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这一章,教我们如何脱凡入圣、成就精彩人生!

 小单老师 2021-10-1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经·第七章


有个成语叫自生自灭,自然地发生、生长,自然地消亡。但这里面的不自生,却有更深的内涵,一种解释是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另一种解释是不自私,也就是无私;还有一种解释是不自生,就是他生,为了他人而存在。当然也可以解释成靠他人生养或供养,但语义有所不通。

为何不自生,反而能长生呢?因为“后其身外其身”的缘故。

后其身,永远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放在最后;外其身,永远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把自身的利益得失看得云淡风清,看成身外之物。也就是说,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甘愿牺牲和奉献自己。这也正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

林则徐,为了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像文天祥,为了家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像谭嗣同,为了革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都是通过“后其身”、“外其身”而光照千秋、名垂千古。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普通人如你我,往往都把自身的利益得失看得尤为重要,甚至亲如父子、兄弟,也会因为钱财名声而反目成仇,但圣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永远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全然不顾自己的个人得失。敢于牺牲,甘于奉献,最后反而得到众人的敬仰和爱戴,譬如耶稣、佛陀,比如甘地、马丁路德金,例如特蕾莎修女、曼德拉总统,都是通过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最后反而永远的为世人所记得。更有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永远为世人所感念。

还有国庆上演的电影《长津湖》中的英雄和烈士们,为何会永远的被国家和国人所深刻缅怀和铭记?无他,因为他们那种舍身忘死、捐躯赴国难、愿以此生常报国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普通人如你我,如何脱凡入圣,成就精彩人生呢?

俗语有云: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