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解读GB 4806.X

 renaiehdq1sa28 2021-10-13


GB 4806.X-2018标准背景

GB 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在201859日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此次征求意见稿是统一公众意见后的第二次修订,是针对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意见收集,GB 4806.X-20XX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已经按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整理,现在是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拟订了GB 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征求意见稿,现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对于此标准有建议或者意见的话,都可以在2018710日前,登录实盘群国家标准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线提交反馈意见。

专家组将会把意见反馈表反馈到标准起草单位,逾期不复函,视为无意见。

GB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代替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与GB 9683-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名称修改为《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适用范围扩大为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增加了不适用的产品范围;

——增加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定义;

——增加了基本要求、原料及添加剂的要求

——增加了粘合剂和油墨生产的要求

——理化指标增加了溶剂残留量、芳香族伯胺迁移、脱色试验项目,并补充规定了各项目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增加了产品标识要求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术语和定义

GB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中定义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范围,“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范围: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包括纸/塑料、塑料/塑料、纸/塑料/铝箔、塑料/铝箔、塑料/金属镀层等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GB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不适用于由多种材质共混制成的材料及制品,直接接触食品层为金属镀层的多层金属材料及制品,以及直接接触食品层为涂层的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由不同或相同材质的材料通过粘合、热熔或其他方式复合而成的两层或两层以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基本要求、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符合GB 4806.1规定。

2、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中的各层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原料要求: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使用的原料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使用的粘合剂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粘合剂的使用和固化处理,严格管控复合包装的接缝和边缘设计和生产,尽可能降低直接接触食品的粘合剂的量,使其含有的物质在推荐的使用条件下迁移到食品中的量符合GB 4806.1-20163.13.2的要求。

3、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贮存等过程,应符合GB 31603的要求。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通过渗透过基材、因堆叠或卷绕引起的黏脏等方式造成的印刷油墨从印刷面转移到食品接触面,使其以及其含有的物质,在推荐的使用条件下迁移到食品中的量符合GB 4806.1-20163.13.2的要求。

感官要求:

感官:

色泽正常,无异臭、霉斑或其它污物层,不得有裂纹和可见的层间分离。

浸泡液感官:

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无浑浊、沉淀、异常着色、异臭等感官劣变。

理化指标:

1、总迁移量/mg/dm2≤10,检测方法:GB 31604.8-2016

2、高锰酸钾消耗量/mg/kg)水(60℃,2h ≤10,检测方法:GB31604.2-2016

3、重金属(以Pb计)/mg/kg4%乙酸(体积分数)(60℃,2h)指标:1检测方法:GB31604.9-2016

4、芳香族伯胺迁移量/mg/kg)指标: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kg

5、溶剂残留量:

总量(mg/m2   ≤5

苯残留量mg/m2指标:  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m2

甲苯、乙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残留量(mg/m2   ≤0.05 mg/m2

7、脱色试验指标:阴性,    检测方法:GB31604.7-2016

备注:

1、对于直接接触食品层为竹木、改性淀粉等天然材质的复合材料和制品,如果总迁移量超过限量时,应按照GB 31604.8-20165.5.2测定三氯甲烷提取物,并以测得的三氯甲烷提取量进行结果判定。

2、接触婴幼儿食品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根据实际使用中的面积体积比将结果换算为mg/kg,且限量为≤60 mg/kg

3、对于直接接触食品层为竹木、改性淀粉等天然材质的复合材料和制品,无需测试高锰酸钾消耗量。

4、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材质的产品,或使用偶氮类着色剂的制品

5、仅适用于添加了着色剂的制品。

微生物限量:

预期直接与食品接触、不经过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且接触食品面为纸张、竹木等天然材料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符合下表规定的微生物限量。接触食品类型为食用或烹饪、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水果、蔬菜、鲜蛋等农副产品的食品接触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

项目

限量

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50  cm2

不得检出

GB 14934

沙门氏菌/50  cm2

不得检出

GB 14934

霉菌/CFU/1250px2

50

取样方法参考GB/T 18706-2008,测试依据GB  4789.15

添加剂:复合食品接触料及制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迁移试验

1、迁移试验应按GB 31604.1GB5009.156的规定执行。本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2、复合食品接触材料或制品进行迁移试验时,应根据产品预期的使用条件选择模拟物及试验条件,取成品状态的复合材料及制品进行测试。

标签标识

1、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以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中相关要求。

2、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在产品标签上按照由外层到内层(食品接触层)顺序标示各层材料的材质类别名称,用斜杠区分。

后记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喝牛奶的纸盒,带有密封件的瓶盖,承装食品用的铝箔,装蛋糕用的盒子等等。按照具体的材料来分,又分为纸/塑料、塑料/塑料、纸/塑料/铝箔、塑料/铝箔、塑料/金属镀层等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在现行的GB4806系列文件中,只是对于单一材料进行了标准的约束,并没有对多种复合材料进行更新,所以在《GB 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文件出台前,还是沿用了GB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的标准进行检测。

我们都知道,GB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是在1988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到现在2018年为止,总共超过30年的使用,在我们迅速增长更新换代的新时期,旧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材料的要求。并且我们也知道,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是针对包装袋的卫生标准,在我们现在使用的符合材料中,更加涉及到塑料,铝箔,金属镀层等等的复合材料,旧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提出了更新标准的请求,并且组织拟订了《GB 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目的就是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拿出更加符合现有我国国情的标准来进行约束,也是为了国民能够更好的享受食品安全。

GB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结束后,正式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将会出台实施,原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的标准将会作废。

GB 480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奶嘴

GB 480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搪瓷制品

GB 4806.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

GB 4806.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玻璃制品

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GB 4806.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806.X-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未经允许,请勿擅自转载

联络人:Mr Vincent

检测电话:13538113533

电邮:cst_vincent@163.com

QQ:2472083366

-中国GB、欧盟1935/2004/EC、美国FDA、德国LFGB、法国DGCCRF、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

http:///

12.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