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风摅彩-读梁明的大泼彩山水画

 江湖留传说 2021-10-14

Mid-Autumn Festival

水墨生活
水墨生活
水墨生活,抑为东方艺术家表现自然生存状态。挟水墨为手段,依意象作触角,仰天俯地,赜幽探隐,形成文化上之慰然大观。故以此发轫,旨在为当代水墨创新提供前瞻性讯息。尘附泰山,露结沧海,水墨生活公众号将为当代水墨研究起累土之功。
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水墨生活”,抑为东方艺术家表现自然一种生存状态。挟水墨媒介为手段,依意象观照作触角,仰天俯地,赜幽探隐,形成文化上之慰然大观。故以此发轫,旨在为当代水墨创新提供前瞻性讯息,整合相关水墨理论与技法资料,推波助澜,造势发声。尘附泰山,露结沧海,“水墨生活”公众号或为当代水墨研究之功。

图片

艺术简历

     梁明,祖籍广东梅州,出生于福建龙岩,1984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民间美术专业,2012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山水画高研班。全国第八、第九次美代会代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专业委员会成员(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主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新中国美术家系列——福建省国画作品展”、“海峡墨韵——闽籍艺术名家(北京)邀请展”、“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丝情怀’——名家画泉州美术作品展”、“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画展”,特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邀请展——山河锦绣山水画名家作品展”,特邀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2019湖南中国画”双年展、“写意·苏州”(山水篇)中国画双年展、“美丽南方—广西美术作品展览”、“草原四季——全国美展”等。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届美展”优秀奖、“全国群星美术大展”优秀奖、“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优秀奖(最高奖)、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美术创作突出贡献奖、“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第三届福建省书画节”金奖等。

          曾在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河南美术馆升达分馆、厦门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现有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多件作品被外交部、厦门金砖会议及有关机构收藏。

图片

泼彩系列红之二      138x69cm

图片

太行山写生  34x68cm

图片

     白水柳永故里写生136x68cm

图片

大埔桃源里写生  136x68cm

   

