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周刊||游子雪松:翻过这座山我就老了(组诗)

 心语一线周刊 2021-10-14

作者简介

24/12/2018

游子雪松,原名,陈松。安徽淮南人。扬子江文化传媒艺术总监,演艺经纪人。安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类知名文学网站,论坛做过编辑。一生漂泊,浪迹江湖。诗歌散见《作家天地》《清明》《太白诗刊》《九州诗文》《诗歌中国》《夔门文学》《有巢》等各种纸刊及微刊平台。 

个人诗观: 诗歌应剥离浮华,植入生活内心。

翻过这座山

我就老了(组诗)

文‖游子雪松

大 寒

是时候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二十四面旗帜随风飘过,向左

每一片叶脉里

都雕刻着我的历程

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砥砺

光阴薄凉的刃口,一丛迟来的雪花

疯疯颠颠无序地绽放,之后

搂着残枝饮泣。抖动的双肩

经幡般悲悯

归途无涯,我的行囊太沉

一只征鸟凌空盘旋,翅膀

斜剪的姿式,令这个季节感动

翎羽纷纷飘落

多像一个人的宿命

水泽腹坚,不再是如履薄冰

湖水,捧一面镜子梳妆

它的背面锋芒逼现,彰显生活隐忍与疼痛

此刻,我乘坐的D3004次动车

穿越思念的腹地

一路向东……

阳光在平台上画我的肖像

在新港大厦24层平台,邂逅正午的阳光

平台是露天的,上方平卧几根横梁

风来雨往

像我把自已的骨骼安置于异乡

周遭有水泥与钢筋结成的联盟

一一自然圈起的一截护栏

护栏围不住风雨,围不住八卦

却圈起冬日阳光投下的问侯

和熙与温暖

阳光在平台作画,它画横梁的时候有时是正方形,有时长方体

但更多的时光是画我的肖像

而它的影子贴近平台是那么安静,轻盈

像秋天掉在地上的一枚松针

老 照 片

依着护围栏向下看,从高处

看向阳而生的树木,看枝上一直不愿坠落的叶子的眷顾

看低矮破败的瓦屋,看灰色的瓦砾间野艾摇曳的酷热与严寒

……看着看着,就把时光看成

一幅黑白老照片

习  惯

习惯与一枚落日对望

面对结局从来都是一无返顾,永往直前

死亡又何尝不是重生的涅槃

而眼下,远山或者近水

都是不可多得的铺垫

塔  吊

一只鸟蹲在它上面被一阵大风抱走

我无法知道鸟和塔吊的悲伤

如果天空没有鸟鸣,天空是孤独的

如果大风抱走的那只鸟销声匿迹

塔吊的臂便是鸟在天空长出的

另一双翅膀

临时停车

是前方发生故障,还是要为

后面的快车让道

我坐的绿车皮在一个叫长江埠的

破败小站,临时搁浅

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雨淋湿了

5月11日上午这截时光

诸多细节在生锈的铁轨上缄默,滑行

雨点敲击车窗玻璃,像无形的魔幻

制造一桩桩悬念

我困在12节车厢74号

像一具生活榨干油渍的标本

对昔日的风光与苦痛

已经麻木不仁

风的另一种形态

它抱紧夜色狂奔

拉动五月夜幕下的雨帘

试图,探寻那桩冤案的真相

我躲进新港大厦,紧闭门窗,拉下纬缦

不再涉及江湖纷争。梦里梦外

依稀听见它在空调的室外挂机间

喋喋不休的喊冤

任凭命运将自已

揉捏,践踏,撕碎

才配得上它的侠肝义胆

翻过这座山我就老了

荆棘丛生,划破了我的手脚和额头

那些镂进肌肤的疤痕,多像一条条河流

有些被我踩在脚下,当然也有的曾将我吞没

更多的浪花渗进骨头里,血脉里

与我的命运一样生生不息

三叶草,紫竹,松针及永不言败的

千年银杏,已风干成标本

溶入生活的履历,它是我人生驿站

永不褪色的风景

被生活误解,被命运击败

被人骂过,也咒骂过别人,有朋友

爱人和亲人

但我始终没有倒下

这次我怕真的在劫难逃了

夕阳是个魔鬼,正在不远处讪笑

仿佛我真的授人以柄。我已经走到尽头

翻过这座山我就老了。它终将拥我入眠

与之共同化为灰烬

一 线 周 刊

“一线周刊”推荐当代一线诗人、作家,兼顾社会热门话题,影视点评,随笔、小说、散文等文学类题材!

《一 线 周 刊》 团 队:

顾      问:王跃强 

总      编:心   语

主      编:叶庆松

特约主播:金运生   雪倚梅影

美术编辑:站在唐古拉看海  

微信号:心语q1366096ww

做一个温暖的公众号

长按关注:一线周刊

把时间交给阅读


往期经典回顾

一线周刊入围作家名录第二版

一线周刊入围作家诗人名录第三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