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泡肉桂、水仙、大红袍时,为了避免喝到碎茶,该不该使用茶滤?

 小陈茶事 2021-10-1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近期遇到两个和茶滤相关的提问。

第一个是头条的茶友留言。

“你们平时泡茶怎么都不用茶漏啊,不怕喝到碎茶吗?”

第二个是一位律师茶友的私信提问。

“请教个问题,茶滤会不会削弱汤感?刚才喝一泡水仙,第一泡没用茶滤,茶汤顺滑,但有点碎茶。”

“第二泡用茶滤过滤,茶汤味道变化不大,可是有一点点涩,而且汤感明显没有第一泡有料”

“第三泡不用茶滤,感觉茶汤又比第二泡顺滑一些,这是为什么?”

单刀直入,进入正题。

今天的主题,就是闲聊茶滤与岩茶之间的爱恨纠葛。

《2》

先来纠正前一个问题里的小错漏。

茶叶周边零零散散的小工具里,茶漏不等于茶滤。

茶漏的造型,比较偏向漏斗。

它的用途也并非过滤碎茶,而是在用投茶时,防止干茶洒出。

用窄口茶壶泡茶时,投茶前往壶口架上茶漏,可免去茶叶洒得满桌子都是的尴尬。

而茶滤的造型,千奇百态。

到某宝上一搜,各种材质,各种造型,各种尺寸,应有尽有。

但万变不离其宗,自带一层滤网,能过滤碎茶,是茶滤本色。

不过,大家从平时的配图/视频/直播里,想必也直观看到了,我们平时在泡茶时,茶滤的出镜率不高。

可以说是基本不用。

以至于,在排版配图时,在后台翻了很久,也没找到茶滤的图片。

个别茶友看到这一幕,估计很纳闷。

why?为什么不用?碰到碎茶时该怎么办?

额,正常来说,干茶易碎,一泡茶叶里或多或少都有碎叶出现。

但大部分情况下,个别碎叶的出现,完全可以让公道杯来兜底。

从盖碗内倾倒出茶汤后,茶汤落入公道杯内,碎茶便会自动沉底。

分茶时不易顺着水流流出,完全不用发愁碎茶的问题。

可以说,在有了公道杯之后,茶滤的过滤功能便显得尤为鸡肋。

再加上,我们在布置泡茶台时,又以轻装上阵的干泡台为主。

铺上茶席布,往上摆上茶具,便可泡茶。

没有安装连着管道的老式湿泡台,可以直接往茶盘上冲水倒水的那种。

干泡台,顾名思义,席面要保持干燥整洁。

平时麻花坐在主位上泡茶时,稍微动作幅度大一些,甩下几滴茶水到台面。

小陈陈因为心疼她的茶席布,每次都得好一阵吐槽。

更别提,用茶滤过滤汤水后,整只湿漉漉的茶滤往台面一放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就像画水彩、练毛笔字要用笔架搁笔那样。

使用完毕后的茶滤,还得配上茶滤架。

不然,滤网面直接放在台面上,太不卫生。

然而,麻花又是个懒人。

平常试茶时,单是轮流洗盖碗、公道杯、茶杯,已然是一项大工程,很累人。

再加上洗网眼细密的茶滤,更是头大。

一来二去,还不如让茶桌上走极简风。

那些闲置率高,可用可不用的泡茶工具,能免则免。

这样的布置,看起来更清爽,收拾卫生时也更轻松。

《3》

泡岩茶时,用茶滤会不会削弱汤感?

开头那位律师茶友提出的情况,说实话,麻花也没有遇到过。

结合他的描述内容看。

第一冲没用茶滤,茶汤顺滑。

第二冲用了茶滤,那泡水仙的茶味反而有点涩。

其中,“有点涩”这仨字。

凭直觉经验看,不由得让人初步怀疑,问题出在出汤速度慢。

这不难理解。

加了一层茶滤过滤后,茶和水的接触时间会迟那么几秒。

尤其是球形滤网,更是如此,会导致出汤不够利落、迅速、快速。

自然而然,茶味浸出多了,茶味物质浓度高,喝起来微微带涩。

另外,多了一层茶滤阻隔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出汤的流畅性。

早三年前,有茶友寄来几泡2009年的老白茶,求鉴定。

等实物拿到手,才发现那款茶的干茶稀碎,没有完整叶片。商家在包装时,采用的是三角茶包。

拎起茶包,投入盖碗,大胆试茶。

奇怪的是,那泡老白茶的茶味在冲泡时,越喝越涩。

等到后来,掂起盖碗内的茶包,才发现那个茶包滤网的吸水/锁水功能强大。

导致每次出汤时,总会留下不少茶水,怎么倒也倒不尽。一来二去,茶味自然就被泡涩。

可见,要想干净利落泡出一冲茶,带有滤网的三角茶包、以及花式茶滤,或多或少都会起到阻拦影响。

导致出汤变慢,茶味发涩。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茶滤没有洗干净。

茶滤这类物件,清洗难度很大。

再加上网眼密,极易留下茶垢。

基本上,每次用完,都需要及时冲洗、擦干。

平时将茶滤放在茶桌一隅时,还得注意防尘。

要不然,当你在冲泡一款有点碎的茶叶时,翻出闲置已久的茶滤。

而在这个茶滤之上,恰巧附着经年累月积下来的茶垢污渍,以及肉眼难以观察的粉尘碎屑。

在泡茶过滤时,顺着水流,这些粉尘污渍进入茶汤后。

势必会影响汤感的顺滑程度。

导致茶味生涩,滋味怪异,变得没那么清爽。

《4》

一众茶具里,茶滤的清洗难度堪称五颗星。

这点麻花是深有体会的。

之前,身边有朋友过来“献宝”。

说是他发现了一招绝技,哪怕不会用盖碗,做不到快出水泡茶的人,也不用担心将茶汤泡浓泡苦泡涩。

哦,还有这事?速速说来。

接着,那位活宝朋友就现场演示起来。

弃盖碗不用,抓了一把岩茶碎末,放进茶滤上。

接着,将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直接冲入沸水。

不一会儿,就是满满一大公道杯的茶汤。

但一喝才后知后觉,茶汤里有股怪味。

“你这包碎茶放了多久了,是不是返青了?”

朋友也很纳闷,找出干茶对证。

左看右看,发觉干茶上除了香气寡淡,有几分跑气外,其他方面倒是没有异样。

随后无意间一撇,麻花顿时心下大骇。

“你这茶滤用了多久啊,都快养出包浆了!”

从朋友那得知,他桌上的茶滤买了好几年,平时没有专门用清水洗过,但每次泡茶前都会用沸水烫一遍消毒。

得知这个情况后,麻花默默将前面的茶杯,稍稍移开。

说真的,这样的茶,真心不敢再喝。

因为从卫生角度看,太没保障了!

《5》

在麻花看来,茶滤不是泡茶的必需品。

可用,也可不用。

不过,茶滤这类物件,每次用完就得及时洗。

要不然,茶垢附在上面,藏污纳垢,尾大不掉。

如果草草走过场,烫一遍茶滤就了事。

接着,就闲置一旁落灰,后续用起来根本不卫生。

假如说,直接用一个快养出包浆的“茶滤”泡茶。

眼不见,倒还好。

眼看了,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前面提到的,“茶滤直泡法”,在泡茶这块不适用。

泡岩茶,还是离不开盖碗的。

至少有了盖碗的存在,还可以通过烫壶温杯后,摇干茶闻香。

倒出茶汤后,趁热揭盖闻香。

及早发现一款茶的异样,才能避免不明就里,贸然将变味茶喝下肚!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