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味经典,《卡桑德拉大桥》幕后全解密

 Loading69 2021-10-14
文章图片1

1981年,由上译厂译制的《卡桑德拉大桥》首次在中国上映,整整40年过去了,它仍然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而随着当下全球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人们又不禁为这部影片的前瞻性发出由衷的感叹。

文章图片2

《卡桑德拉大桥》拍摄于1976年,当时正值灾难片大行其道,《火烧摩天楼》《国际机场》等在全球屡创票房佳绩,意大利著名制片人卡洛·庞蒂决定搭上这辆顺风车,于是说服欧洲媒体大亨、英国联合电视网掌门人卢·格拉德出资,共同打造这部全明星阵容的灾难电影。

文章图片3

科斯马图斯(右)在指导拍摄

影片的创意来自导演乔治·P·科斯马图斯,他是出生在意大利的希腊人,儿时经历过1947年的埃及霍乱大爆发。“对我来说,传染病似乎要比地震、火灾、甚至炸弹更具毁灭性,而人为地制造传染病是最卑劣的罪行。我们是自己最凶恶的敌人,因为我们用所谓的科技进步残害自身。”

文章图片4

科斯马图斯找来了老搭档罗伯特·卡兹创作剧本,他们合作的上一部电影《屠杀令》取材于1944年罗马大屠杀的真实事件,因为片中有罗马教皇默认德军对意大利平民采取报复行动的情节,上映后曾引起轩然大波。这一回,他们又触及到一个敏感话题:美国秘密研制生化武器的丑闻。

文章图片5

1966年,美国爆出军方将芽孢杆菌释放到纽约地铁隧道中以进行“乘客对生物制剂秘密攻击的脆弱性研究”,这一丑闻令全社会颇为震惊,虽然6年后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明确禁止研发、生产和贮存生物毒素武器,但并没有主管部门来实施相关措施。于是,罗伯特·卡兹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不仅把美国陆军进行生化武器秘密研究当作影片的灾难的源头,而且地点竟然是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实验室里。

文章图片6

故事讲述两名想要炸毁世界卫生组织实验中心的恐怖分子,因行动失败,逃亡中打翻实验室的肺鼠疫恶性传染病菌的瓶子而感染,一名被击毙当场溃烂,另一名带着病菌逃上了开往瑞典的火车,引起火车上的人群受到感染。

文章图片7

为了不让美国秘密研制生化武器的丑闻泄露,确保病菌不被扩散,国际警局下令封死列车,并让列车改道开往年久失修的卡桑德拉大桥,制造人为翻车事故以掩盖真相。

文章图片8

为了自救,车上乘客与军方展开一场生死存亡的抗争,他们消除宗教的对立、文化的隔膜、贫富的差异,最后一起面对共同的敌人,终于赢得大部分人逃出生天的结局。

文章图片9

《卡桑德拉大桥》也是制片人卡洛·庞蒂为纪念结婚10周年送给明星妻子索菲娅·罗兰的生日礼物,最初的安排是索菲娅·罗兰饰演女作家詹妮弗(丁建华配音),英国明星彼得·奥图尔饰演她的丈夫、神经外科医生张伯伦(毕克配音)。

文章图片10

彼得·奥图尔

卡洛·庞蒂有言:“就男主角而论,索菲娅的问题在于她在银幕上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性格,因此给她配对手是不容易的,她可以用半杯水,轻而易举地把好莱坞的男主角给吞下去。能够与索菲娅在银幕上匹配的,并在必要时能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演员只有少数几个。加里·格兰特是一个,还有马斯特罗亚尼、理查德·伯顿、彼得·奥图尔、马龙·白兰度、克拉克·盖博和格里高利·派克。”

文章图片11

理查德·哈里斯在拍摄现场

可是,彼得·奥图尔并不领这个情,拒绝了这份邀约。最终饰演张伯伦的是爱尔兰男星理查德·哈里斯,当时他刚刚结婚,妻子是比他小16岁的名模安·图克尔。理查德·哈里斯接演这部戏的条件就是能让安·图克尔在片中饰演一个角色。

文章图片12

安·图克尔的优势是曾接受过专业的歌唱训练,结果她不仅演了一个乐队女歌手,还为影片演唱了一首乡村风格的插曲《我仍在途》——“太阳升起,太阳坠落,今天无法看见明天的风景……”

文章图片13

马丁·辛和艾娃·加德纳

为了节省开支,卡洛·庞蒂为该片组织了一支准全明星演出阵容,其中包括了已经过气的艾娃·加德纳(军火商妻子,苏秀配音)、伯特·兰卡斯特(美国陆军情报部上校麦肯齐,富润生配音),尚未走红的马丁·辛(毒品走私贩纳瓦罗,杨成纯配音)以及不温不火的约翰·菲利普·劳(美军少校副官,童自荣配音)、英格丽·图林(斯屈德纳医生,李梓配音)、莱昂内尔·斯坦德(列车长,于鼎配音)此外还有橄榄球明星OJ·辛普森(黑人神父探长,翁振新配音)和德尼罗、帕西诺等一众明星的表演老师、“演员工作室”艺术总监李·斯特拉斯伯格(犹太钟表商卡普兰,尚华配音)。

文章图片14

在没有电脑高科技的时代,拍摄这样一部高难度的电影需要的是特技替身的玩命付出和导演的奇思妙想,以下就是电影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画面——

文章图片15

在蓝幕前拍摄跳车镜头

文章图片16

与实景合成后的画面

文章图片17

特技替身表演真实的跳车

文章图片18

完成片中能清晰地看到跳车的并非演员本人

文章图片19

科斯马图斯是业界有名的“模型大师”,擅长用模型营造极为真实的效果

文章图片20

模型拍摄时用的是意大利玩具商LIMA生产的火车头

文章图片21

实景拍摄时换成了瑞士铁路公司提供的火车头,这是影片中出现的一个瑕疵

文章图片22

在小河沟上搭建的卡桑德拉大桥模型,仿造的是法国的加拉比铁路高架桥,它建成于1884年,是法国埃菲尔铁塔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期杰作

文章图片23

在加拉比铁路高架桥进行实拍

文章图片24

实拍的火车驶上大桥

文章图片25

用模型拍摄的火车坠桥,但坠入到河中的车厢明显偏小

文章图片26

火车坠桥后的场面

文章图片27

影片对桥毁人亡的惨状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因为过度逼真而产生了血腥恐怖的效果。这对习惯了恐怖片的意大利观众算不了什么,但在美国则被定为限制级电影。如此说来,《卡桑德拉大桥》算得上是我国引进公映的第一部R级片,比成龙的《红番区》早了10多年。

文章图片28

在美国上映时,该片倍遭冷落,美国影评人替它挑出了一堆毛病,涉及到了剧本、制作、演员等各个方面。其实,在这么多的批评中只有《纽约时报》说了真话,这篇发表于1977年2月10日的文章一上来就说——

“这完全是多疑病犯了,出于某种隐晦且不可告人的目的,《卡桑德拉大桥》实质上是在进行反美宣传,它给出了一个愚蠢的假设,也终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文章图片29

然而,《卡桑德拉大桥》在全球除美国之外的国家均受到了欢迎,仅靠日本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收回了成本,至今仍被排在电影史上十大人为灾难电影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