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碧池背地里造谣抢功陷害你,怎么漂亮的反击?

 昭德心理官方 2021-10-13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过往的咨询工作中,非常有代表性:小兰在单位也算个老人了,工作十余年,获得多项先进称号,不敢说前程似锦,但也混了个荣誉加身。

可是,最近,小兰陷入一场恼人的“职场黑嘴风波”,让小兰痛苦不堪。

所谓“黑嘴”,形容喜欢告状、爱说人坏话的职场人,这种人看起来道貌岸然,说起别人来有理有据,甚至上纲上线,实际上以偏概全,公报私仇,尤其爱用“对事不对人”、“为了工作好”等理由,掩盖其“黑人”的本质。

小兰是业务岗主管,本身承担着较大的业绩压力,尤其是从去年疫情以来,她的工作受到巨大冲击,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任务额,现在是杯水车薪,距离目标值还差不少。

值得欣慰的是,小兰在主管领导的帮助下,团队氛围还不错,大家都积极上进,有事说事,不计较方寸得失。

正当小兰如火如荼的开展市场工作的时候, 一个叫叹秋的家伙浮出了水面,不分黑白,一纸书信,将小兰告到了领导那里。

小兰从未遇到此类人物,更对叹秋的做法难以理解,小兰自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将近2个月,始终无法走出“黑嘴”给她留下的心理阴影。

职场人难免遭遇“告黑状”窘境,小兰的情况属于比较典型的,你是否遇到过职场“黑嘴”的攻击?如何应对才能“杀敌一万、不自损八千”?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小兰的故事。

后端的虎,要吃了前端的狼

小兰的工作重点在市场端,工作特性要求她必须具备“敢想敢做、敢创新”的狼性。

小兰联络的客户群体很大,约有几千人,每个人背后都是个大单位,她的业务辐射力基本能够覆盖10万人左右。

她的任务是把好的产品推荐给精准的客户,但他们的产品是体验感较强的科创类,并非一次性交付,所以她的工作需要后端同事的配合。

按理说,后端同事是负责执行阶段的,客户体验感很重要,既然小兰都把客户带进来了,后端同事就应该做好配合工作,没成想,后端同事竟然把小兰给告了!

小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拉了几个大客户进来,正和后端同事们商量怎么更好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把蛋糕做大,小兰只是想着为了提高效率,让后端同事直接与客户的秘书对接,主要包括用餐、住宿、用车等细碎的事情,后端同事却用了“不敢越俎代庖”的隐喻,在工作群里@小兰。

小兰在事发当时,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她尊重后端同事的选择和提醒,毕竟,对于产品的体验感,后端同事也许更清晰,然而,小兰没有意识到,在每个工作群里,都趴着一个叫叹秋的家伙,小兰以为她是“摆设”,毕竟,这么多细碎的事情,叹秋这个级别的人,也就是“查漏补缺”罢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查漏补缺”的角色,还有一个在后面默默观察,伺机出动,甚至直接跳出来,在你后面给你当头一棒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发挥着实让小兰大跌眼镜。

明明是互为补充,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谁知道,叹秋这个家伙只会站在自己的部门利益立场,为了维护所谓的“共同目标”,直接把小兰的“不作为”和“放大权”一纸书信状告给小兰的直接上司。

叹秋在没有与小兰直接沟通的情况下,根据自己趴在群里得到的点滴信息,以偏概全的判断:小兰工作不细致,喜欢推脱责任。

她不分黑白的就把锅扣在了小兰头上,如果这还可以理解为叹秋的个人观点,那么,她直接跳过小兰,发信息给小兰的直接上司,就让小兰完全无法理解了。

小兰很生气,她觉得叹秋这种做法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无视她的存在,并且完全是在毫无客观依据的情况下“告黑状”。

小兰抄起电话就打给叹秋,她质问了叹秋,凭什么在没有与她有任何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只根据自己看到的只言片语,就找自己领导告状?

叹秋在电话里还理直气壮,说,我就是告了,怎么着了,你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和你配合?小兰真觉得“可笑”大于“可气”。叹秋这种角色,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没想过,客户是谁带来的,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谁在直接为单位创造价值,她难道还有挑客户的资本吗?

更可笑的是,叹秋竟然毫无礼貌的挂了小兰的电话,小兰还在这头说这话呢,那头已经没声音了。这是怎样的素质,还能匹配高阶的岗位?

