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电子烟围猎的青少年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10-14

  最可怕的是,即便某些青少年知道了电子烟的危害,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成了烟民的一分子

  “我需要尼古丁,高三压力太大了。”很难想象,这句话竟出自一个未成年人。许彬是个有着3年烟龄的高中生,虽然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抽卷烟是什么时候了,但对卷烟带来的愉悦感他是很熟悉的。因为学校禁烟,他一般只能放学后在校外抽,过过烟瘾。可自从上了高三后,学业的压力让他倍感烦躁,经常会陷入低迷的状态,提不起精神,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忍不住想多抽几口。

  “你可以吸电子烟呀,电子烟对身体来说是安全的。”听到朋友的建议,许彬接过对方手中的电子烟,尝试之后发现真有“奇效”,不仅能缓解压力,提神醒脑,而且抽完之后,嘴巴和身体都没有异味,省去了抽卷烟被老师和家长发现的烦恼。

  迷恋上电子烟的好处之后,许彬开始对电子烟越发感兴趣,吸起电子烟来也毫无顾忌。后来他才知道,电子烟其实和传统香烟一样含有尼古丁,甚至有些品牌中烟油的尼古丁含量要远高于传统香烟。可当他得知这些危害时,为时已晚,现在他已经离不开这支“魔法棒”了。

  玩电子烟的少年

  对于高校女厕所飘出的“缕缕青烟”,小雪已经见怪不怪了。不仅是在洗手间,宿舍、操场,还有教学楼里,但凡是监控的死角,只要循着一缕香气溯源,不难看见三四个人拿着“发光笔”吞云吐雾。只要有人经过,他们就能迅速收起手中的“发光笔”,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

  有时候一些烟友同学还会对小雪发问:“来一口不?我这有新的。”小雪果断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一点也不酷。”

  方洋则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是名学生,也是Vaper(电子烟爱好者),喜欢追求“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方洋认为电子烟自带“蒸汽朋克”的属性,是新时代的街头文化,许多年轻人都在玩。

  四年前,方洋在音乐节上第一次接触到电子烟。他回忆道,电子烟的展位就在主舞台的侧边,虽然只有40平方米左右,但处处充满街头元素:铁丝网作的墙面、挂满个性标语的霓虹灯招牌、小型DJ台。穿着宽松衣服的“大花臂”店员配合着打节奏,一只手拿着电子烟,介绍之余还不忘抽食几口。

  后来,方洋在电子烟的售卖店里又看了一些Vaper大神炫技的视频,他们吞吐的烟圈有水母、三角形、螺旋状,还有最经典的烟雾圈环环相套等,方洋有些蠢蠢欲动。店员告诉他,当天只需扫码关注品牌公众号,就能免费领取一支一次性电子烟。方洋没想太多,抱着“猎奇”心理立马入手了一支,从此入了坑。他也曾试过传统卷烟,但因为忍受不了刺鼻的焦油味,便放弃了。

  电子烟的口感更柔和,吐出来的烟雾也没有一丝异味。而且相比那天免费到手的烟弹电子烟,方洋更喜欢烟雾量大、可循环使用的注油电子烟。他开始去一些线下店体验不同造型的烟具和不同味道的烟油,也会去Vaper论坛向大神学习各种新奇的玩法和DIY调制烟油的教程。除此之外,他还会在网上和同龄的电子烟友互相交流,甚至约见一起练习。光是为了学习最基本的吐、推烟圈,方洋就练了好几个月。相比之下,他只是一个青铜玩家,成长得不算快。

  有毒害的“潮流”

  在电子烟的圈子里,电子烟被视为一种潮流,代表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招一式背后都是Vaper们不断研究和反复练习的成果。

