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简版
2021-10-14 | 阅:  转:  |  分享 
  
10/01/2001杭州北航培训专用10/01/2001闫志涛质量体系演示文稿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
增长经济效益——杭州北航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前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何提升其管理水平是不少企业家面临的
重要任务。从标准化入手,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流行一句名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
业卖标准”。标准化是企业六项基础工作的基础,标准化工作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于计划申报省、市级和国家
名牌的企业来说说,建立标准化体系,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评定更是势在必行!前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很多企业为了满足顾客要求,产品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向发展,产品更新速度加快。而加快产品开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产品标准化,利用
分解、组合、简化、系列化、统一化、通用化等手段,从而加速新产品开发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显而易见,在产品开发、生产、经
营的每一方面都离不开标准化。标准化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功能适度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手段。因此,企业还必须加强标准化
体系的建设,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把整个企业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实现事事按规定程序进行,人人按统一规范行事,就能从根
本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办事无序、工作不协调、管理成效差的被动局面,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全面提升企业文化等方面都
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1、什么是“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
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GB/T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2、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
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
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GB/T2000.1—2002IdtISO/IEC
第2号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3.标准化的形式(标准化内容存在方式)3.1简化在一定范围内缩
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简化一般是在事物多样化已达到一定
规模以后才对事物的类型数目加以缩减。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3.2统一化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
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应注意:适时、适度、等效、先进性等原则。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
3.3通用化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
式。通用化以互换性为前提。互换性是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
能任意替换使用的性质。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3.4系列化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
化形式。它通过对同一类产品国内外产需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自己的生产技术条件,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将产
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功能、基本结构等作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即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系统的结构优化,功能最佳的
标准化形式。工业产品系列化一般可分为制定产品基本参数系列标准,编制系列型谱和开展系列设计三个方面。第一
部分:标准和标准化3.5组合化按照统一化、系列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
而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标准化形式。3.6模块化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解
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变的一种标准化形式,通常包括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和模块化装配。第一部分:标准和标准化4、
标准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a、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b、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c、标准化有利于先进的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d、开展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
种。e、标准化是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增长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标准
体系1、标准体系定义: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GB/T13016
—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2、标准体系表的定义:是指“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
式排列起来的图表”。(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第二部分:标准体系3、标
准体系表的作用:a)展现组织的全貌(应有的标准均在体系表中体现)。b)展示组织发展的蓝图(不仅是现有,而
且包括将来组织发展后所需的标准也包含在内)。c)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依据。d)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工
作打好基础。第二部分:标准体系4、标准体系表的组成:a)体系表结构图(层次结构或序列结构);b)明细表;
c)统计表(或称汇总表);d)编制说明。第三部分:如何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要点及难点)1、选拔人员,组成编写小组
2、清理企业现有标准3、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个部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列出各自需要列入的子体
系。第三部分:如何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要点及难点)4、分各子体系收集各有关标准的信息5、拟制并确定标准体系结构图;编
制标准体系明细表;在此基础上编制统计表(汇总表)和编写“编制说明”。第三部分:如何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
要点及难点)6、召开审查会,汇总各方意见,编制“意见汇总处理表”并相应修改体系表各组成部分。7、由企
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并组织实施。标准体系表示例示例一:标准体系结构图示例二:标准体系明细表示例三:标准体系
统计表(汇总表)示例四: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大纲)示例五:意见汇总处理表示例一:标准体系结构图示例二:标准体系明细表
示例三:标准体系统计表(汇总表)示例四: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大纲)一般情况下,编制说明可包括的内容有:1、标准体系表及其
作用a、可以展现一个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现状b、可以展望企业今后生产技术管理的发展前景c、为企业标
准制修订工作提供依据d、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2、标准体系表的组成示例四: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大纲)3、企业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a、全面成套b、层次恰当c、划分明确d、结合企业实际情况4、
行业标准体系的分析5、体系结构图结构形式的确定6、采用国际标准信息示例四: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大纲)7、工作过程
a、广泛收集资料,调查研究b、制定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c、初步确定体系表结构形式d、按结构图确
定的子体系及各门类逐项展开,起草标准明细表e、结构图及明细表定稿f、编制汇总表及编制说明
g、征求意见h、批准发布,正式实施示例四: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大纲)8、体系表的后续管理9、标准体系与其他体系
的关系10、结束语示例五:意见汇总处理表示例五:意见汇总处理表第四部分:标准的制定(以技术标准为例)1、技术标准制定
对象(1)工业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安全、卫生要求;(2)工业产品设计、生产、试验、
检验、包装、贮存、运输、使用方法等;(3)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4)建设工
