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拆迁后,将百万房产送人,自己回到农村种地

 萱小蕾 2021-10-13
某天,赵老汉找到某某慈善基金会,把名下的两套房子,两套门面捐赠出来,用于帮助社会上受困的家庭。
事后,赵老汉独自一人回到农村老家,开垦了两块土地。一块种庄稼,一块种蔬菜,自给自足,生活过得逍遥自在。
当地有一名作家听说了赵老汉的事迹,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素材,想要把他写进书里。
于是费尽周折找到了赵老汉的住址,然后带了两瓶酒上门去拜访他。
两人都是好酒之人,不需要配什么下酒菜,一人握着一瓶酒,一边聊天一边喝酒。
赵老汉喝到尽兴处,把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这个故事还要从赵老汉的父亲(以下简称赵父)身上讲起。
赵父是清末时期的人,擅长治疗风湿骨病,在城里开了一家中医馆,生意非常火爆。
当地有个县令,常年患有腰病。病发时痛入骨髓,连床都下不了。
曾经看过很多大夫,但是只能缓解,不能治愈。
有次县令病发,痛不欲生,师爷见状,向他推荐了赵父。县令派人把赵父请来,为他治病。
赵父不用药,不用针灸,而是取来一大包青盐,加热后敷在县令腰部的痛点上。
县令见他的治病手段形同儿戏,不禁勃然大怒,打算治他的罪。
赵父不慌不忙的向县令解释了他治病的原理,然后和县令打了一个赌。
如果赵父用青盐能治好县令的腰病,县令奖赏他一座二进门的宅子以做酬谢。
如果青盐疗法不起作用的话,赵父要挨五十大板,再拆了他的招牌。
两个月后,县令的腰病被治愈了,赵父赌赢了。
可是县令这个人不守信用,说好的二进门的大宅子变成了几间茅草屋。
后来,赵父把茅草屋拆掉,盖了几间瓦房,作为遗产留给了赵老汉。
赵老汉六十岁的时候,赶上拆迁。他家的房子虽然不多,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好。
开发商给他赔偿了两套房子,两套门面,总价值约三百多万。
赵老汉原本打算立下遗嘱,等自己百年之后,把名下的房产一分为二留给两个儿子,没想到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打破了他的计划。
这个年轻人是县令的孙子,听说赵老汉家拆迁了,得了不少赔偿,于是找上门来,要求与赵老汉平分房子和门面。
赵老汉觉得县令孙儿的要求合情合理,归根结底那一片地皮是人家县令的财产。
但是他又隐隐觉得不妥,至于哪里不妥,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来,于是先把县令的孙子打发走了。
第二天,赵老汉对县令的孙子明察暗访,发现他竟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赌徒。
已经输掉了成百上千万的家产,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思悔改,还想翻盘,这才腆着脸和赵老汉翻旧账。
赵老汉深明大义,与其把一半的房产让他拿去败掉,还不如捐献给社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群。
于是他果断的把房产捐赠给基金会,彻底断了县令孙子的念想。
听完这个故事,作家对赵老汉钦佩的五体投地。随即掏出纸笔写下一行字: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吾辈之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