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道病变会出现哪些迹象?

 淡定如水心自然 2021-10-15

大家好,我是一名肛肠科医生,其实肠道是一种“语言”很丰富的器官,但是平时我们很多人却将它传递的信息“误解”了,比如把便血只当痔疮,放屁多、腹痛、便秘只当做消化不良然后再自行用药处理,很容易忽视掉它真正想传达的信息,因为林医生在临床中真切的碰到一位将肠癌导致的便血,自行使用了一个多月的痔疮栓,还有一位将肠息肉引起的肛门瘙痒当做皮肤病一直使用“达克宁”。这些例子非常多,因为现在生活方式多变,一些疾病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越不典型,但是患者的健康意识却没有提高,导致很多疾病失治误治,非常可惜。

下面就听林医生就来谈谈肠道病变的种种迹象和它们代表的相关疾病:

1.便血:

便血是肠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它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区别他们主要是看大便的颜色,黑便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因为经过胃肠道的吸收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所以为黑色,我们平时吃猪血汤后大便变黑也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下消化道出血又分为肿瘤出血、痔疮出血还有息肉出血。其中肿瘤出血最难区别,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做直肠镜或者结肠镜才能判断,因为如果肿瘤在乙状结肠或者直肠上端的位置,它出血的症状和痔疮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鲜红色的血液,而且也没有腹疼、肛周不适。所以才出现很多患者自认为是痔疮出血。

普通人怎么简单区别痔疮和肠癌:如果在使用了痔疮栓1周后,便血症状没有改善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这个时候就算检查是“内痔”,也要手术治疗,不然长期的便血造成的慢性失血,慢慢的就会变成贫血。这种情况林医生碰到过几例,最年轻的才32岁,他便血有1年左右,知道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全身乏力时,周围人建议他去医院就医,才来的。当天急查了一个血常规,血红蛋白才55g/L,提示重度贫血,马上联系输血科调血,后来等各项指标正常后才做的痔疮手术,该病人也是太不关心自己了。

2.便秘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

其实腹泻不可怕,临床上便秘是最难治疗的,特别是老年性便秘效果很不理想,因为便秘也很常见,而且相关通便的保健品特别多,但是吃多了那些通便药物容易出现一种癌前疾病:大肠黑变病,肠镜下的肠粘膜和豹纹一样,非常难看,因为这类药都是刺激性通便药,长期使用肯定会损害肠道,而且只要一停药还是会便秘。

而且如果是肠道肿瘤挤压肠道,我们同样也会出现便秘,所以如果是40岁以上,出现长期便秘,一定要警惕肠癌,一定及时就诊完善肠镜检查。

3.腹泻、腹痛

这类症状一般是肠道炎症导致的,特别是急性肠炎,如果是食用生冷刺激食物,或者是海鲜后出现,脐周剧痛,按压痛,腹泻等症状。我们在服用抗生素和益生菌后会有很大改善;但是如果是腹泻、腹痛、同时有伴随粘液血便,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它很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或者肠癌。我们都知道近段时间某岛国首相“安倍”辞职,就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导致,并且怀疑有癌变可能。它的折磨程度不亚于癌症,让很多患者很痛苦。

4.大便变细或者次数增加

如果我们的大便习惯改变,比如出现变细、排便次数增多,我们也要警惕肠癌可能,因为肠道肿瘤不断长大后,占据肠腔,会影响大便排除,而且肿瘤分泌物会刺激肠壁,造成排便的感觉。

5.肛周瘙痒

刚刚林医生也提到了,确实有几个病人来看肛周瘙痒,以为只要开一点止痒药物就可以,但是当林医生做完检查后发现,其中一位患者肛周并没有明显的皮肤红疹等病变,然后做了肛门镜也是正常的,建议他再完善肠镜,后来结果一出来发现是肠息肉,还有一位做完检查发现是“肛窦炎”,你们说怪不怪,肠道就是以各种声音告诉我们它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忽略了,那就太可惜了,“枉费它的一番心意”。

总结:其实不管现在的疾病症状如何变化如何不典型,我们只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及时就医,不要反复私自用药掩盖病情,我们国家的健康意识确实还有待提高,就比如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感冒咳嗽,就一味使用止咳药,如果孩子痰多,痰咳不出来,里面的细菌聚集在下呼吸道、咽喉部,慢慢向下感染,最终导致肺炎,这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关注林医生,每天学习健康小常识,让我成为您的专属小太阳~~

欢迎点个赞再走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