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办出来的社会

 古磨盘州人 2021-10-15

企业办社会,这是以前常听到的一个词,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企业办社会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子弟学校”,这也是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概念。

现在能被称为“子弟学校”的,应该是一些大学的附中或者附小吧,企业下面一般都不再有学校了。

不像几十年前,大型的国有企业都在办社会,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除了国家机关外,社会上有的机构,企业下面都有小社会,有些国家机关会专门在企业里面设点。我当年参加工作的建筑公司,下面就有自己的幼儿园,员工的孩子就在幼儿园上学。

再比如当年我们安庆的大型国企安庆石化,它下属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大学——安庆石化技校,石化技校属于中专,不过这个中专是参加普高录取的。进了安庆石化工作,生活就被石化完全包办了。

石化厂有自己的热电厂,虽然他们的电主要是工业用途,但是,职工家的用电也顺便沾光了,石化厂除了学校,还有后勤服务公司,这个公司负责职工各方面生活物资的供应,公司下有养鸡的,有养鱼的,还有别的。当年石化厂还有一项让人羡慕的福利是,石化厂用自己的工业废水给职工家装了暖气,这是南方家庭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福利,冬天的时候,在家可以单衣薄衫,那是什么样的享受呢,以至于,当时很多城里的女孩都愿意嫁给石化厂的职工。

企业办社会无疑加重了经营的担子,可这也是当年不得已之举。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一个原本在城里的工厂,因为躲避战争的目的,厂子整体地搬到偏僻的山区或者农村地区,假如不办社会,场子里面的人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国家在一个地方进行专项投资,由于当地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必须从全国各地抽调,比如当年建马鞍山钢铁公司的时候,就从鞍山、武汉等大型钢铁公司抽人到马鞍山组建新的钢铁公司。这些外地来的技术人员都是拖家带口过来的,假如不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的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到马鞍山生活。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大型国企的经营利润都是有保障的,或者说,都是有计划进行保障的,在当年这些都不是问题,企业办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比社会上的社会还要好,大企业的附中就比市内的中学教学质量要好,因为大企业福利好,好的老师都愿意去附中教书,学校好了,更优秀的老师也盼着去附中,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企业不能背着一个社会跟行业竞争,于是,企业办的社会逐渐地跟企业脱钩了,是社会的都交给社会,由社会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可能会通过共建的形式,对先前自己的办的社会予以一定的支持,比如石化附中,每年石化厂还会做一些投入,那是因为,石化厂的职工子女就读附中会受到特殊照顾,比如,学校每年会额外给石化厂的家属上学指标,石化厂的职工子女可以优先就读等。

江河滚滚,大浪淘沙。

好的企业,这种共建关系一直维系着,经营不好的企业,慢慢地断了共建关系。小的企业或者新兴组织,根本没有能力跟这些社会机构搞共建,道理很简单,你拿什么跟人共呢?

企业办社会事特殊时期的产物,在特定时期,这是现实的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不再办社会,因为社会不再办企业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这已经是一种常态化或正常化的现象,我之所以回忆企业办社会,其实还是有原因的。

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孩子,因为,当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社会福利,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办的思维,从拎着一只箱子出门,到成家立业、子女成长,一切的一切都是亲力亲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

可那些当年从企业办的社会里走出来的人,他们就苦了,因为一直活在自己的社会里,遇到挫折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组织该有共建措施,可这年头,好的学校、医院都是稀缺资源,你不给人好处,人家凭什么跟你共建呢?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环境下,人要学会责任和担当,社会的归社会,企业归企业,个人的归个人,假如你非要拿着市场的薪酬,又想拿着计划的福利,不是说不可能,这样的单位现在真的是凤毛麟角。

企业办出来的社会已经回归社会了,那就完全按照社会规则去为人处世,这样是公平合理的。就像找工作,贪慕当官,就难以挣大钱;想挣大钱,也许就当不了大官,有所失就有所得,想稳定就会约束发展,想干事业就得吃苦耐劳。这是市场教育我们几十年的成果,每个人都必须与时俱进。

企业不办社会了,我们就好好地融入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