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1610)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

 hjh2004 2021-10-12
图片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2届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

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下图)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答案和解析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构成该地貌的基岩为风成砂岩,属于沉积岩,故含有化石的概率较大,C正确;气孔较多是喷出型岩浆岩的特征,D错误;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力较大,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为后期的外力作用提供了条件,从而发育成为陀螺状的形态。A、B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基岩为风成沙漠相砂岩,说明第一个过程应该是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力堆积——固结成岩”;经“地壳抬升”,该沉积岩露出地表,在外力作用下,不断“风化侵蚀”,形成其有独特形状的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由材料知该地区春秋多寒潮霜冻,说明存在强烈的冻融作用,D正确。此岩石为砂岩非石灰岩,故不存在流水溶蚀,A错误;地壳抬升作用极其缓慢,对该地貌的改造作用微弱,B错误;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地生物量小,生物风化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D。

考点1:地球表面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