  萌萌虽然不是Vaper玩家,但她和方洋一样,都认可这是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萌萌第一次见到电子烟是在社交媒体上,不同颜色的烟杆和烟弹的搭配像是一只只口红,底部的灯还会在吸食的时候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这支被称为火爆全网的“仙女棒”,因高颜值击中了萌萌的心。后来,她注意到不管是在商场还是在街边,都有不少年轻人胸前挂着“仙女棒”,从远处看,宛如一个时尚单品。

  “我真正接触电子烟,是在步行街的电子烟门店里。”萌萌说道。店内装潢简洁,却十分具有科技感,一排排透亮的玻璃展示柜放置着不同样式的烟杆。虽然收银台上贴着“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未成年人严禁使用”的标识,但抱着侥幸心理,她还是进店了。进门之后,店员主动迎上来,十分热情地给她试吸,并做详细介绍。

  起初萌萌还是不敢贸然尝试,嘬了一小口,结果发现并不呛喉,反而有一丝冰凉清爽的感觉,吐出来的烟雾也是带点水果味道的。店员告诉她,不用担心尼古丁的问题,他们家有推出零尼古丁含量的烟弹,针对不抽烟的人特别友好,健康又时尚。并且她有很多种口味可以选择,以后可以线上下单,快递包邮,十分方便。在店员的极力推销下,萌萌入手了少女感满满的粉色款,她顿时觉得自己格调满满。

  “这个东西会上瘾,倒不是烟瘾,而是每种口味都想尝试,各种颜色和款式的烟杆也想买。现在好多品牌会跟一些热门IP联名,比如海贼王、哈利波特和钢铁侠,我都不喜欢。但如果出了泡泡玛特Molly联名款的话,我应该会第一时间下单。在众多口味中,我最喜欢的是柠檬红茶味,有一股淡淡的红茶香味和柠檬清新的味道,真的像在喝柠檬茶。”

  酷炫的包装、新颖的口味、“低害化”宣传和联名等营销手段,使得青少年对电子烟危害程度的认知被大大降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对于没有抽过烟的青少年,让他吸食尼古丁,就是想让他们对尼古丁产生依赖,今后成为卷烟消费者”。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医生也表示,不吸烟的青少年如果开始使用电子烟,日后开始吸烟的可能性是没有接触电子烟(也不吸烟)的年轻人的两倍,电子烟让青少年转成吸烟者的概率翻了整整一倍。

  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是不是就真的完全无害了呢? 其实不然。多名专家指出,电子烟中除了含有尼古丁,添加的化学添加剂通过加热传送系统释放的气溶胶含有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呼吸系统等各个器官的正常发育。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还提到了各种口味、品牌电子烟,均具有细胞毒性的结论。

  “香烟社交”

  然而最可怕的是,即便某些青少年知道了电子烟的危害,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成了烟民的一分子。

  大一学生小颖是个拥有6年烟龄的“老烟民”,但她表示只是抽着好玩:“接触电子烟是在初一午休的时候,班里同学从包里掏出了一支'黑色水性笔’,故作神秘地让我们猜猜是什么?起初我们都以为是一支激光笔,后来她告诉我们那是电子烟,就在校门口小卖部买的,让我们都试一下。出于好奇,我们每个人都尝了一口,觉得挺有意思,慢慢地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香烟社团’,一到课间,我们就组队去洗手间或者学校没人的小角落,吞云吐雾,聊聊八卦。为了显得很酷,我们还在上课的时候趴在桌子底下抽,然后用书把烟扇走。当时就觉得这就是一个玩具,很好玩,没别的。”

  出于猎奇心理,小颖还尝试过CBD电子烟(CBD是一种非致幻性的大麻提取物)。她说:“前几年还没有明令禁止网上售卖电子烟的时候,只要在网上搜关键词,就都能买到。”小颖是知道电子烟对身体有害的,所以只在必要场合跟着朋友一起抽,也只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大品牌。小颖称这样的做法为“香烟社交”,即是为了合群、不被边缘化而做出的行为,也是打入一个新圈子最快的方法。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检察院检察官黄晶看来,青少年对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没有错,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如何正确引导,还是要从源头上,即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她说:“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给予引导,起到表率作用,那么青少年在接触电子烟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觉得好奇,而是保持警惕。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有害身心健康、不能触碰的东西。对于一些家长抽烟的行为,我们没办法强制要求他们戒烟,但会强烈建议他们不要在青少年面前抽烟,避免青少年产生抽烟就跟吃饭一样正常的错误想法。同时,如果发现青少年已经接触了电子烟,不要采取不融洽、粗暴的教育方式,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干预,避免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误入歧途。”

