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C上海惠风文学五周年庆/诗歌汇展​ 上海诗人(特刊第一期)

 Anna惠子 2021-10-12

ACC上海惠风文学

ACCShanghai Huifeng Literature

 

国际诗歌

international poetry

2021年8月总:0557期

ACC上海惠风文学 

上海诗人(特刊第一期)

END

侵略者

聂鲁达  (智利)


他们来了
从前,他们
曾将尼加拉瓜蹂躏。
曾将得克萨斯侵吞。
曾将瓦尔帕莱索凌辱。
至今仍用肮脏的魔爪
将波多黎各的喉咙
掐得紧紧。

他们到了朝鲜。
他们来了。
带着燃烧弹和美金,
带着毁灭、鲜血、
泪水和灰烬。
带着死神。

他们来了。
在村镇活活烧死
婴儿和母亲。
将燃烧的汽油弹
投向
如花似锦的学校。
将生命和生活扫荡以尽。
从空中
寻找并杀死
山区
最后一个牧民。
他们割去
俊俏的女游击队员的乳房。
向床上的战俘开枪。
他们来了。
带着星星和棍棒。
还有杀人的飞机。
他们来了。
顿时只有死神。
硝烟、灰烬、鲜血、亡魂。

 三月的桃花

 文/王亚岗

三月的桃花

在雨中绽放

沿着饱满的花蕊

走入七月丰腴的唐朝

丰满的不单单只是体态

还有那丰韵无限的桃色

枝头垂下温湿的丰盈

肌肤滑爽 手感圆润

唐的节奏

唐的色彩

唐的丰润

桃形的快感

直抵心底

从心底返回

从三月的桃花雨中返回

依然陷入又一个

唐时丰姿绰约的梦中

END

人造棉

在的确良代替真丝的年代

我的一袭人造棉衬出了

玉树临风

风度翩翩的青年英姿

门缝后那些女人们的眼睛

由嫉恨骤变成惊慕

我原本是个不起眼的角色

有了风言风语

就成了风云人物

在我身后

这里的男男女女

绯闻接二连三

在这荒野的山林

在这禁欲的时期

在这沉闷的年月

我用一袭柔软

飘逸的人造棉

敲打着 颠覆着

静如死寂的生活

END

刀  鱼

时过境迁

鲈鱼已不再鲜美

普通宴请都难上桌台

只有在江中泛着白光

寻找情侣的刀鱼

在宴席上亮出了

薄薄的脊背

让江上打渔人

在风浪中刀头舔血

刀鱼刀刃锋利

它与刀齐划清了界线

逆江流而行

逆时代而行

它用昂贵的刀锋

将阶级分割

将真理颠覆



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作协书记。著有《淡去的月》《那是我的前世》《神游丹青》等诗文集多部。《上海诗人》编辑、《海上画坛》常务副主编、《浦东文学》杂志社长。现居上海浦东。

屈原苍凉的眼神

文梁志伟

一部离骚惊春秋……

端午幻见屈原江湖流放归来

长发飘逸在半空云梯口……

历史读久了花了眼

我只能借用长镜头

拍下楚国大夫苍凉的眼神

拍下屈原左徒深深的哀愁

物是人非场景转换

不冷的是一腔热血

不变的是家国情仇

我把拍下的屈原灵魂挂墙上

端午聚会的一房间诗诵读者

瞬间静默无声

(2019.6.6.12时,端午节前,草于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文博堂)

END

  蝴蝶岩

文/梁志伟

融入阳光与鲜花的无穷嘻戏

纷飞于时间之上

蝴蝶在人类的眼里

一直是采花女王

它专挑花蕾花芯啖情说爱

它是为爱而生的漂亮女尤

它是百鸟最嫉妒的情敌

它是女同性恋的师长

它更是雌雄一体的做爱凤凰

蝴蝶生世的千古之谜

一直迷惑我的眼神

湖北恩施清江画廊

我终于找到蝴蝶岩永恒的画像

蝴蝶本是绝世美男子

误入女性花丛被称为“蝶恋花”的代名词

蝴蝶岩的美惊艳世界

清水江畔它的爱情已经屹立亿万年

但我依然听到阵阵爱的波浪

漂走无尽的风雨雪霜

(2021.5.25.6时,游湖北恩施清江画廊梦醒,草于恩施驿恩宾馆)图为蝴蝶岩

END

撞 年

子夜仰空呆望

一只新年

 独角兽

隔着透明玻璃

无声撞窗而入

偷走我

 眼神里的惆怅

......  年    年 ......  

