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一线周刊”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高亚斌,生于70年代,甘肃静宁人,文学博士,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有散文、诗歌近千首(篇)见于《中国诗人》《中国诗歌》《星星》《诗潮》《诗林》《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等刊。 归路上的暮色被池塘照亮(组诗) 高亚斌 ◎归路上的暮色被池塘照亮 归路上的暮色被池塘照亮 莲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它站在泥里,脸庞纯净得像月亮 尘嚣远去,流水慢下来 野鹜的鸣声也有了隐世的意味 一枝芦苇划破夕光,挑起所有的天空 是啊,如此甚好—— 在世上来一回,见过几度花开、斜阳衰草 大路村店、绿树映堤 遇到一个好年华的女子 随手拈花、会心一笑 纵老来树老枝枯,满面风霜 怀抱犹香 ◎雨后 午后慢慢到来,谁在翻动日历 雨前的燕子翻飞,雨后的林子寂寞 有人在窗外点染,墨迹尚未干涸 远山被重新描了一回 潮湿、墨黑 线条清晰,犹如记忆 这时天空铺开:蔚蓝广阔、云朵绽放 同时铺开的 还有原野,领受了大雨的启谕 蔓延、策纵 有了与天幕合一的冲动 万物清澈,而气温低垂 人的眼里遂有了沧桑 骨头里有了冰凉 远山在视野中展开,又合拢 它们在波浪中涌现、起伏 如一颗被爱情和热爱折磨的心 ◎没有山的日子 没有山的日子更加困顿 平坦之处,空旷或者丰富 都是无物之阵 生活变成了寻找陡峭的过程 在貌似平静的时刻 群山开始耸峙、形状飘拂 它向我描述 人间应该有的雄奇和险峻 山的骏马被岁月跨走 白云和星光占据美好巅峰 山的那边是什么—— 雷电、风暴还是大海 日出还是月光、星辰,抑或 盘旋的鸟群…… 远山是一个多么广袤的谜面,奥秘 谁能破解 ◎写照 谁在路上行走,怀揣黑夜 他在别人的身体里寻找灯盏 从那些言辞的中间发现 明亮或温暖碎片 他背叛了满山桃花,舍弃了春天和栅栏 失落了身影,受惑于浮云与飞鸟 追逐流水和风吹 他有过太多的相逢与错过 抖落的月光与灯火、添加的尘色和忧伤 他的行踪是昙花一现的流星 在那些陌生的眼里唤起惊奇 以及深长叹息…… ◎旅途是一次劫掠 旅途变成了一次劫掠,有时是美人 有时是村庄,有时只是景物而已 一切都是易逝的 就如那一群乍起的鸟儿 转眼就散了 行旅所至,几乎是一场席卷 囊括了古拙的人们,总角的孩子 他们清澈的眸子 还没被天气寒凉过…… 目光,一个多么富饶的响马 他把一路的画卷都劫掠了 连一声鸟鸣也不放过 但他还只是怀抱热爱的小小山贼 他还不是并吞江山的英雄 他的劫掠,还只限于寻常不过的景物…… ◎秋日 秋风里,一个时代又行将结束 山菊花卷起了画轴 狗尾草收贮了粮仓 在一次次来临的思念里,河水 又瘦了一圈,她的手臂清澈 怀抱白云和月光 她还在缓慢行走,彻夜不眠 庄稼头白,人们弯下腰去 用劳作告别了一个季节 一些人影翻过山坡,一群鸟儿涉渡秋水 去了远方 大地空了出来,贪心的鼹鼠 它的痴肥令人不禁动容了 有人收割,有人采撷,有人酿造 而我是空旷的,把所有的热爱 掺杂进阳光,它们在某个晨夕之间 会变成黄金 又被一双纤细的手指才摘下来 然后衰朽、飘散 我无法抓住秋风的一片衣襟 眼看着江山和府库 被时光的行囊 荡然无存地席卷 ◎砍树 阳光明亮,砍树人停了下来 望一望天空 树枝凌乱,它的身上暴露潮湿伤痕 它的样子是一个披头散发的 妇人,无声而饱含忧伤 砍树人在出神,他想起树曾是一团浓荫 阳春时它翘起鲜嫩指甲 熏风中它梳理浓密长发 它曾拥有一只甲虫安憩过的黄昏 一只蝴蝶 遭遇到的一场爱情 砍树人点燃一支烟,他的思绪是蓝色的 他记忆里的天空被一场场风吹 擦拭得更加明净 树就丰盈地站在时光里 它的内心明亮,缀满果实的灯盏 ……树倒下了,它的枝条 疲惫而坦然 砍树人吐出一口气 他的心突然被寂寞填充 ◎暮色中,天也老了 时光之烛,一节节矮了下去 生活的底部,堆砌凌乱的烛泪 捡拾生活的人抬起头,发觉 已然直不起腰身了 人比时光先老,他的身体里已经没有了春天 他的枝叶受损,春风的手指也无法平息它 他喜欢逆着晚风行走,看 鸟儿们的飞翔已经艰难、迟缓 夕阳投下寂静的影子 群山陷入莫名苍茫 此刻,芦苇在天边发白 蔚蓝起了皱纹 天空和大地,这对风烛残年的伴侣 结束了落日的葬礼 它们宽大的衣襟 被夜起的凉风不停地撕扯 “一线周刊”推荐当代一线诗人、作家,兼顾社会热门话题,影视点评,随笔、小说、散文等文学类题材! 做一个温暖的公众号 长按关注:一线周刊 把时间交给阅读 往期经典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