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出生,难道就是为了打工?

 wupin 2021-10-12

工作,在短短几年间,这个词的意思已经大不相同,延伸出了搬砖、打工人等或调侃或自嘲的词语,变成了谋生手段的代名词,是苦苦挣扎的打工人不愿面对又不能失去的东西。

“都是为了生计才工作的。”

“都是为了糊口苦苦挣扎的打工人罢了。”

“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嘘》

“不工作赚工资就没办法维持生活所以才工作的。”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这是工作,不是坐牢。”

“这两者时常并无差别。”

《黑镜:圣诞特别篇》

是什么让我们抵触上班?是资本的剥削还是机械社会的异化?同样也常常哀嚎着不想工作、不想写稿的单向编辑部,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这样一份 「打工片单」,也许答案和出路都在其中。

01

《开战》

En guerre

抗争的人可能失败,

而不抗争的人注定失败。

——贝尔托·布莱希特

片如其名,这部电影以接近纪录片的形式,最直观地展示了一场工厂领导人与工人之间的对抗。故事主线是一场由工人代表劳伦·阿米地奥(Laurent Amédéo)带领的罢工。

两年前,工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签署协议,同意将工作时间从每周 35 小时延长至每周 40 小时。然而在工厂盈利的情况下,领导层仍然决定单方面毁约,关闭工厂,转移到东欧以获取更廉价的劳动力。在协议被摧毁的情况下, 1100 名工人踏上了罢工抗争的道路

紧张与对抗的态势以最野蛮、最原始的方式呈现出来。工人投诉、罢工、抗议,而领导层也见招拆招,拖延、离间、激怒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目的和道理,就连观众也可能对各个角色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

也许,这就是生活、工作和这个世界本身。我们每个人的立场、视角和态度决定了一切。而最终该由谁来判决,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02

《破败工厂》

A Fábrica de Nada

“自己的工厂自己救。”

比起中文译名“破败工厂”,葡萄牙语原文直译的“虚无工厂”给片子更带来了一些神秘感,而台湾的译名“自己的工厂自己救”则给这个沉重的话题带上了一点积极的色彩。

与《开战》一样,这同样是一个关于工厂与工人的故事。一天晚上,一群工人发现工厂高层和管理人员在偷偷地变卖工厂的机器和原材料。他们迅速意识到这是大规模裁员的第一个信号,并且大部分都拒绝合作,试图占领工厂。管理层出乎他们意料地突然消失了,只留给他们一个半空的工厂。

如果说《对战》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故事,那《破败工厂》则更加平稳和缓慢。但这种缓慢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场平静的抗争。正相反, 当变故降临,所有工人的生活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生存面前,人可以放下尊严,放弃信念;也许凝聚起来的一点力量和信任都脆弱易碎。在安静缓和的电影片段中,生活如路面粗粝的石头一般考验着前进的每一个人。

03

《市场法则》

La loi du marché

衡量一个人,

当看他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柏拉图

虽然被翻译成“市场法则”,但其实法语原文的片名意为“衡量一个人”,出自柏拉图的一句话:“衡量一个人,当看他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主角是一个失业的中年人,就像你我都有可能变成的那样。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活,他努力接受培训、参加实习、寻找工作,但总是陷入各种令人难堪的境地。最后,他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超市警卫,却得到了监视顾客和同事的“权力”。在工作中,他遇到了偷充电器被抓后狡辩的少年、没钱买而盗窃物品的老人、失去工作绝望自杀的收银员……监控的黑白画面中,是一个警卫必须做出的两难抉择。

电影看似琐碎,却直陈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落入的窘境:在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责任和人最朴素的道德情感之间,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04

《工作》

Il Posto

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你要去工作了。

这是一部最浪漫又最残忍的电影。15 岁的乡下男孩多米尼克从一个小镇来到米兰的大公司谋职,并且认识了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玛格里。在电影最明亮的片段里 ,他们在咖啡馆吃午饭,漫步在正午的城市里,手拉手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

然而,现代工业最终异化了一切。当夜幕降临,分岔的道路在黑暗的尽头显现出来。为了在紧张而单调的工业社会中立足,多米尼克不得不埋头苦干,精打细算。 工作将青春的纯真色彩与浪漫想象一点点挤出这个小职员的生活。为了爱情和美好的生活而工作的人,却往往将一切让位于工作本身。于是最后,他升职加薪,坐在新年晚会上,等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来的人。

05

《阿拉比亚》

Arábia

当一个打工人死去,

他将如何被回忆与遗忘?

安德烈是一个 18 岁的男孩,住在巴西东南部工业城市奥罗普雷托的一家铝厂附近。有一天工厂发生了致命事故,他被派到去世的工人家里整理遗物。在翻看遗物的过程中,他看到了这位工人生命中最后的几年,看到了他贫穷与被压迫的一生。

“这一切于我毫无意义,”他说,“每天,我仿佛都从噩梦中醒来,觉得自己像一匹疲态尽显的老马,眼睛疼,头也疼,我早已失去了干活的力气。我希望能抓住工友的胳膊,告诉他们,我们这一生都像傻瓜一样任人摆布。我累了。我希望我们能抛开一切。我知道没有人会听我的,可我还是想告诉所有人,我们的生活就是个巨大的骗局。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强壮的臂膀和早起的意志,日复一日,永远如此。有时我梦见我独自在森林,我能听见远处人们寻找我的声音,他们来找我,感觉我好像做错了什么。我就这样躲起来,躺下,整晚,我的脑子里却仍然只有这几个字,我活着。”

