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中医验证录

 负鹏载舟 2021-10-14
 


我是学西医检验的,看了罗大中(罗大伦)的《百家讲坛-大国医》不下20次后,莽撞而又兴奋的开始了自学中医之路,没头没脑没学到多少东西,却也获益不小,用中医知识给自己、家人、朋友解决了一些小毛病。稍加记载,仅表示对中医的崇敬之情,所录多是低级入门甚至莽撞错误的,但心情也很激动,希望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那小小的喜悦与激动……如果你也有,请跟帖写出来,为了中医。能对我提出点评点拨一下的更欢迎了!

1.保和丸治腹胀腹痛腹泻
那是夏天黄桃下市的美妙季节,同事家里预定了一箱黄桃,吃到嘴里可以甜到人心理。。。一天晚上饭后,我吃了一整根很长的黄瓜,爽口!再来两个大黄桃,过瘾?不对,吃过头了!!开始感觉胃里发凉,发撑,接下来3天,每到吃饭时候就只能吃一两口就觉得胃里撑的难受,想腹泻,蹲在马桶上却只有一点点稀便,肚子却还是胀痛。心想试试纯中医治疗吧,当时正看过几个中医讲座,于是瞄准了保和丸(好像“健康之路-千古名方”点拨了我),为什么?(保和丸: 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我这过食生冷,导致脾胃受伤(自己分析:“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过食寒凉伤脾阳,致不能腐化水谷),腹胀到痛,胃里发凉又腹泻的症状和病因病机刚好都符合啊!买了成药,第一天中午用药,第二天就好了大半,第三天就痊愈,哇靠,中医有效果啊!这可以算是我第一次***运用中医理论方剂,且一次中的,开心啊,O(∩_∩)O哈哈~,大家别笑我低级啊~~~今天太晚了先写到这,明天继续!

2.梨+甘蔗治风热感冒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要问了,风热感冒很多中成药都可以吃啊,也很容易治好,这个也要拿出来说?但我要说的这个病人很特殊,是个孕妇,而且就是我老婆!怀孕5-6个月的时候去上了个夜班,因为夜里冷所以开了空调,迷迷糊糊睡着了忘记关掉,热风吹了一夜,早起回来就说发烧(后来测腋下38.5度),咽痛。我摸了摸脉,跳得很快(孕妇本身就有点快),问问是不是有黄脓涕,说有,问问头痛吗?说痛,是胀痛吗?是胀痛。口干嘛?口干(看来是热邪伤阴液了)。OK了,风热感冒无疑,可是吃中药吃西药我都担心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虽然很多同行都说没事,可未来的事谁敢打包票啊?!拖了一夜,老婆病情未见好转,思虑再三,我决定试一试中医食疗。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定下了选用甘寒食材的方法。可具体用什么呢?清代王孟英治疗某热症患者曾用甘蔗汁令患者恣意饮用,另外他还把梨称为“天生甘露饮”,这两者,一则清热,一则可补阴液。虽然时处冬季,我还是买回来了这两种寒凉食材,放在老婆大人床边,嘱其恣意食用,注意休息即可。老婆大人也是西医院里工作的,半信半疑,说以前嗓子痛了每次都要挂盐水才能好,这次吃吃水果估计肯定没效。但鉴于怕药物影响宝宝,她也只有勉强一试。于是第一天下午开始食疗,跑了几趟厕所(甘蔗吃多了排尿多排热也就多啦),又睡出了点汗。第二天一早竟然热退,嗓子也不痛了,老婆可开心了,叫我“半仙”。我也很开心,毕竟露了一小手。可事情还没完,老丈人来我家里吃晚饭,看看怀孕的女儿,我老爸烧了羊肉汤招待,席间一定要儿媳妇也尝尝,我说这东西可是热性的啊,老婆也是嘴馋,不顾我劝喝了一碗飘着蒜叶的羊肉汤,第二天天没亮就说嗓子又痛了,我终于真切体会到“吃药不忌嘴,跑断郎中腿”的感觉了,又继续坚持食疗,并严格控制她的饮食,一天后病痛全消。
王孟英,清代名医,著作很多,其中有一部比较有名的食疗书籍——《随息居饮食谱》,保妻儿,我用了,你呢?

