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高望远赏菊品诗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0-12

诗文赏析


登高望远 赏菊品诗

文/墨吟

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重阳节。《易经》曰:“爻(yáo,是《周易》中卦的基本符号)者,言乎变者也。”又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意思是说,阴阳两爻的对立象征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阳爻用“九”表示,古人又以九为阳,两九相并,故九月初九即为重阳,亦称重九。重阳节源于汉代,逐渐形成全国性的大节日。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象征意义的活动,取“事事俱高”之意。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墨客,无人没写过重阳登高的诗文,唐宋诗人词家也无不与重阳登高结缘。

佩茱萸和赏菊是重阳节又一盛大活动,故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又称重阳花。

让我们来读一读李太白的《九日龙山饮》和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吧。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这是李白受朝廷排挤离开京都长安时写的诗,所以自称“逐臣”。恰逢九月九日重阳,他觉得遍地盛开的菊花仿佛也在嘲笑自己。于是登龙山饮酒消愁,难免发思古之幽情,想起“风落帽”的典故:晋代桓温集合群僚于九月九日登龙山欢宴,孟嘉不慎被风吹落帽子,桓温命人作文嘲笑他,但孟嘉依然风度翩翩,从容应付,不假思索地请笔作答,其超群的文辞使四座皆发出惊叹之声。李白自比孟嘉,独酌独饮,醉对嘲笑,“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此处不留人,还有月留人呢!

这首诗依然体现了李太白浪漫主义的风格,表现了他不屑与权贵为伍的孤傲性格。但是,全诗始终没有脱离个人情感,既有愤懑,也有无奈。

相比之下,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就让人有异军突起之感了。

图: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是毛泽东1929年6月参加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时受到排挤,于10月上旬离开龙岩,回到永定根据地养病期间所写的词。毛泽东当时的处境几乎和李白是一样的,但在词中却看不到一丁点悲观消极和个人哀怨的痕迹。相反,我们感受到的,是对革命战争的歌颂,是无产阶级的人生哲理。

对于如何理解“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作了精辟的诠释:“整个地球及地球各部分的地理和气候也是变化着的,但以它们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相比较,则显得很微小,前者是以若干万年为单位而显现其变化的,后者则在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在革命时期)内就显现其变化了。”惟其“人生易老”,所以才要“只争朝夕”,将有限的生命奉献给壮丽的革命事业。

同样写黄花,李白却无心欣赏,反而觉得讨厌,好像这些菊花存心为难自己。毛泽东写的“战地黄花”是经过战斗洗礼的野菊花,它的品格就不仅是“傲霜”,而是升格为革命的象征,因而显得更可贵、更可爱,自然也就“分外香”了。

前人写秋天,不乏悲秋之作。毛泽东写秋天,则一反常规:强劲的秋风胜过春光,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一切污泥浊水,形成“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美景象。这不仅是一幅“万木霜天红烂漫”的图画,而且寄寓了一个革命家对于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展望。

作为革命家和诗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颠覆了一千多年来所有的重阳诗,谱写了重阳诗的新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