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惯子如杀子,白岩松:有三种苦孩子不会白吃,多吃将来才会有出息

 wlqcc 2021-10-13

文/糯豆包妈妈(原创文章)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能够成龙成凤的孩子终究还是少数。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每个孩子出生后的智商和情商差距都不大,要想自家的孩子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父母的教育工作就变成了关键环节。

更准确地说,父母的教育风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一生。

白岩松吃苦教育观走红:不想孩子长大受罪,父母的教育要以吃苦为主

说起白岩松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个向来以辛辣的批判而为众人所熟知的央视主持人,在生活中也是一位“高格调爸爸

白岩松的“高格调”体现在他独特的教育方法上。相比较于其他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宠溺,白岩松就要显得“格格不入”。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顶着自己的光环而活,而是将孩子主动地赶出自己的遮庇,在挫折中成长。

白岩松将这种育儿经验总结为两个字:吃苦。白岩松觉得,现在的孩子们最缺的就是吃苦教育。

从小吃穿不愁,长大顺风顺水,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们,稍微遇到一些问题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是走极端。

白岩松的吃苦观也是他教育的核心,他无数次表示,父母除了要养大孩子的人,更要养大孩子的心,吃苦就是孩子心长大的营养素。

效果显而易见,从小不依靠父亲的帮助,取得如今巨大成绩的白清扬,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

白岩松“吃苦育儿观”:这三种苦父母要多让孩子吃,多吃才有出息

★ 缺钱的苦 ★

随着现在家庭的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父母在孩子的身上也是越来越舍得“花钱”,以至于孩子越来越没有金钱的概念,他们并不清楚父母赚钱有多不容易。

甚至会觉得赚钱其实和从妈妈口袋里要钱一样,只要撒撒娇就能轻松得手。

金钱教育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的小朋友们最缺的一堂课。这些从小没有接触过钱,对钱没有意识的孩子,即使走向社会,面对社会上的经济交往,不是迷茫无序就是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

父母要做的就是从小为孩子培养金钱意识,多给孩子上一堂“经济课”。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适当地吃苦,让孩子意识到钱财的来之不易,这样的孩子才会慢慢产生金钱意识,不至于成为金钱的奴隶。

★ 自律的苦 ★

人之所以为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由大脑支配的动物,人对自己的欲望有控制的能力。

就拿孩子的学习来说,如果不能在平常养成自律的习惯,面对学习和休息,很少有孩子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如此,那些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自律的好榜样。

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人在自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克服欲望,做出正确选择的过程。那些从小养成自律好习惯,“吃够了”自律之苦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越能取得好成绩。

★ 逆商的苦 ★

多吃失败之苦的孩子,从小养成的逆商能力也就会越强。

在孩子成长的数十年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失败。从父母的角度上来讲,经历失败的孩子可能是在“受罪”,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这种受罪其实也是一种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并不难理解,孩子在未来要面对的社会竞争一定是激烈的,不管是工作还是求学,要想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需要孩子锤炼出一颗强大的心脏。

这颗强大心脏就是孩子的逆商。

汪涵曾经在分享自己的育儿观的时候指出,自己养孩子的标准就是“旺盛其体魄,野蛮其心脏”,要让孩子有坐冷板凳的准备,才能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成就。

如果孩子能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和逆商能力,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也会更加如鱼得水。那父母到底怎么才能为孩子培养高逆商呢?

在这里推荐一本《儿童逆商培养绘本》,这套绘本专门针对3~8岁宝宝的逆商培养所编写的指导书。

本书由著名儿童作家陈俊红编写,从比赛输了没关系,害怕被拒绝等十二个主题出发,不断培养孩子的逆商能力,正视挫折。

全书共计十二册,宝宝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跟着书中小主人公的经历,建立榜样,认识失败并正视失败,不断养成高逆商的能力。

写在最后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仅集中在物质上,更应该表现在精神上。这同样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