其大治,必至于大乱。先王知其然,是故以不治治之。治之以不治者,乃所以深治之也。

换了现在,这是典型的破坏多民族团结的反动言论。可是,在苏轼所在那个时代,这是真知灼见。

紫,恐其乱朱也;恶莠,恐其乱苗也。

据说,这句话就是金庸先生为《天龙八部》中阿紫阿朱两姐妹取名的用意。

《春秋》之所为讳者三:为尊者讳敌,为亲者讳败,为贤者讳过。鲁,亲者也,非败之为讳,而取易之为讳,是夫子之私鲁也。

孔子之所以在记载历史事件上对自己的国家有倾向,这是人之常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爱国”表现。阅读《春秋》,就要考虑到孔子这种倾向,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内容。

仁义之道,起于夫妇、父子、兄弟相爱之间;而礼法刑政之原,出于君臣上下相忌之际。相爱则有所不忍,相忌则有所不敢。夫不敢与不忍之心合,而后圣人之道得存乎其中。

这个需要辩证的去看。

在苏轼那个时代看韩非子那个时代,本来距离就已经很遥远了。如今再看苏轼这些言论,距离韩非子时代就更加遥远了。毕竟,我们距离苏轼这个时代都已经1000多年了。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此番对豪杰勇者的论述,说到了人性的最底层。此论适用古今和未来。

朋友前几天去工行网点办业务,进门就被叼着牙签的门卫无缘由的抢白,然后门卫还当着大堂经理的面说了朋友一些不是人应该说的话。朋友回来说,当时有点气愤,可是一想一个人终归不能跟一条狗一般见识,否则与狗何异?

我赞同朋友的做法,且认为朋友这也是“勇”的体现。

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蕃。世未有小人不除而治者也,然去之为最难。斥其一则援之者众,尽其类则众之致怨也深。小者复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窃国。善人为之扫地,世主为之屏息。譬断蛇不死,刺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矣。

苏轼对君子和小人之与帝王的关系,论述得精辟而通透。如今,在一些企业或者某些机构中,依然还是这种状态,小人得志又得势,君子被排挤。当然了,这样的企业都是短命鬼,这样的机构也都是人浮于事马屁翻天的烂机构。

吾以谓为天下如养生,忧国备乱如服药。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今吾忧寒疾而先服乌喙,忧热疾而先服甘遂,则病未作而药已杀人矣。

苏轼经常以养生、医药来比喻治理国家,简单传神,一读会心。

单纯从这段话来体会苏轼的养生观点,也很有启发。他说的其实也是《黄帝内经》中强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才是养生的底层逻辑。具体到方法论,也很简单——饮食起居有度,节制欲望在先。

孔子之圣,见于行事。

孔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能力,并且身体力行。这就是后世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光说不练假把式。

岁者,月之积也。月者,日之积也。举岁则兼月,举月则兼日矣。日别而数之,则月不见,月别而数之,则岁不见。此岂日月之外,复有岁哉!

日子禁不住盘点,转眼中秋已过,一年将尽。苏轼除了留下这些充满情趣和哲理的文字,更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中秋的神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先王任人而不任法,劳于择人而佚于任使,故法可以简。法可以简,故官可以省。古人有言,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至矣。

这即是“断舍离”的底层逻辑。比起苏轼千年前的观点和方法论,如今这种快餐式鸡汤式的生活理念真的太小儿科了。

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人心叵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久”字可以看做无穷远。

然古有名知人者,其效如影响,其信如蓍龟,此何道也?故彼其观人也,亦多术矣。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

古人识人的方法论。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一些做法不过拾古人牙慧而已。

《易》者,圣人所以尽人情之变,而非所以求神于卜筮也。自孔子没,学者惑乎异端之说,而左丘明之论尤为可怪,使夫伏羲、文王、孔子之所尽心焉者,流而入于卜筮之事,甚可悯也。

苏轼对《易经》的定位,可以当做学习《易经》的钥匙。专注一个“变”字用功,而不是陷于卜筮。

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有兵而不可使战,是谓弃财。不可使战而驱之战,是谓弃民。

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帝王并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欲天下之安,则莫若使权在中国。欲权之在中国,则莫若先发而后罢。示之以不惮,形之以好战,而后天下之权,有所归矣。

