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写意梅花创“草书入画、精神境界”之极

 板桥胡同37号 2021-10-15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图片

图片

—— 艺术道 ——

图片


Flowing Water I


于希宁先生以画梅著称,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以梅花为主要创作题材,多次赴南方梅林探梅、画梅,与梅结下不解之缘,并将人文情愫倾注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精神境地。

图片

他尤擅画整株老梅,干如铁铸,花透冰魂,动人心魄。他创作的梅花,诗、书、画、印相融,是人格与情怀的外化与表露。


图片



于希宁:(1913—2007),山东潍坊人,原名桂义,字希宁,及长以字行。别署平寿外史,鲁根、管龛、梅痴,斋号劲松寒梅之居。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擅国画。原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图片

1913年,出生在民间年画摇篮——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的于希宁,日后就以自己故乡艺术的天然滋养为本,立足于乡国厚土,融会文人画传统的精萃,生发出属于他醇厚、豪爽天性的花卉艺术。


图片


1933年,青年于希宁离开故乡负笈南下求学,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算来至今已经六十多个春秋。从那时起,他始终处在传统中国画接受时代潮流检验的漩涡之中。30年代的上海,连同相毗邻的杭州、南京,乃是承接和发展文人画传统的近现代名家荟萃之地。


图片


于希宁作为艺徒学子,当年有幸直接师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诸闻韵、诸乐三等众多中国画一流名师。他如饥似渴,力求学诸家所长,行一己之道;他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传统合一,诗、书、画、印浑融,全面修养,道明志远,非大无畏者不敢为,非才高学勤者不能为。40年代,国运维艰,于希宁学艺有成。


图片


1947年,画家于希宁在苦苦求索的艺途上,迸发出第一束闪光的火花。是年,84岁高龄的黄宾虹师在青年于希宁所作《白梅手卷》上题句云:“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这是对学生弟子求艺循道的高度评价,也是点拨写意花卉要津,“纯以书法入画”犹嫌不足,必须具备全面修养,“深明篆刻”,方可步入堂奥。


图片


勤学、求教,获恩师黄宾虹先生嘉评——这一束闪光的火花,成为于希宁一生艺术道路上最初的转捩。他在回忆录中说:“40年代,我在青岛教书时,中间有时到北平走走,借机向老一辈专家求教……每次我都要先到石驸马后宅看望黄宾虹老师,有时也带一点作业请教指点。


图片


宾虹老师居室简陋,迎门置以木框大书架,地上铺了一床苇席。他看书往往是从书架上取下,坐在地上阅读,所以,经常是许多书开函乱置,人入室内要慢慢插空落脚。有一次,宾虹师拿着一本书竟斜躺在书函上入睡了,实在惊人……”


图片


黄、齐二师的高德厚艺,严肃治学的精神,给予当时未及35岁的于希宁以深刻启迪和决定性影响。“老老实实做人”——则是齐师当面重嘱,使他作为后辈艺术家铭记难忘,受益终生。


图片


1955年至1965年,是中国画领域新旧交锋、形质转换的十年,也是山水、花鸟画发展与困惑、前进与徘徊交替并存的十年。于希宁以其英年才华,以其学识、修养、功力激流勇进,深入传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坚持创作、探索新路,时有佳作问世、参展和发表,曾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山东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于希宁画集》,但总的说来,却是强弩待发。


图片


70年代末,于希宁在经历了全国性的一场浩劫——“文革”逆境之后,以近古稀之年奋起猛进,二十年来,老画家投入快节奏的艺术变法、创新的里程,迎来他一生求索的写意花卉大突破、大创造的鼎盛期。


图片


“广博而专精”,是于希宁变法成功的第一契机。先生修养博、画路宽,是画家,是诗人,又是书法、金石巨擘。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他渴望创作宏篇伟构提供了最佳条件。他长于画藤萝,也长于画梅花,两者之间,又以梅花为主。


图片


为了专精于梅、突破成规,他一度连年早春到江南作梅花写生,深入把握梅之气质、品格、精神以及矫健如蟠龙的千姿百态。一旦灵感冲动,则诗情、画兴同时迸发,咏梅诗篇,不下百首;写梅佳作,层出不穷。


图片


当然,如果一个人不爱诗、不懂诗,是难以充分享受于希宁梅花作品蕴含着的精神世界之美的;同样,如果一个人不爱书法、不通晓金石篆刻,则对其点、线、面之有组织、有节奏、强力度的笔墨构成,也将难以窥其堂奥。


图片


“画贵能极”、“画贵境界”——于希宁的写意梅花,是创“草书入画”之极、是创“精神境界”之极的巨制珍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END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