谁都无法与其

 对 峙

 唯有投降 

女人四十岁心荒芜

诉说爱情受凉

撞钟脸上连连撞出

 丝丝淡淡风霜

男人五十岁正阳光

壮士六十岁才苍茫

穿越迷茫透彻人生

 难掩疲态目光

 ......年   年......

谁守得住时光?

年龄受伤女子

多已低眉隐藏

 裹上风寒丈夫

恍对钟鸣震荡

 ......年    年.......

谁留得住月光?

美女迟暮  英雄白头       

耳畔惊起一 地时间瓷器

.......慢慢开裂的声响......

看最后二天日历,又恍如听到年的撞窗声,颇有感慨,借用超现实主义诗艺而写。发于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文博堂收藏馆)

梁志伟简介




梁志伟

上海著名诗人收藏鉴定家,上海城市诗人社创始人之一,1980年代上海城市诗艺术先锋派代表,原劳动报副刊编辑记者

登高

文/ 陆生利

站在   

高高的  脚手架上  

这个城市一次次 被粉刷  

睡得  好好的  都 不愿意

在梦中被惊醒

作祟的鸟 常常  靠近邻家的墙壁

 吹着口哨 传达不确定的信息

老人们 越老越睡不着

 火气 越来越大 在心里

立誓要把某人封杀   却在

 走进小猫时 表现得 无限温柔

猫头鹰 这个不吉祥的鸟

 甚至 不愿降临屋顶

谁 都在嗨皮  殊不知

 死亡的罚单 一经开出

已入轮回

流连在镜中的碎叶

 在风中跳起混沌的舞蹈

激起了 时间隧道那头的回忆

一个个大巫的剪影  

涌动 挥舞

截人牵魂  大师的甩袖充塞时尚

 许多的作坊 挂牌戏精们使劲摇旗呐喊

把鱼塘  分割盘踞

 生产的健康产品

横亘超市 的各个角落

 流水的金钱 在股市的指数里上下跳串

红红的脸 穿过眼泪

捂住了夕阳 渐下的 模糊身影

徜徉在河边

已经  没有仙子在古老的玄舟上

吹出的幽笛

摇撸人  空举着双手

 不知 划向何方               

END



无常

文/ 陆生利

一种死亡 悄悄靠近

连坐了 那些清洁的人们

玻璃动物园

  一种脆弱的情感 被 另一种情感在结构中碰碎……

以至于 我们像被强奸了一样

一蹶不振

如何 解读 东方或西方的某些富有表象的东西

可不能 盲人摸象

一种具体的崇高在实用的解构主义面前

肢解了当初的伟大贡献

聪明被另一种愚蠢 代替执行

玩劣得 充塞这个世界

于是 在那些灰色地带

各种广告 此起彼落

叫卖收缴灵魂的花样器具 以及

皮壳 的装饰术 广为流行

在通往觉醒的道路上

地狱使者 把自己打扮成圣者

接引着 堕落的人们

菩萨们吃力的念着咒语

南瞻部州的众生 们

你们  为何 救了你们

又跳向地狱的

坑口

世界 被科学折磨得那么快

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像鸟一样

   停下来 梳理一下羽毛

一种声音轮番压到另外一种声音

我们被声音的变腔迷醉 并在声音的美好中寻找安慰

以致于 找不回自己

 光明 和 阴谋 是一把双刃剑

炫耀的光芒使人难以选择

为了利趣  靠近光芒的率先做出牺牲

暴戾的叫嚣 狂风咋起

引领时尚 我们

 在娱乐中幸福,在寻找空洞的欢乐中消费了精神