3.栀子金花丸治盗汗
那次是我们科的工人师傅得病,因为师傅平时做事很给力,所以他在我们这人缘不错。有天看他没精神,问怎么回事,说几个晚上都没睡好,半夜总是出汗,已经到睡一觉要湿透三套内衣的地步了,湿了换,换了湿,一夜没好觉睡。我一听,主动要求带他去看看。第一天先去急诊内科,医生说怀疑结核,于是带他拍片,结果正常,血常规也正常。第二天带他去普内,医生给他开了点消炎药,吃了两次出现过敏症状,原有症状却没有丝毫好转。于是我让他断药。第三天带他去呼吸科,一个副主任医师说看不出什么毛病,并说消炎药不要吃了,不会有效果的。这么一来变成了个没具体诊断的病。我看着吧也挺着急,老这么下去师傅身体受不了,科里的工作也早晚要耽误。我想到中医不就是善于治些西医治不好的吗?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来!让半仙给你看看!”师傅只有答应的份了。恩,脉相快而有力,舌红苔黄,似是有胃热之象。还有哪里不舒服?头痛。具体哪个部位?眼角上方(眉棱骨上!),跳着痛。牙龈痛吗?痛。刚巧那段时间在看毛以林的《步入中医之门2——被遗忘的经络辩证》,发觉这两痛处貌似都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再结合舌脉,我初步认为是胃经有实热,加之半夜正是一天中阴衰阳生之时,热邪逢阳气生则更盛,迫津外泄,故而出汗?!第二天我拿来了家里以前剩的四、五袋中成药——栀子金花丸——专治肺胃实热(虽然说明书上没有写可治盗汗头痛牙痛)。因为我吃过觉得很凉,所以特意让他先吃半包试试胃怕冷不。第二天他说吃了我给的药一包,胃里很舒服,后来就没听他说盗汗的事,大概第三天问他时,他说已经好了,不再淌汗了。。。。。。
中医真的很神奇,经络辩证真的很重要!!!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是很肯定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但疗效却是实实在在的,师傅从那以后对我很好,我从那以后对中医很迷。。。。。。)

4.一味甘草治咽痛
夏秋之交,老婆大人说咽痛,自己吃了消炎西药,无效,又改用“蒲地蓝消炎片”(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仍然无效。我依稀记得翻医书时看到过甘草治咽痛的记载,便用家里有的生甘草片,让她自己泡水喝,当晚喝了第一杯,早起就说好了一大半了,喝了两三天,病愈。。。。。。
后来我翻看《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将原文摘录如下:
------------------------------------------------------------------------------------------------------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这一条论述少阴虚火上扰所致咽痛的治法。
什么叫阴火?阴火就是相火。王冰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治疗不能用寒凉药来伏它,而是要用滋阴、补水、增液来治疗阴中之火。
如果少阴有热,就容易反应到嗓子去。不是胃火和肺火,而是属于少阴之火而发生咽痛的。没有恶寒、发烧、大便秘结、咳嗽等症状,只是嗓子疼痛。对于这种阴火上熏发生的咽痛,不要用苦寒之药,要用甘寒之药。甘寒之药用什么?用甘草汤,《伤寒论》的其他地方用甘草都是用炙甘草,只有甘草汤中的甘草用生甘草。生甘草甘寒而平,能清虚热,治少阴阴中之伏火。后世医家用生甘草熬膏,叫国老膏。甘草还有止疼、缓急、解毒作用。
有一种外科病“海底发”就是人的会**长了一个肿物,疼得厉害,大便的时候疼,小便的时候也疼。会阴在阴经,热毒在阴分,用什么药治啊?只用一味生甘草浓煎,起码是二两,就是60g,吃了就有效的,为什么?生甘草能够解少阴的毒热,所以在底下治“海底发”,在上边治少阴的咽痛。
“若不差者”,倘若吃了一味生甘草汤还不好,就是药力轻,热毒甚,要加上桔梗。桔梗稍微带点儿苦味,有开喉痹、解毒的作用。甘草和桔梗这两味药合在一起,能开喉痹,解毒,消肿。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少阴阴火的嗓子疼,疼得挺重的,但是和一般的阳热性的嗓子疼不一样,咽喉充血比较轻,多见细数之脉,舌红少苔,小便不利,而且有点儿发黄。用甘草汤也好,桔梗汤也好,都带有解毒的意思。