画家梁明创作视频

Career In Business

《心印之蕴:梁明笔下的土楼》

文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闽西南青山绿水的深处,掩映着大批具有传奇色彩的建筑群,那就是客家文化的结晶——土楼。几百年来,土楼作为客家人栖居的家园和守护的城堡,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因地处偏远而长期未被外界所识。而今,穿越历史的遮蔽,土楼建筑群的价值得以重现,成为研究客家人历史、客家文化传统和生态特征的重要遗存,也成为观赏建筑创造形制,感受地域风土人情的旅游胜地,闪现出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光辉。土楼建筑群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也引来画家的目光,这些年来,许多画家走近土楼,描绘土楼力图为土楼留下丹青之影。但是,土楼的特点是景色入画而难画,建筑有形而难造型,因此,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土楼的神采,成为一个学术的难题。在走近土楼的画家中,梁明是一个成功者。他以勤奋的精神多次深入到土楼建筑群的生态环境中,以一种家乡人的视角反复地观察土楼,感受土楼,从而画出了土楼建筑群的丰富篇章。画为心印,梁明对土楼的感情和他成功的表达使土楼建筑群跃然于彩墨丹青之中,并且散发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光彩。这些作品汇集起来,让人们从多个角度看到土楼建筑群的深厚内涵,也看到了土楼建筑群的形式美感。梁明创作土楼系列作品的首要特征是带着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去感受土楼的存在,他既对土楼进行反复的写生,更从对土楼文化内涵的感受中提炼出创作的主题,因此,他的系列作品是土楼建筑群展开的不同侧面,也形成了土楼建筑群及其生态环境的丰富篇章。其次,作为福建省美术界的著名画家,他在艺术表现语言和形式上也投以探索的勇气,把对土楼风貌的表现和探索彩墨的艺术语言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了用绘画方式表达土楼的佳作。总起来看,梁明的土楼系列作品可分为四个系列。它们犹如不同的分镜头,记写了土楼建筑群的不同侧面:“沧桑篇”是厚重的篇章。在这个系列中,梁明侧重表现的是土楼的历史感。越老的土楼故事越多,他用暖色调表现出土楼的苍老肌理,斑驳陆离的墙体和厚重的泥土质感在以逆光效果中显示出一种剪影般的感觉。他用干枯的笔墨纵横恣肆,描绘出土墙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质地和无数不规则的裂缝,也以大片的墨色或红色渲染土楼的墙面和天空,造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衬映出土楼数百年不倒的高大形象和神话般的气氛。在这个系列作品中,画家如与土楼共同经历的在场者,在建筑的怀抱中咏叹土楼历史的沧桑。“风情篇”是温馨的篇章。土楼的造型是内向的,封闭的,一座楼或一个建筑群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但是土楼中的主人心境又是开放的,他们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在那里享受着世族共居的天伦之美,形成了客家人独有的民俗生活方式。无论是他们的劳作,还是他们的节庆,传统的生活习俗与当代的生活方式并存互映,形成了围在其里又乐在其中的文化氛境,让人看到这不是封闭人们视野的土楼,而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空间的土楼。在作品中,梁明把土楼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表达出来,把客家人日常的闲适与节庆的热闹表达出来,在那里有起舞欢歌,也有袅袅炊烟,这既是生活的情趣,又是艺术表达的兴味,艺术的形式感与生活的生动性形成了天然的结合。早在1990年代,梁明的一件反映土楼风情的大型作品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让美术界认识梁明和他的艺术主题的代表作。他对土楼风情的表达贯穿着对普通人生活的情感关照,也透溢出以人为本的艺术意识。“节气篇”是唯美的篇章。南方的农耕生活特别与节气相关,梁明在表现土楼的时候抓住了节气这个大自然变化的枢纽,把土楼与节气的内涵联系在一起,也传达了土楼建筑群与大自然的关系。这种观察是深情的,而不是印象式的。他在端详土楼的时候,土楼也在端详他,正如古诗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只有当他与土楼真正心神合契时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用流动的水墨表达土楼与环境的关系,如“春分”以墨线勾出梯田的形状,以湿笔淡彩敷染出草木蒸笼的季节氛围,如“谷雨”则将透明的梯田与满山青绿对比,以纯度、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和几笔淡墨勾线体现出湿润的感觉。“雨水”、“秋分”、“大寒”等节气亦各具姿色,在这组篇章中,土楼既是画面的主角,也是自然的配角,显现出与天地共生,充满自然生命和谐的乐章。“家园篇”是深情的篇章,在土楼建筑群中,有许多著名的“老字号”,有的还是画家年少时居住的宅院,因此梁明带着对自己少儿记忆的表达,满怀深情地画出了土楼形象的许多细节,也带有来自童年的幻想。在这些作品中,有建筑门口的溪流和门楣上贴的对联,也有丰硕的果实和层层相连的空间。土楼的建筑群尤其以圆形最具代表性,梁明抓住了土楼这个最典型的形式特征,着重刻划土楼环抱的空间结构,将土楼造型的弧线与天穹弧线相呼应,例如,在表现“月满楼”的作品中,他将月亮的造型与土楼的造型合二为一,使得画中形象交织着圆浑的线条,天光月色与土楼躯体的线条相迭映。人在土楼中,土楼在天地中,天地在宇宙中,这是一种在土楼中仰望苍穹时所产生的宇宙意识,画家用厚重的笔法和极强的光感表现出颇具现代宇宙云图的画面效果。梁明的土楼系列作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他对土楼文化内涵的挖崛和多元视觉表现手段的应用。在无限被重复的方形和圆形中,在反复被表达的沧桑和斑驳中,梁明将土楼落满尘埃的历史,四时节气的微妙感受,与天地参合的奥秘以及穿透时空的记忆用另形象方式表达出来,赋予土楼新的视角和色彩,用光与影的变化使画面变得轻灵空旷,以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混合并用的方式使构图体现出更富于扩张感的空间意识,并流露出哲理化的思考,演绎出与众不同的土楼心印,并且使这种心印充满着文化的内蕴。梁明的这些创作为人们认识土楼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弘扬土楼建筑群的文化遗产意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National Day

梁明作品欣赏

图片

迟花村后见到136x68cm

图片

龙潭公园写生136x68cm

图片

高山村写生139x68cm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东湖写生  200x240cm

图片

泼彩系列红之一136x68cm

图片

人间四月天136x68cm

图片

他山落雨来136x68cm

图片

山外有山云梦泽136x68cm

图片

桃花乱落如红雨136x68xm

图片

汀州龙潭唱山歌136x68cm

图片

幽谷翠岚180x97cm

图片

雨过百泉乡音136x68cm

图片

梅州大埔西河镇写生180x97cm

图片

层层云磴136x68cm

图片

 武夷山柳永故里写生136x68cm

图片

晓行望云山136x68cm

图片

泰山斗然一峰136x68cm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又见东湖时 240x200cm

图片

雨过山色青100x200cm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印象贺兰山  240x20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