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生产当日丈夫抱走孩子追讨彩礼,婚姻带给女人的到底是什么?

 木子默 2021-10-13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岁月悠悠,流光浅浅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文: 签约作者 / 沐沐

01

2021年 10月8日,家住甘肃天水市武山县的范彩云发微博称,她出生仅14个小时的孩子被已经分居的丈夫抱走,她跟男方多次沟通,男方表示只有女方归还7万元的彩礼钱,才能将孩子交给女方。

范彩云的丈夫毛斌斌告诉记者,孩子在他那里很安全,事情正在协商中。

10月12日,武山县妇联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孩子还在毛斌斌处,毛斌斌表示女方必须归还彩礼钱才能将孩子交给女方,然后再协议离婚。

02

看到这则新闻,我心里很不舒服,明明相爱在一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这样?

杨澜说过,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长。

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但是为什么婚姻会给人一种窒息感,害怕感呢?

有人做过这般精彩诠释:如果结婚的意义是,从兰蔻变成大宝,从阿玛尼变成某多多,从海底捞变成路边摊,那一辈子就别结了。

如何衡量一个女人为家庭付出,生宝宝的代价。

外面代孕一个宝宝还需要花几十万,还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结了婚的女人,工作上要承受歧视,怀孕要忍受十月怀胎的辛苦,照顾宝宝的辛苦,遇到一个靠谱的男人,当然没问题。但谁能保证遇到的男人都靠谱,那怎么去衡量结婚给女人带来的损失呢?

03

都说婚姻能让女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如果经营得当,她就可以过得风生水起,幸福美满。

好婚姻的前提是,有一个愿意和自己相亲相爱相守的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富贵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两人都能携手并肩度过。

婚姻带给女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孩子。经历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和哺乳期的女人,完成了从女儿到女人再到母亲的完整转变,性别角色体验更丰富更全面。

而亲眼见证小生命的诞生、发育、成长,其间的快乐、幸福、甜蜜,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的。婚姻让女人学会接纳,包容,变得成熟。

结婚,看似是两个人的事,其实是男女双方两个家庭的融合,还牵涉两人各自人际关系圈的交叉。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能让一个人更加大度,更加智慧,更加成熟。

婚姻带给女人那么多美好,为什么有人却愿意一个人过而不愿意结婚?

结婚意味着要开始一种新生活,这种陌生感既新鲜又充满风险。对害怕挑战的人来说,只想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呆在已经很熟悉的圈子里,哪怕别人向她描绘的婚姻生活有多好,她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许这个人的原生家庭矛盾重重,天天耳闻目睹父母之间冲突不断,从而对婚姻大失所望,抱定单身主义,只想清清静静一个人过日子。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过于关注与婚姻有关的负面信息,比如家暴、家庭经济纠纷、婆媳不睦等。

虽然这些事发生在别的家庭,但却害怕这样的恶运也降临到自己头上,因此不敢结婚。婚姻意味着负责任,要对爱人忠贞,要对双方的长辈尽孝,要教育孩子一堆麻烦事,想想都头疼,还不如随心所欲、三心二意来得痛快。

04

总之,婚姻本身没有好坏,全在于婚姻中的人怎么相处。

有人说女人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但当你陷入一段关系的时候,势必会希望、或者需要对方的支持和照顾,因为这些举动让你觉得自己被爱着,从而踏实又安心,继而拥有义无反顾向前的勇气。

因为朋友终会结婚,父母终会老去,我必须找一个队友组团继续在人生这局游戏中打怪升级。

矫情的说法是:就算世界荒芜,总有一个人是你的信徒。如果说安全感是是让你义无反顾向前的动力,那归属感就就使得那个人、婚姻、家庭,成为你累了、倦了、失败了、开心了、成功了都可以回去的地方。

05

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过一段话:“愿山野有雾灯,你手持火把渡岸而来点亮我孤妄的青春,此后夜车不再驶往孤战,风雨漂泊都能归州。”

“遇到你之前,我只想一个人单枪匹马去闯江湖,看看这兵荒马乱的世界。可是遇到你之后我觉得江湖太远了,我不去了,我爱上了陪你吃饭和你睡觉。”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

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想成为的样子,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熟、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

结婚之后,只是多了一个人的经历、眼界、见地、学识和互补。

因为爱,陪着对方尝试不一样的、甚至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体验,遇见更多的人,看更多的风景,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废话和做不完的事。想想,都让人觉得浪漫,生活很苦,而爱很甜。

本文话题:你觉得婚姻带给女人的是什么?是爱还是伤害?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