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北京家长,在这件事上有误区……

 huangnan35 2021-10-13

双减之后,鸡娃两个字好像变成了一种贬义词。

学校不考试了,作业改自愿,少了or没了。

只剩下家长拔剑四顾心茫然: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到底还要不要像从前那样为了孩子奋不顾身,考试分数真的没那么重要了吗?

连新闻上,也频频有“学区房降价xxx万无人买”的热点。

过去的逻辑是:买学区房 --> 抢好学校 --> 考好成绩 -->找好工作-->  进上流社会 --> 学区房升值。

家长买的不止是房子,更重要的是那张学票:

比如买西城学区房的,都是觉得均衡有保底;

买东城的,都是觉得西城有点贵,东西城马上合并;

买朝阳的,都是盼着单校划片能小学初中都管了的;

买通州的,都是希冀ZF搬迁后带过去红利的;

现在逻辑好像变了,政策明朗化。

其实家长真没必要太纠结了,从2014年开始北京连年进行大幅度的教改,几乎年年有若干新政出台。很明显,未来北京教育还将迎来更多、更新的变化。

家长能做的,就是拥抱变化。

同时在教育规划上,也要做不断颠覆,迭代思考的家长。减少无谓的焦虑,还不如跟着政策提高认知。

双减,不能减家长责任

政策也好,家长也好,追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肯定是想对孩子好。

相信爹妈都时常思考,到底怎样才算对孩子好?

一种比较不错的状态是:

尽量保留童年的快乐,一边加强能力底气。因为长大后,他们跟家长一样,也要体验成年世界的残酷。

爹妈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抢天价学区房、定十几个辅导班、要求考100分、必须上北大清华。

也不是单纯的物质给予。

而是当孩子想到爹妈,内心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无论生活有多难,压力有多大,人生有多糟,爹妈都是孩子打怪升级的后盾。

这个时代的教育,美曰其名把孩子送入“名校”、给了最好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就像双减之后,素质教育加强。

家长们都说着要为发展孩子特长,但特长特长,特长=特别长的时间+特别贵的钱+特别多的陪伴。

学校还特意开家长会:双减,不能减家长责任。


爹妈追求教育,应该反思自己,把视线放远一点。

生活不会按你的预期走。

就像你没法预料,疫情说来就来了两年。

你没法预料,有朝一日,70后80后不用上培训班,90后00后抢着上培训班,10后20后不能上培训班。

你没法预料,你会不会失业或离婚,70%重疾概率要是落在家人身上,孩子能否自由快乐地成长……

未来无人知晓。

教育不应该只在学校、只着眼于眼前。

孩子可能是学校的几千分之一,年级的几百分之一,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却是家庭和爹妈的百分之百。

父母的准备,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错误的准备,等于零

但说实话,父母错误的准备,等于零。

鸡娃这条路上,家长的成熟不在于砸钱多,而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节奏,不浪费资源作无用功。

很多爹妈也都发现了。

平时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全家鸡娃多累多苦。

而是在这过程中,如何平衡事业、生活和学校等需求之间的资源分配,确保孩子的教育规划不中断。

见多了天下爹妈,家长们的思想误区通常有四个。

误区一:

觉得自己没多少钱,怎么样也比不上富人家,干脆躺平,就不准备什么教育资金了,彻底佛系吧。

他们觉得: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但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的大专辅导员要本科,现在要硕士。

以前的大学老师要硕士,现在要博士。

这几年毕业生每年900万+庞大储备量,现在不仅是货币的通货膨胀时代,也是人才的通货膨胀时代。

咱们不非得和别人攀比,追求成龙成凤。

但如果你每个月存一点钱,慢慢地滚雪球,本来只能随便在国内读个本科的娃,就可能出国留学。


爹妈都是对孩子和家庭有责任感的,不管每个月你能为孩子存下多少资金,总比什么都不准备要强。

误区二:

只会工作赚钱存钱,不会钱生钱。

咱们中国人真的很爱存钱,但懂杠杠思维的不多。

什么是杠杆思维?

