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玉米玉米,直溜溜的直

 小龙pph46btb60 2021-10-14

耕种最好的犒赏

都是对

所有丰收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又到一年秋收季。成熟的玉米色泽金黄、籽粒饱满。

在乌拉特前旗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器隆隆作响,在金黄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满仓”。

“丰收”的喜悦

“这一块基地是2600亩,和青松草业共同种植的,采用北斗导航种植技术,玉米排列整齐、通风效果好,保苗密度高。后期和华南农业大学湘西公司合作运用水肥一体化,这样的话实现了精准,现在收割全程籽粒直收机,亩产比传统的种植模式每亩地增收200斤左右。明年我们几个公司联合起来,准备把种植面积扩到四万亩以上。”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恩泽介绍。

去年以来,乌拉特前旗进一步加强农企合作,借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依托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新疆引进了智能定位导航系统和大型农机具,对2600亩玉米示范田进行智能升级服务与管理。

多种技术、现代机械的融合服务应用,整合项目实施,结合土地托管,联合新型主体,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智能、高效种植以及托管服务,全面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了智能机械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为全旗、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启动新的引擎、注入新的活力。

“试验田我们引进了脱水快、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有粮草兼用型品种,还有适合本地高产的品种。

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达到约40%,节肥能达到10%,还可以节药,全程机械化,运用北斗导航系统,不仅种的直,除草时候,机械可以匀速前进,防止损坏作物。采收时候,不会把玉米碾倒,提高了这个采收率。”

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业师杨永胜表示,下一步将在全旗推广这一技术,助力农牧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