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标准的制定(以技术标准为例)(5)有关工业生产、工程
建设和环保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互换性要求;(6)农(林、牧、渔)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
、等级、检验、包装、贮存、运输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要求;(7)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标准的制
定(以技术标准为例)2、技术标准制定的目的2.1保证适用性;2.2促进相互了解;2.3
保证健康、安全、保护环境或合理利用资源;2.4保证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2
.5实现品种控制。标准的制定(以技术标准为例)3、技术标准制定原则3.1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3.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3.4充分考虑使用要求;3.5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3.6有关技术标准协调配套;3.7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3.8适时制定,
适时复审(正常结果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标准的制定(以技术标准为例)4、技术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4.1目的性(对相关技术事项作出明确无误的规定);4.2统一性(在单项或系列技术标准内,结构、文体和术
语应保持一致);4.3协调性(标准内及标准间相互协调);4.4等效性(各种语种版本应一致,等同采用国际
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标准,其结构应与被采用的标准文本一致);4.5适用性(以客观实
际出发,使标准切实可行,又先进适用)。标准的制定(以技术标准为例)5、技术标准的结构、要素和编排(GB
/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第五部分:标准的实施1、标准实施的意义1.1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实现
制定标准的目的;1.2只有通过实施,才能检验标准的适用性;1.3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促进标准的发展。第
五部分:标准的实施2、标准的实施2.1标准的宣贯2.2标准的执行a、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得
擅自更改或降低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各项内容;b、推荐性标准:有关各方自愿采用,但若被法律法规引用,
被合同、协议引用,或使用者声明其产品符合某项推荐性标准时,必须严格执行。第五部分:标准的实施3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a、企业内部的标准化审查;b、国家、行业、地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c、实施
产品认证制度,并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和企业实施法定监督检验。第六部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管理机构为行使其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标
准。它是关于某项管理工作的业务内容、职责范围、程序和方法的统一规定。第六部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工作标准
为实现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制定的标准叫工作标准。工
作标准一般分为管理工作标准(针对管理岗位)和作业标准(针对操作岗位)。附件: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根据
《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行)》的评分结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可分为A级、AA级、AAA级、AAAA级。为了满
足评定的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步骤及主要工作内容有: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一、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需要:1、制定方针、目标1)在企业原有的质量方针、目标的基础上,补充标
准化工作的方针、目标;2)部门目标3)发布令2、建立标准化机构
1)要求由企业主要领导任机构负责人2)应有具体专(兼)职标准化人员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
3、标准化人员培训1)标准化工作基础知识培训2)制、修订标准有关知识的培训
3)全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4、完善机构职责在原有各部门、人员职责基础上,补充、完善标准化工作的职责。
5、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1)长远发展规划2)年度计划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二、企业
标准体系1、标准体系结构图2、标准体系明细表3、统计表(包括覆盖率、采标率)
4、编制说明书5、意见处理汇总表6、批准发布,组织实施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三、企
业产品标准制订及备案1、了解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的现状;2、按GB/T1.1及GB/T1.2的要求草拟
产品的标准及编制说明;3、会审并修改补充;4、联系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四、标准实施及监督1、组织各主管部门宣讲分管的标准2、制定实施程序及要求
3、组织各分管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4、各部门自我评价5、作好奖惩工作企业建立标
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五、企业标准化信息工作1、了解企业现有标准文本收集情况;2、根据标准体系明细表的要求
逐渐补齐未收集的标准文本;3、根据标准制、修订信息及时更新;4、了解与企业产品
对口的行业标准化情报机构/网,争取及时取得有关标准信息;5、订阅对口的标准化杂志。企业建立标
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六、补充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子体系中缺订标准七、制定严于国家、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八、参与上级标准的制、
修订工作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九、确认评分自查1、成立自查机构,明确人员;2、按“标准化良好行为
确认评分表(试行)”要求,组织各部门交叉验收评分;3、各部门针对评分结果与应达到要求找出差距,提
出改进意见并汇总报企业标准化机构;4、经企业标准化机构审查同意后,组织实施改进;5
、复查自评,达到要求后,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确认评分申请。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工作十、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确认评分1、成立接待组2、资料准备3、现场检查,确认评分4、组织整改
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实体。今天的企业为了生存,不仅要熟悉、
掌握国家、行业标准,更重要的是要系统研究相关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时掌握国际标准化的动向。不同的用户
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用户,应用价值工程(VE)原则,减少、降低用户无要求的多余指标、高指标,增加用户有
要求的高指标、新指标,从而实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1985-10-1标
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GB/T3533.2-198441983-10-1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T3
533.1-19833GB/T1.3-1997GB/T1.7-19982003-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2-20022GB/T1.1-1993GB/T1.2-1996
2001-6-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1程度标准号备注被代
替标准号实施日期采标信息标准名称标准代号和编号序号共xx页标准化工作导则分类名称第xx页xx公司标准体系明细表
G02-1分类编号企业标准暂缺11项强制性标准20项43870111257合计77工作标准子体系Z00
企业标准暂缺9项120511653管理标准子体系G00-G13企业标准暂缺2项强制性标准20项3111295
204技术标准子体系J00-J08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备注小计(项)数量(项)名称编号共1页第1页
编制:校对:批准: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未采纳。公司领导已定安全阀为今后主要生产产品。3.编制说明中的“安全阀
”是否改为“止回阀”。采纳。取消前一名称。2.G09《群众性QC活动管理标准》与《改善小组活动标准》为同一标准。采纳。在产品标准中列入相关国标、行标,没有的列入企标,注明“暂缺”。1.应增加今后覆盖的产品标准。企管部采纳。将原J01-1中序号26,J07-2中序号23、26三项标准删除旋塞阀、蝶阀等在产品标准中不体现,因此相关标准应删除。品管部采纳。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应增加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管代意见处理评审意见评审部门部分采纳。实际上本公司体系表是介于层次结构与序列结构之间的一种结构,在编制说明中将做适当修改。5.目前体系表的结构是层次结构而不是序列结构。未采纳。直接采用标准号便于管理,且能做到内外统一。4.建议标准项用代号。采纳。已增加。3.J03-1中应增加GB/T20078-2006《铜和铜合金锻件》标准。采纳。在汇总表中增加此内容。2.汇总表中增加强制性标准数量统计。未采纳。因阀门行业标准体系中对应的也为材料标准,且“采购技术标准”会理解为如何采购的技术,故不予采纳。1.原材料标准改为采购技术标准。技术部意见处理评审意见评审部门
献花(0)
+1
(本文系水71ox9xtc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