就是找一个支点,放大你的能力,你的收入。

人的生命与体能有限,工资从低到高,到30-40岁可能达到一个峰值,再下降,赚钱趋势像一条抛物线。可能等娃上大学时,就是晚婚的爹妈们收入下降时。

网上有个图很形象:

尤其是现在通货膨胀。

不会借杠杆,相当于每一天都在浪费钱。

越早开始理财,找到一个你能掌握的杠杆支点,让钱生钱,娃的教育资金金储备压力就会越小。

误区三:

以为保险是万能的,买了教育金险。

其实,教育金险是解决不了娃教育资金问题的。

目前国内的教育金险,都是以分红险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还。仔细算下,低到大概和余额宝差不多!

连通货膨胀都抵抗不了,更别指望它升值了。

误区四:

就是前面说的,本末倒置,重点忘了自己。

中年危机、健康隐患、生意没落、投资失败、家庭离异变故等,被硬生生裹进“财务危机”的境地。

父母一旦倒下了,孩子还谈何教育?



鸡娃教育的正确姿势

没有哪个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拥有一段自由、实现梦想、有尊严的人生。

教育的关键,也不仅仅是家长认知要跟随时代不断更新迭代,还是一个需要财务支持的漫长过程。

毕竟“双减”后,可能会让“音体美劳”等更多计入中考总成绩。“音体美劳”,哪一项不比9年义务更费钱呢?

战略一定比战术更重要。

那么真正的小孩教育规划路线,应该如何进行?

在此,我给大家一个大致的方向:

  • 确定目标,厘清未来需求;

如我希望孩子在国内读大学,还是留学,是上普通学校还是名校?

  • 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

比如哈佛的学费目前是4年20万美金,到孩子上大学时大概是多少?

  • 梳理家庭财务状况,收入及支出;

解决有多少钱可以存的问题;

  • 制定合理的家庭风险保障方案;

准备教育金可能需要10年以上,规避你在漫长过程中的非金融风险;

  • 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

你能接受多大的亏损,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是想完全保本还是增值;

  •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解决怎么存、该投什么产品的问题;

  • 在家庭财务与风险之间选一个平衡方案;

必须马上行动,拖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具体的小孩教育,还得看地区、家庭财务、爹妈对娃期望值等等。

这些事,都赶早不赶晚。

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没有谁是容易的。

早做规划,孩子就早多一种选择。

冤枉路就不要走了,之前给大家推荐过几次水星团队,他们家送价值 1299 元的全套家庭资产规划服务。

这家是1对1规划平台,覆盖多个领域。

他们会根据本地的教育水平,学费增长率、养老金替代率、社保所在地,预期收益、通胀等综合计算。

让你知道资产健康度、资金缺口等,告诉你应该配置什么基金、教育金,家族信托等,收益风险有哪些?

如果你之前已经为娃准备过定投、信托等了。

也完全可以体验一下。

他们会帮你分析,你的基金是继续买入还是止盈、公司前景如何、信托会不会爆雷,保单存单是否合理……


再查缺补漏,帮你优化,把基金、股票、保险和年金等做一个风险更小、收益更稳的性价比组合。

之前规划师给我做了一套家庭方案。

整整20多页,还是非常详尽的。

这么一套下来,基金、保险、教育年金、养老年金,家庭投资+保障都有了合理的规划。既可以规避风险损失,家庭资产还翻番,进可攻、退可守。


争取了100个免费名额。

只要你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与未来,都可以去免费咨询一下。

你每多做一分准备,娃未来就少一分负担。

真心是推荐过很多次的老朋友了,创始人是实战派,在资产领域经验老道,拥有深厚的能力圈。

放心,他们家够资质,够专业,够真诚。股东是招商局创投和国际知名风投红杉,有金融合规牌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