苏轼这段论述,此刻看来也还是大有借鉴意义。实力决定主动权,想要掌握主动权,首要提升自身实力。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以一人之身,昼夜之气,呼吸出入,未尝异也。

苏轼关于“静”的思考应该来源于《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我如何读书,如何把因为读书而来的思考和积淀沉淀为自己的认知。

未饥而食,虽八珍犹草木也。

苏轼的认知还是比颜蠋高了太多。此句用现实俗话来说,就是“饿急眼了,吃什么都是山珍海味”。

荀子有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故世之言弟子胜师者,辄以此为口实。此无异醉梦中语。青,即蓝也。冰,即水也。今酿米以为酒,杀羊豕以为膳羞,而曰“酒甘于米,膳羞美于羊豕”,虽儿童必皆笑之。而荀卿乃以为辩,信其醉梦颠倒之言,至以性为恶。其疏谬,大率皆此类也。

苏轼此论有抬杠的嫌疑。我们大可以把荀子之言看做一个“比喻”,而没必要咬文嚼字。苏轼上文谈用兵之道与小儿毁齿的关联比对,也同样的道理。一旦咬文嚼字,就失去了文字本身带来的启发意义。

郦商之贤不及石碏,故寄得免于死,古之幸人也。而固又为洗卖友之秽,固之于义陋矣。

一个“洗”字耐人寻味!苏轼明察秋毫。

刘伯伦尝以锸自随,曰:“死便埋我。”苏子曰:伯伦非达者也。棺椁衣衾,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

苏轼对刘伶的评价,幽默精当。用现在的话来说,刘伶的举动是一种典型装逼行为。所谓的竹林七贤,都是这种喜欢装逼的货色。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破釜,让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项羽,他用“破釜沉舟”的行为创造了这个典故;一个是蒲松龄,他借助这个典故在高考失意之后写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破釜沉舟,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然,非大智大勇者不敢为。这样一想,蒲松龄未免太高估自己了。

李太白碑阴记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而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不亦过乎!曰:士固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者,然不可以此料天下士,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倖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含宏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太白之从永王璘,当由迫胁。不然,璘之狂肆寝陋,虽庸人知其必败也。太白识郭子仪之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无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辩。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关于李白命高力士脱靴一说,至今无定论,所以无定论,是一直找不到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苏轼那个时代也应该是这种情况。

李白与李麟之间的事件,也同样是一件很难下结论的事情。到底是李白看不清楚形势,还是李白另有隐情,同样没有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苏轼对“气”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论述,我是认同的,也认同他用这个观点来评述李白。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这一篇,在我看来,是苏轼所有此类文字中最有味道最有哲理的一篇。文字行云流水,同样超然物外,深合“超然”二字。

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苏轼眼里的竹,也是人。

在这里我见到的是苏轼已经将竹子与文与可浑然为一,竹也是文与可,文与可也是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因为文与可画竹入神,更多的是文与可身上的精气神早已超越竹子象征的精气神。当然,作为好朋友与至亲,苏轼更懂文与可,否则难有此文。

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误。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苏轼也是个爱操心的主儿。只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提醒,又有几人真的能够领会并且去身体力行呢?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胸有成竹,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苏轼在这段话中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胸有成竹,辅之以得心应手,才可以画出深具神韵的竹子。很多事如此!

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欺世盗名,寻常不过的一种人间存在。在苏轼眼里,欺世盗名也蕴含着大道理。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想起学生时代学习古文语法,感觉很难,如今阅读苏轼文章,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领会和理解,包括“莫余厌”其实就是“莫厌余”这种古文语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如今多得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之流。学习苏轼这种务真求实的精神!

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

由奢入俭难,古今同理。古人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其中就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恐怕最终还得回到“智者”“愚者”这个层面上来决断。然而又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说法。

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如今千年已过,依然有人掩卷长叹。这恐怕早在苏轼意料之内,只是苏轼过于低调,没有在文字中直说而已。

苏轼相关文字 ↓

苏轼,1000年前就看穿了这个人世

随便聊几句罗振宇对苏轼的看法

苏轼这些话,就像刚刚说过

苏轼,在杭州没有一个亲戚

杭州市委书记落马,我想起了苏轼

苏轼在的话,热点哪里轮得到戏子

突然想起苏轼两句诗,想起大理

特别推荐 ↓

2021年10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