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古村落】道县横岭村:五进古院的幸福情怀蔓延

 陈瑜工作室 2021-10-13

【永州古村落】道县横岭村:五进古院的幸福情怀蔓延

陈瑜
 
横岭村在道县的东南部,东、南邻洪塘营瑶族乡,南接江华瑶族自治县,西靠井塘瑶族乡,北与蚣坝、四马桥镇交界。横岭乡政府就在横岭村,因四面是山,无论你面向何处,对面总会有一条高高的横山挡住,故名横岭村。


其实,横岭村就处在一个盆地,站在山顶往下望,恰似“翡翠盘中一白玉”。一条源自山泉的小溪穿村而过,碧绿清澈的溪水扯出根根绿丝,清脆而叮当的漫行,就像一首流动的歌。周边古木参天,虬枝舒展,恍如慈善柔情的母亲将古村紧紧依偎,紧紧怀抱,不让大自然的凛风烈雨肆虐。


进入村中,一块平地,一栋在湘南民居很少见的大院扑入视线,没有奢华高大的门楼,一堵高耸马头墙,显得特别挺拔和威武,一个普通对开门,就将我们带入深深的大院。


迈过门槛,第一进,窄长的天井条石,两旁过道,正中是正厅,两旁设木制厢房。第二进,宽阔长方形天井石板,中厅、厢房,一直延伸到第五进,格局相同,正堂,供奉祖先牌位神台。


每个过道,每个窗户,每个槅扇,都是雕梁画栋,龙凤、百草和祥瑞兽类,精雕细刻,栩栩如生,挑梁、垂梁、挡板,凸雕、浮雕并用,甚是讲究。


一个大家族,一个主门进出,有别于道县其他古村的民居,建筑风格融入北方官宦之家的浓浓氛围,家族里的喜怒哀乐、风花雪月全都被这厚重的木门关住,荣辱与共、长幼有序的家族兴衰都深深镌刻在这深深庭院里。


这里曾是叶家大院,也叫叶氏公堂,又名五京堂,始建于启茂公乾隆九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44-1790年),距今270年历史。公堂周围是民居环绕,大多是湘南民居建筑风格,侧门进,过廊,天井,正堂、正房,同样雕刻讲究,同样温馨舒适,同样正房、厢房分布,长幼有序。


走出民居的村前,就是一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每逢墟市,来往商贾络绎不绝,店铺品种琳琅满目,高高的柜台,依然记录着当年的繁华景象,排列有序的店铺,那幽深漫长的青石板,还标注着历史的辉煌……


据叶氏族谱记载,先祖一世奇宝、二世元惠世居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和平都凹头,三世锦云、四世勝生、五世发连由广东移居江西南安府上犹县肖里黄沙坝官田塅,六世启茂,其子(长)明富、(次)失名、(三)明亮、(四)明高、(五)明广由江西移居湖南宁远水打铺,未几复移江华县白马营,不数年又移道州四广桥,又移横岭洞莲花村,与四弟回故乡迎双亲齐至道州奉事。明富公就成了横岭村的开村祖先。


横岭村的另外一个大姓就是邓姓,在叶氏家族对面的山脚下,依山而建,前设一门楼,进门楼后就是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只因邓氏后人都已搬出,古村摇摇欲坠于风雨中。


漫步于横岭村心境特别清爽,也许是这里的民风淳朴,也许是这里的山清水秀,世世代代的村民劳作于山窝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自给自足生活,安逸祥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沐浴着山风清泉的滋润,无不有“采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阔达心境。


贫富不是这里的差距,这里的村民更大的关住,农作物长势不错,看着这绿油葱葱的田园,今年又有好收成,笑容就洋溢在脸上,美在心里,幸福感自然而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