-------------------------------------------------------------------------------------------------------
在这次,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教训是很深刻的:我没有辩证,因为还没有好好看过伤寒论,用药也没有搞清楚是生甘草还是炙甘草,幸好家里有的就是生甘草。我得到的教训是,务必多学多问,不可不深究入里,切忌肆意妄为,否则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中了张仲景一千八百年前为伤寒论写序时的一段话:“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读及此处,念及前贤,思我所为,汗颜无地。。。。。。

5.针对肝肾亏虚治眩晕
想起我研习中医的初衷,还是为了父亲——

       父亲退休前两年,因为遇人不淑,亲信他人,导致工作上出现纰漏,差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官司打了一年半,虽然胜诉,但这段时间带给他的打击和恐吓十分明显,妈妈说那时候他想起官司来就全身发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每天唉声叹气。。。之后便有了眩晕的毛病,具体症状是不定时地发生眩晕(感觉天旋地转。去上海以颈椎病治疗,效果不显著),有时是在夜里,睡在床上或起床时;有时是做事情时,尤其是抬头拿东西时;甚至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不经意的向后靠,头一抬就晕了,弄得他连头都不敢抬高了。虽然都只是晕几十秒时间,但很苦恼。另外我又问了问其他情况,发现手指麻的症状父亲经常提及,还有腹泻(一天四五次溏便),观其舌象,似有舌偏一侧之象(血瘀?),之前几个月还有过一次突发性耳聋(肾亏?后上海高压氧治愈)。后来一次我查询相关论文时看到了下面的内容:

   朱丹溪:“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罗天益:“凡大指、 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证治汇补 预防中风》:“平人手指麻木,不寸眩晕,乃中风先兆”...

       看到上面内容,我不禁心中一惊,我的外婆就是我毕业前半年因为中风偏瘫,挣扎治疗了一个半月后在我家中去世的,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刚刚退休的爸爸身上。。。后果我不敢去想,也没时间去想,我能做的就是尽全力阻止中风的发生,于是我一边催促他再去上海求医,一边在家里查阅相关知识。虽然导致眩晕的中医病因很多,但我针对爸爸的前期遭遇,基本可以确定,他是因为长期的忧虑恐惧,导致肝肾亏虚,肝气郁结所致眩晕;气滞又致血瘀(血瘀致手指麻木?);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乘脾,脾失健运,乃生泄泻。于是我定下了补肝肾,散肝郁,化血瘀,调脾胃的治疗法则。具体药物如天麻杜仲胶囊,以及自己DIY的一些代茶饮的汤药(枸杞,丹参,山楂,黄芪,玫瑰,茯苓,菊花)。同时父亲还不间断锻炼身体,经过大半年的调治,眩晕从几天一发,到现在的几个月半年一发,甚或偶尔提及,头也敢抬高了,手指麻木明显缩小减轻,可谓效果显著。我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虽然可以松一口气,但手指尖麻木的问题还偶有发生,哪位高手可以指点一二,不甚感激!(我曾想仿效叶天士用鹿角胶龟板胶等补督脉之法治疗眩晕,后未实施,如有经验者盼请告知诊疗要点及疗效,先行谢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