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总在努力学习,却没啥效果?

 产品思维模型 2021-10-14

©️产品思维模型 ·用产品思维,理解世界
2021年 第 51 篇原创观点

大家好,我是穆宁。

今天我们聊一个话题: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有效学习?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初入职场,总是面临新的问题和复杂的挑战,每天都想学习新知识。

但是,真的在学习某项技能或者某项学科时,又会非常盲目。

有的人先百度一下,搜索相关学习资料,但是找了半天又找不到,十分抓狂。

有的人会先咨询身边的朋友同事,但是大家都很忙,往往只言片语就把你打发了。

有的人会先去寻找相关培训课程,但是花了不少钱占用了很多时间,最后感觉还是没有掌握。

以上这些,其实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之前最应该做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六个提问,让自己掌握高效学习的实操技巧!

这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的学习思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文章结尾点个在看呦。

第一步

明确学习目的

很多人在开始学习之前,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关于学习目标这个方面,目前有两种比较普遍的方式,一个是服从式的学习目标方式,另一个是工具式的学习目标方式。

服从式方式,是指领导或者老师安排学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

工具式的方式,就是参考就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然后我们就学习什么技能。

工具式学习,以输入为主的、无意识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是低效的、不愉快的;

而我们的目标是以输出为主,有选择地、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高效的,是令人愉快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之前,一定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是项目需要?还是个人兴趣?考证?转行求职?技能提升?

要不断的评估学习目标对于你自己来讲是必要的,是有意义的。

有了学习目标之后,这个学习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要学会去动态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

选择学习方法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兴趣和好奇心是受访者学习的最大动机。

看教学视频是受访者使用最多的学习途径。53.7%受访者坦言自己的学习长期但不系统。

所以我们在开始学习前,一定要先考虑哪种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

看书?看视频?报班?线上课?线下课?私教?

按照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可分为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方式等。

被动学习方式,比如看录播课,可以实现大量知识的集中灌输,知识的传输效率较高,但是知识传输的效果却因人而异。

而自主学习方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方式,是当前使用最多的学习方式,比如上直播课,看书等。

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探索,以发现和探索知识为目的,比如费曼学习法等。

无论如何,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马上投入行动。

你要做到的是找到学习方法后付诸行动,而非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

第三步

学习价值分析

我们做任何决策,都需要考虑它的机会成本。

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分析每个选择的价值和机会成本。

最近很多人咨询我辞职考研的问题,我就拿这件事举例:

比如辞职考研,我会丧失一年的工资,大概十万左右,而这十万便是机会成本。

而考研这件事,如果成功了,价值如下:

①我会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精神方面带来愉悦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工资会大幅度提升,毕业后两三年能迅速弥补亏损;

③接触的圈子不同,会接触到更加厉害,至少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

如果失败了,那么最起码也获得了知识,至少失败的成本也只有十万而已。

我只是举了考研的例子,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基于其他目的的学习,也要找到学习价值,或者正反馈:

比如涨工资?领导认可?换工作?自我满足?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到底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方法?

先为自己设定标准,基于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工具进行筛选与纠偏。

最后靠正反馈强化学习感受,这才是最好的学习准备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