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克 | 羊杂汤的那些事儿

 时光捡漏 2021-10-1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大概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喜欢在厨房操持各种吃食,但凡母亲能做的美食,十之八九我都可以原版炒制。例外的是个别传统的小吃,譬如关中西府的搅团,这是够得上体力与智力双重考验的饭食。我曾经在城里的小厨房尝试过一次,最终上演了一场俗称“冷媳妇打搅团”的经典笑话。锅里的面糊稠了,赶紧加水;结果水有点多,面糊稀拉拉的,赶紧往锅里撒面粉。一来二去,本来只打算做两碗搅团,结果一锅盛不下,用了两口铁锅,搅团不仅没有熟,反倒两手被飞溅的面糊烫了十来个明晃晃的水泡!

母亲在回汉杂居的山村长大,从小对回族同胞食用牛羊肉的饮食习俗耳濡目染。她生来一副好胃口,尤其喜欢猪蹄、口条、心肝肺等卤制品。要说牛羊肉系列,那只能想想,困难年代里,连大油都吃不到,哪儿来的牛羊肉供自己大快朵颐呢?可这其中亦有例外,不值钱,上不了酒席的羊杂碎成了母亲大半生犒劳自己的好东西。因为母亲的喜好,我也对羊杂碎有了不同于常人的痴迷。

小镇子有街道,逢农历单日有集市,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先不论质量款式如何,都是颇受农人们欢喜的物件。只要逢集,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就会往镇子一趟,即便不购置几样家当,也要往小吃街溜达一圈,吃几样平素在屋里尝不到的“改样”饭。镇子有美名在外的“四大名吃”,依次为擀面皮、凉粉、饸饹和蜂蜜粽子。其余则是比较小众化的偏门餐食。我对镇子吃食的最初印象并非来自“四大名吃”,而是母亲最常光顾的“羊杂小炒”!

所谓羊杂,即是除过正儿八经的羊肉,剩下的羊头、蹄、心肝、肠肺及羊血等。摆摊的是一老汉,秃顶,时常用一条洗得雪白的毛巾将额颅一圈包住,这打扮着实让我印象深刻。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这装扮即是典型的陕北人!老汉的出摊家当不多,支起一案切板,点燃一炉熊熊的炭火,一溜摆开要用到的油盐酱醋等一应佐料,当然,为了让炒羊杂的成品更为抢眼,少不了提鲜去腥的蒜苗和香菜。将煮熟的羊杂滚刀切碎,油锅升温,顷刻倒入一盘切好的羊杂,肉与高温铁锅贴合,饱含的羊脂不断渗出,陆续加入的佐料让雾气升腾的锅中之物散发出奇丽的香味。当然,不喜羊膻味的永远都体会不出这种独特的味道,眼瞅着羊杂在高温煎炒下滋啦变色,切好的蒜苗与香菜随即入锅,匆匆搅动几回,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羊杂出锅!不用细细分辨夹在筷头的是羊的哪部分器官,只消放在嘴里,快速咀嚼,油而不腻,劲弹爽滑的口感迅速让全身细胞热烈起来。这时候,若是就着几瓣生蒜下肚,独特的辣味会让羊杂的膻味立即“回避”,留在味蕾的只有感受到强烈刺激的爽快!

母亲并非三天两头去镇子享受她的“羊杂小炒”,家庭经济拮据的年代里,大概一年到头能吃一两次。只这稀罕的一两次美食机会,母亲都要细细回味多半年。我不理解母亲为何会对羊杂如此“钟爱”,但年幼的我在母亲的影响下,竟也恋上了在家乡饮食“词典”中排不上名的羊杂!

兄长中专求学是在离家几千里之外的内蒙古,没有出过远门的乡亲们都说塞外的人专吃牛羊肉,去那里上学,保准会将在家很少吃到的肉食咥个饱!三年求学,兄长没有吃到多少牛羊肉,有限的伙食费约束着他一日三餐的种类,即便如此清苦,当地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经常出现的烩羊杂成了他对求学之地最久远的牵挂。

某年春节临近,内蒙的同窗好友给兄长寄来了一大箱肉制品,肥羊肯定有,除此之外,还有产于当地的羊杂——商品包装的羊杂!兄长兴致大发,亲自下厨,切土豆,煮粉条,我倒是对这些来自于千里之外的羊杂没有多少兴趣。参加工作之后,原本奢侈的炒羊杂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美食,惯常喜欢的羊杂小炒少了许多新鲜感,我不认为包头的羊杂会比陕西关中的羊杂好吃多少!

柴火正旺,大锅内沸水翻腾,备好的土豆下锅,等待快熟时候,依次放入切好的白菜,豆腐,还有煮熟的粉条。商品包装袋内有调料包,当两袋羊杂与佐料入锅时候,厨房内霎时弥漫开来一股瑰丽的鲜香,这是我吃了这些年羊杂从没有闻到过的味道!兄长说,这是包头烩羊杂最神奇的地方,其中一味佐料来自于内蒙草原,属于独一无二的原产地调料。我对羊杂的痴迷有了重新定位。原来,羊杂的吃法竟有如此大的讲究,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脸红,但从那时候起,我时不时要网购几袋包头羊杂,表达我对包头,对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城市的向往与憧憬。

国庆假期,第一次自驾出游,没有目的地,一路向北。抵达榆林定边已是离家第二天晚上。翌日清晨,一脚迈出酒店的玻璃门,漫天遍地的湿冷将我紧紧包裹,清涕止不住的滴答落下。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来自塞外的旷风的温度。街道冷清,酒店一侧的巷子里有小吃招牌。走进一家窗明几净的小店,食客不多,墙上贴着餐食价目表,我没有多想,直接报出最为熟悉的“羊杂汤”!我不知道定边的羊杂是否和包头一样,要真如此,也不枉这么多年我对包头羊杂的迷恋!

后厨操作间传来热烈的炉火声,时间不久,女主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走了出来。手里攥着筷子,持续不断的食欲催促着我赶快行动,红汪汪的油辣子漂在上面,土豆粉条稠满地簇拥一起。美味的餐食必定和人一样,需要精心点缀。一小撮细碎葱白和香菜放在长条状的羊血上面,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所有的心思全被眼前的羊杂汤勾引得稀里哗啦。粉条该是榆林本地产品,抑或是来自宁夏大漠的土豆制成。说是羊杂汤,其实要比汤类餐食实在得多!几乎算是一碗干拌羊杂粉条。

家乡的羊杂与定边的羊杂口感完全不同,独有的鲜香冲击着渴望已久的味蕾,不得不承认,这一碗羊杂让我尝到了比包头羊杂更加特别的味道。从定边往北跨越荒漠、草原、戈壁滩,可以直达五百公里之外的包头。尽管从未涉足那里,我依然想象得到弥漫在包头大街小巷的人间烟火味道。

我开始理解母亲对“羊杂小炒”这道小吃持续大半生的痴迷与热爱。对于我,不论何种吃法,我都会长久地怀念为品尝羊杂而停留过的每一处地方,哪怕是短短的几个小时。盘踞在记忆中的味道会时不时蹿上心头,搅动敏感的味觉神经,在臆想中满足自己对美食偏执的追求与想念。

细雨飘零的深秋寒夜,突然想起羊杂汤,若是拥有齐天大圣一个筋斗跨越千山万水的本领,此刻狼吞虎咽地享用秋天的第一碗羊杂,那便是给个神仙也不当的快活日子了!

END
版权归“时光捡漏”所有

作者简介

辛克,80后老青年,乐于平淡,崇尚简单,喜欢用寥寥文字与自己对话。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