  为青少年“断电”

  据公开报道显示,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已成为电子烟的消费主力,受电子烟影响不容小觑。

  早在2019年6月26日,深圳就已经将电子烟纳入控烟“黑名单”,在原有的控烟令《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上增加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例:规定中小学校、青少年宫出入口路程距离五十米范围内不得销售烟草制品;将“吸烟”概念扩大为“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

  2019年10月3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中已明确指出,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应予以劝阻、制止。根据以上条例,售烟场所必须在明显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并进行身份核验。

  据工信部网站3月22日消息,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据该决定的说明指出,本次《实施条例》的修改,将在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这表明,工信部拟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进行监管。

  电子烟的管控升级加码能否杜绝一些违法售卖行为?未成年人是不是就真的与“电子烟”隔绝了呢?

  萌萌给出了答案:即便把学校附近的零售店进行整治,其实要想买到电子烟也都是有途径的。例如,网上买烟杆配饰和周边的店铺,只要添加他们的客服微信,一般都能买到,并且无须核验身份证信息,但就是容易买到劣质品或者假货,因此有些学生也会托已成年的朋友帮忙去实体店购买。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口碑较好的零售商那里购买。

  大东便是众多电子烟零售商之一。起初他是靠卖3C数码配件起家的,在华强北租有一间4平方米左右的档口。三年前嗅到新商机,便开始做起电子烟的生意,后来发现大部分客户偏好网购,于是关掉档口,专攻线上渠道。如今,他坐拥将近五千的“私域流量”,只要一上新品,订单就会爆满,销量丝毫不受政策的影响。

  对于电子烟生意成功的秘诀,大东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一套戳中“痛点”的推销话术。对于想戒烟的客户,“替烟必备,随时随地来一口”这两点最关键。而对于单纯好奇的新客,“健康方便,人手一支的社交神器”就够了。其次,选品也很重要,“年轻人都是喜欢款式新颖、口味独特的,照这个思路选新品就没错的啦”。

  在大东的客户群体中,未成年人占比不小。一开始他会询问对方的年龄,要求出示身份证,但后来他发现,有些顾客会出示假的身份信息,他就碰到过两个人用同一张身份证的情况,可气又可笑。“这跟网吧查身份证是一个道理。他们真想买的话,你拦不住的。如果我不做这个生意,也会有其他人来做。”大东无奈地笑笑。

  在黄晶看来,电子烟就像是一种新型杀手,围剿毒瘤的战斗并不容易,这不仅是品牌营销的问题,零售商也难辞其咎。她指出,除了让商家意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管控上,电子烟能否参考对管制类物品的相关管理,烟具和配件类的购买可以增加一道审批流程,对买家进行身份核验,并且记录下货源和买家信息。品牌网店还可以设置“未成年人禁止吸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等相关弹窗来进一步提醒。

  黄晶还提到,很多国家为了禁烟,规定在香烟包装盒上印刷表现肺癌的图像和文字,以及提高烟草价格来降低其吸引力。她认为这一点也可以借鉴到对电子烟的管控上,这对营销特别敏感的未成年人来说可能是奏效的。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将电子烟纳入“未成年人禁烟”的相关规定中,这是国家从立法的角度增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黄晶认为,除了对家庭和学校进行普法宣讲,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国家立法的方式正式确立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具体来说,发现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有权向有关主体发出检察建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是最终目标,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司法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文中青少年均为化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