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在读的心理科普

 西西的岛 2021-10-12

读者多的书籍,临时社群更“热闹”,留言很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属于此类。

这是一本通俗心理科普。书中角色脱胎于英国小说《柳林风声》。别担心,没读原著并不影响理解本书。

书中,一向快乐的蛤蟆陷入抑郁情绪。在朋友们建议下,他开始去见心理咨询师苍鹭。

“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通过与苍鹭的合作,蛤蟆先生逐渐恢复了活力。他一点点地学习实践如何成为一个成人
书中提到,自我有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和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
在儿童自我状态时,人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部分自我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自然的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愤怒情绪能有效地抵抗抑郁也就是说,可能是一些不被允许的愤怒加剧了抑郁。

父母拥有巨大权力,对子女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孩子,似乎带着天性设定,他们仰望父母,无限忠诚。

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儿童为了“生存”,可能发展出一些适应行为,以示顺从。他们需要同意父母,取悦道歉。然而,无论如何,他们始终依赖父母。
最早期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
成长过程中,幼年的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童年经历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想法,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心内的世界。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语或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比如,牙医,作业等词语。

理解童年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线索。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

如果你否认情绪,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引发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然而就像所有好问题一样,答案会让你产生痛苦的自我觉察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不是挑剔就是教育别人。而更为现实的是,因为这部分自我,我们对自己百般挑剔。

“我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或许可以问自己: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在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

儿童、父母、成人三种自我状态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自我。

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像演戏一样。

对儿童来说,一种心理游戏是“无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而在父母自我状态,心理游戏更多,比如“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你怎么敢?”“我抓到你了,你个混蛋!”

通常我们做一些情绪上的选择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自我觉察,做出改变。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做一个成人,为自己的行为、情绪负起责任。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还有一点贴心提醒:
这些理念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攻击羞辱别人的。它们只是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图片©Robbie Lawrence

△△△

独立小楼

--- 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筑自己的世界 ---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