鈡声  上苍的钟声响起

在喧嚣中弥漫

 人们啊  何时真正警觉

劫难的刀已经举起,

  在物质的牌坊下祈祷

即等同

从活生生的生门走到了死门

慈悲的回响清迈而低沉 并且

 渐行渐远

回首 回首

我们需要 信仰回归 我们需要英雄的横空出世

我们 呼唤 我们需要 团结在一个伟大的巨人周围

聚精忘神 勇猛精进

奔向未来

END



雨中

心情穿过雨林

自在鞭笞

风扇黏粘的灰尘 不能分割情绪和泪水

在一阵狂乱的旋转中

迷茫的颜色中窥见的那个不清晰的圆点

风和雨颠沛着你的情绪

同时也锻造着清醒和孤独的思想

在不分经纬的挪动中

我的每一歩都接近宇宙的颤动

清醒或迷茫

在分割的概念中

幻想重叠

信念永恒者

精神纯净者

攀着悬崖的枯枝 淋着雨

摸到了自己的心灵

END



起风了

风中的流浪猫     

 乍立  疙疙瘩瘩的毛色

苦着脸 作揖

从地面 转移到屋脊

 随着季候的风  躬起发怒的背

冷冷的瞥去

 许多堂而皇之的游客嬉笑着漫过地平线……

正午的阳光并不强烈

 一次次被西风奚落

乌云们 躲在高处狞笑着 铺展开大幕

并兴风掠地  

催动了 动态妖娆的丰碑上的金粉嫣然落地

六月的梅雨

 风骚的横行

驾着风舟 大笔狂扫

 恣肆地拽下树冠的发辫

 ——作七零八落的旋转

需要

一支风中巡弋的清笛

以凌空出世的清越

 划开迷蒙

在层层匍伏 的包围后

蹭出屋尖  和流浪猫们一起叫喊

 夸父兮 归来乎 胡不归来

天穹之光 ——

光的逆影中

一道巨臂重拨云障

起风吧

风兮  英雄归兮                                         

简介

陆生利,(素心向禅)80年代在华东政法大学开始写诗,曾在诗刊、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诗作。近来,有感于大时代的转换背景,偶尔应景重拾旧趣。

人类简史 (外两首)    

文/铁舞

应该倒过来看一只猫搭在你肩上

喵喵的弯曲的声线赋予它隶书的媚态

一棵梨树携隐了几多礼数

从金文里感受人样的正经

至于刻在甲骨上的一刀一刀的线痕

其实是最早的自由最早的男欢女爱

今天老不正经的人会出题:人如何不死?

END

金鲶鱼

守着地下长河迷宫的门

一条披着豪华战袍的金鲶鱼

穿越黑洞 尽享波澜不惊

谁听见了这荒漠的腹地里

分分秒秒传来的

无比美妙的颤悠的乐音?

我是一个手执长戟的小兵

END

绝唱

一首长长的诗像一辆长长的卡车开进隧道

在亮光里铺展 纸上鸟鸣婉转 一行行蝌蚪游动

橄榄的青味儿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

这伟大的隧道啊一会儿就变得辉煌

洞壁里全都修饰着我的诗句 绝唱啊绝唱

神门打开 广场上一个五岁小孩追彩色泡泡

简介:铁舞(TW),“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高级讲师,培训师,从事批判性思维研究,传授一页纸的创意思考术;相关成果参加第五届全国创意写作论坛(2020.6),参加首届香港华文创意写作与跨媒体实践国际研讨会(2021.5)。