这是一个巴西社会最底层的生命,身如浮萍,野蛮生长,摸爬滚打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也有着属于劳动者的力量和生命力,在生活的泥潭中活着。 也许人就是会忍不住去思考,工作与生活之于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06

《浊水漂流》

“你不和解就是连累所有人。”

李骏硕的电影《浊水漂流》取材自 2012 年发生在香港的真实新闻事件:政府工作人员在街头清扫过程中将无家可归者的财物没收处理,随后引发了一场两方之间的诉讼。

但在诉讼赢不赢面前,还有更艰难的事情,即生活本身。贫穷不只带来贫穷本身。这些深水埗的流浪者在夹缝中生存,每个人咬紧自己的牙关,却将边缘人的艰辛与随之而来的复杂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政府给出 2000 赔偿金并拒绝道歉的时候, 是和解还是抗争,是选择生活还是选择尊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每个人都在世界的浊水中漂流。

07

《奥利格》

Oļegs

这个故事并不悲伤,

它充满希望。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屠夫奥利格从拉脱维亚来到比利时打工,但处处碰壁的他没有找到工作,却落到了无赖工头安德烈的手上。独在异乡、艰难求生的奥利格于是陷入了一种艰难的境地之中。

本片是拉脱维亚导演尤里斯·库赛蒂斯第二部剧情长片,于 2019 年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首映。电影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一个当代世界视野下的打工人问题。 这不仅是关于一个打工人的故事,更关乎世界、国际关系与人类的生活。

《视与听》杂志的影评人 Caspar Salmon 称其“精准、生动而强有力地刻画了一个移民工人的遭遇”。奥利格漂泊他乡,见证着资本主义生产对劳动力的剥削和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劳动者如同“待宰的羔羊”。在电影的开篇,主角回忆起奶奶与他讲过的关于“替罪羊”的故事。奶奶说:“这个故事并不悲伤,它充满希望。”

真的吗?

08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Sorry We Missed You

感觉像是我们工作越努力,

干活时间越长,

反而越陷进那个沙坑里。

英国的快递员在上门却发现客户不在家时,往往会在门上留下一张“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便条。这一片名既暗示了主角的工作,又指示着工作与生存压力下,家人之间的互相“错过”。

也许这部电影没有之前的故事那么厚重,却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瑞奇因次贷危机而失业欠债。为了维持生计,他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准备靠送货来开启事业的第二春。瑞奇的妻子艾比是一名为残疾人和老人服务的家政工,如今,她不得不依靠公交车往返于不同的雇主家中。为了生存,夫妻俩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也便忽视了家里的两个孩子。

这个故事就像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工作与家庭,生存与生活。在波动的经济与变革的时代中,也许这是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上的困境,而我们也将不得不寻找各自的答案。

09

《我是布莱克》

I, Daniel Blake

“我是人,不是一条狗。”

59 岁的木匠丹尼尔·布莱克因为心脏问题无法继续工作,需要申请社会救济。但是,申请社会救济的要求是申请者要努力寻找工作。影片就从这样矛盾荒诞的现代制度中开始了。

在反复前往“就业中心”求职的过程中,布莱克结识了同样需要救济的凯蒂,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 英国行政机构的繁琐程序就像一张网,牢牢套住两人。丹尼尔和凯蒂决定尝试相互帮助……

这部影片也许有点“政治正确”,但也在艰难的困境下透出些人性与人情的暖色。布莱克讲台上的一番话也许有点老套,却要求着每个劳动者,或每个生命应有的尊严:“我不是客户,不是顾客,更不是服务用户。我不偷懒,不行骗,不乞讨,更不偷窃。我不是国家保险号,也不是屏幕上的一个光标。我按时缴费,一分不少,并引以为傲。我不管别人的闲事,但我时刻关心我的邻居,并尽我所能帮助他。我不接受也不寻求慈善组织的帮助。我叫丹尼尔·布莱克,所以,我要捍卫我的权利。我要你们尊重我。 我是人,不是一条狗。我,丹尼尔·布莱克是一个公民,仅此而已。

10

《生之欲》

生きる

“有时候,我想到自己的死亡。”

导演黑泽明曾经这样解释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有时候我想到自己的死亡,这部《生之欲》即是那些思考的产品。”

市政府市民科科长渡边勘治是一名数十年全勤的模范公务员,然而他和同事们每天忙碌却人浮于事,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一帮妇女联合到市政府申请,想填平社区附近的臭水池,在上面建造个小公园。然而这一申请却在市民科、土木科和建设科之间被反复踢皮球。

一个月后,渡边因身体不适,去医院被查出胃癌,时日无多。渡边回到家,感到孤独无助,儿子只想着用老人的退休金及储蓄,到外面另辟小家庭。绝望中的渡边没有去上班,借酒浇愁。之后,受到请辞的女科员小田的启发, 渡边终于打起精神,亲自督促建设社区公园,并且从中找到了工作与生命的意义。

也许我们被生活裹挟,浑浑噩噩地维持生活,养家糊口。工作就是为了钱,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但也许总有一些比生存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也许当我们想到自己的死亡,反而能看清更多真正重要的东西,而生命的意义和欲念也许就在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之中。

工作很衰,打工人很苦,但也许总有一份工作,总有一条路径,会指向你所希望的人生。

作者 - Iris

本期编辑 - 博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