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三惨案,该铭记什么

 新用户99273Fky 2021-10-15

上午十点,警报声响起。不管之前是不是还记得,这一刻都会想起,今天是五月三日,五三惨案纪念日。

关于五三惨案,但凡对中国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不管是中学历史课本上“抵御外侮,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口号的新锐“历史学家”,都对它有过特别的关注。

五三惨案,除了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证据外,留给我们思考的地方或许比惨案本身更多。首先,五三惨案的历史背景,除了一直被传递的北伐时期,日本为保障其在山东的特殊利益借机增兵济南外,还有被刻意忽略的细节。五三惨案发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927年北伐军在攻克南京后,曾攻击过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并杀死一名日本侨民,这件事使得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也直接为后来日军增兵济南留下伏笔。

第二,五三惨案的真相和过程是什么?五三惨案不同于之后的日本全面侵华,至少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同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犯下如此罪行?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史料可以作为参考,因为我并非是要做考证,所以不去列举赘述。我只是想说,五三惨案告诉我们,第一,离开了实力讲正义,是悲剧。第二,不敬畏生命求胜利,是惨剧。不管是日本蓄意侵略,还是另有隐情,结局都是万余济南百姓的枉死。

其实解构历史,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左右。不同的角度、立场甚至利益诉求,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不过,游荡在历史烟云中无辜死难者的亡魂会告诉我们,历史可能会任人涂脂抹粉,但血泪和灾难不会,被摆上祭台的生命不会。可是,我们对生命太潦草,漫不经心的太久了,那些鲜活的性命都可以换化成冰冷的数字,变得麻木起来。在这个国度里,或许是命如蝼蚁的灾难太多,以致于生命在我们的认知里都失去了本质的意义。

铭记历史,铭记的是生者的哀思,逝者的悲痛,生命的敬畏。铭记历史,不是让惨死者的亡灵服务于所谓政治和国家利益;不是一个被娱乐化的空洞仪式;不是传递仇恨;更不是构筑什么心理长城,煽动病态的民族主义。铭记历史,只是为了让每个人反思生命的意义,而这,无关对人还是对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