小兰马上给叹秋的上司打了电话,一五一十的说了事情的原委。叹秋的上司没有“护犊子”,明确表示要找叹秋说一下此事。不过,小兰打完电话后,觉得此事真没有意义。把时间浪费在这种肮脏的事件上,还不如多看几页书。

不过,此事对小兰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她难以理解,叹秋这种人怎么能立足单位,怎么能被提拔?又是谁给她撑腰,让她能对同事这么不尊重,如此没有礼貌,并且甩出“我就这么着了,你能怎么样”的流氓语句。

小兰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化解内心的困惑。

对他人行为的恶意归因——偏执型人格障碍

叹秋已经年逾四十,是典型的晚婚晚育,当所有人都认为她这辈子只能孤身一人时,她竟然“闪婚闪育”。

她在单位的前十年,也是个“拼命三郎”,天南海北飞,累积的里程早就超了金卡的限额。

不过,自从她闪婚之后,她就从前端调到后端,从销售岗转到职能岗。干起了“大内总管”的活儿。

叹秋是学医的,但没有直接从事医生的职业,而是干了点擦边球的活儿,负责销售医疗方面的科创产品。但凡学医的人,一般都有两个特点,1、洁癖,2、较真。

叹秋是这两个特点的奇葩组合,她虽然对自己的皮肤和头发放任自流,常常出油到不堪入目,却能把办公桌收拾的像面镜子。

叹秋常常在工作中扯着嗓子喊,做事大大咧咧,说话直言不讳,想听她说句好话,比登天还难。

据叹秋的上司说,她有时会和上司的观点不一致,甚至会直接说:这样不行啊,那样会有问题啊。上司都觉得她有点吹毛求疵。

对他人的行为无端的猜疑,尤其喜欢做恶意的归因,甚至能从对方说话的语气、眼神,乃至一些下意识的动作中揣测对方的用意,部分患者甚至会先下手为强,在别人对TA没有做出任何冒犯举动的时候,先把对方搞臭、告倒、或者煽动不当言论。

如果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很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PPD)。

叹秋在小兰没有任何攻击性指向的前提下,就从小兰的只言片语中总结出对方:不负责、有问题、喜欢甩锅等特征,并且直接将这些看似有理有据的总结编纂成书信,发给小兰的直接上司。

叹秋看似“完全站在工作的视角”,实际上是对自我权力意识的强烈维护,因为小兰在前一天就某个具体的环节找过叹秋的上司,并没有针对叹秋本人,但叹秋却把此事与自己的权力受损联系起来,感觉自身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一方面急于撇清与小兰所说事件的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心存仇恨,并带着恶意观察小兰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出现问题的苗头,就扩大化问题的存在,根本不顾问题的前因后果,甚至根本不考虑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当一个人的内心带着仇恨和猜忌看世界,花都能被冠以“恶之花”,太阳也能被冠以“万恶之源”。叹秋就是这样一个心态,这也体现在她教育孩子方面。

有一次,小兰和叹秋在电梯间撞见,叹秋正带着自己四岁的儿子,叹秋对小兰的主动打招呼爱答不理,而且也让儿子对这个阿姨的存在视而不见。一般而言,有教养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叫“阿姨好”,而叹秋对此毫无表示。

回避型策略是上策

叹秋接近40岁才找到另一半,这之前的她虽然看起来热情、积极,但实际上,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性格比较怪异,父母都在老家,她孤身一人在北京工作,从大学毕业到工作近十年,都是独居的状态,她甚至不习惯和别人同住一屋。

她总觉得别人会对她不利。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3%,而其他研究的结果显示其患病率为 0.9%~2.4%。

面对叹秋这样的人,该怎么办,被职场“黑嘴”告了状,就只能认怂吗?小兰为此事颇为纠结,甚至在前几天的梦境中,反复梦到一个下毒药害她的人,她和对方厮杀到片甲不留,惊得她一身冷汗。

职场“黑嘴”特指故意给他人进行恶意归因,为维护自我权力随意告状的人。面对叹秋这样的人,我建议采用“回避与观察”的应对策略。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会处于愤怒和不安之中,他们会夸大问题的存在,对稍有不满的情况进行普遍性的猜忌,甚至会先下手为强,在发现苗头之前,把问题压制在摇篮状态。

实际上,如果与这类“黑嘴”硬碰硬,只能两败俱伤,甚至伤势惨重。因此,回避这类患者,避免产生直面冲突,是上上策。

如果不能避免直接接触,并且创面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建议采取隔离策略,从空间上保持距离。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经常会因一点点小事而大动干戈,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甚至敢于占据道德高地、理论高地,用俯视的眼光看待一切。南方某地,曾有一名干部,就因为很小的一件事,触发了严重的情绪爆发,导致在同事面前跳楼自杀的案件。

起初,小兰还想与叹秋恶战到底,毕竟,自己是占理的,叹秋断章取义,恶狗咬人。

但经过我的引导和咨询,小兰转变了想法,与其花费时间精力死扛到底,不如转换视角,做好主业,当自己强大了,就不怕别人嚼舌头。

惹不起躲得起,尽量避免与叹秋这类人等的正面接触,不是害怕和退缩,而是深谙“夏虫不可语冰也”的大智慧。

既然叹秋很喜欢纠结小细节,抓住端倪就不放,一回生二回熟,经过第一次软磨硬泡,小兰也大致了解了叹秋的行事风格,就像遇见眼镜蛇,正面攻击只能伤及无辜,不如绕道走,躲得一身轻。

References:

1、Freud, Sigmund,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New York, NY: Basic Books, 1976

2、 Jung, C. G:Introduction to Jungian Psychology Introduction to Jungian Psychology,1925, ISBN: 978069115205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