END

把歌唱给风听

 文/禺农

有些野草,从来不知有秋天

当它们枯萎匐地时

正被滋长的绿色掩盖

此时春天已成熟

它们不需要萧杀的壮行仪式

有没有秋风秋霜

一点也不在乎

悄然离别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存在时,把歌唱给风听

用缤纷的小花打扮春光

在自己的季节里快乐地活着

就是对这个季节的回报

它们为春天而生

离去时,带着慈爱

不愿把枯枝败叶

留给曾经培育的春色

END

屋后的苦楝树

屋后的两棵苦楝树

和我的童年一起长大

在阳光和雨水充足时

它们和低矮的屋檐窃窃私语

格外亲近

炊烟一身轻松,扭头就走

如今,走得很远

不再回乡

后来,屋檐增加了高度

视角更合适凝望星空

有一扇窗

听得见枝叶留住的雨声

老屋、炊烟和两棵苦楝树

装饰着快乐的童年

自从苦楝树消失后

那些远去的时光

深深地印刻在记忆之中

END

途经的风闪着光

清晨的太阳

打扮一新

被爽朗的大风吹得更高

在白云间轻轻跳跃

尘埃让出通道

阳光透视万里净空

暗弱的茎叶与七彩花朵

一起走上舞台,挥手致意

所有的事物站在聚光灯下

秋来了

都在等待闷热的时间过去

有些喜悦出乎意料

途经的风

闪着光

助长了我的快乐

END


简介:

禺农,男,1966年3月生于江苏宜兴,现居上海,军旅诗人,《世界诗歌》杂志社社长,

世界诗歌网上海频道主编,著有诗集《时光不避冷暖》《最好的相逢》。


END

聂鲁达故居

文/Anna惠子

半墙红色映射太阳语言

半墙蓝色倾出大海诗意

山峦的思绪

在大地的回音里

情爱赋予灵魂高飞

整齐手稿,无声问候来者

世界仍在纷争

找到出口的你

面壁灯火潮汐浩瀚大海

激发多情想象

我的脚步

飞进未知版图

航线跨越时代疆域

灰色画布上

战舰掀起屈辱历史画面

鲜血跃然纸上

以诗载道

谱成一曲烈焰漫歌 (注)

床头

两位佳人巨照令我神思

一些不解

永远留在哪里

2019年10月8日写于瓦尔帕莱索

刊载于《文学百花苑》2020年11期2020年11月1日刊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网

注:聂鲁达有多处房子,瓦尔帕莱索房子是其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住

所,房子近于山顶。它是一幢五层木质建筑 ,外墙一半红,一半蓝。屋子陈

列许多照片,几幅拉丁美洲争取自由的战争照片在通往卧室过道的墙上格外

醒目。而床头一个铜盘上二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画像没有说明。

END

野花

Anna惠子

整座城市都在退隐

路裏进暮色

着了色的幽灵

格外耀眼迷人

并非莫奈的遗作

却让人为之动容
END

兜售

兜售语言的宇宙

卖空真诚和美

由此,石灰人满街行走

叫卖涂抹酥油的面包

巧克力,糖果

它能穿过魔鬼卧室进入天堂

提着灵魂叫卖淫笑

为舌尖下的空洞翻滚

因为带有毒液

不能在阳光下行走

只能和蛇一样潜伏洞穴

2021835:46

END

诗歌

是你唤醒冰冷的心

是你把她举过头顶

当着宝贝,只有你,傻瓜

用所有心气,呼唤她

像天空不过一切吻醒大地

清晰像激流,冲破所有阻碍

你是一盏照耀灵魂的神光

勇敢地照进黑暗

温暖着落水的人儿

你划着小舟,越过芦苇

越过寒冬

THE END



【作者简历】Anna惠子,诗人,作家,居住上海.上海惠风学社创始人兼主编,西班牙文化基金会伊萨卡特聘理事中国代表,其诗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并在40多个国家200多家诗刊杂志发表逾二千首.应邀参加多个国际诗歌节、荣获9项国际诗歌奖.出版诗集三本,合著几十部.2021年出新诗集《血液里的孤独》,来自五个国家的国际诗人和著名作家作序.《深睡的语言》中英文版 。中文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另著有散文、杂文、歌词、戏剧,小品等。 

  扫码关注

ACC上海惠风文学


追求卓越,突破藩篱

创造当代新诗

联系邮箱:13817061426@163.com
本平台不接受投稿

ACCHF

上海惠风文学五周年诗歌汇展

01期 上海诗人

聂鲁达

王亚岗

梁志伟

陆胜利

铁舞

禺农

Anna 惠子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