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节进入了分区售票的魔幻新时代?

 民谣鱼干铺 2021-10-15
changzhou

“ 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l    k       M    u    s    i    c
2021.10.15 天气晴  |  民谣鱼干铺第683

我 以 前 从 未 觉 得 人 间 美 好
直 到 你 来 了
你 来 了 真 好

前几天做了一个话题征集——你对喜欢的人的下头瞬间,收到了不少朋友的留言(点击蓝色字查看↓)

【 下 头 行 为 大 赏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音乐节的下头行为。


“看不起音乐节了!票价涨了几倍,现场体验感也差,简直不如从前。”

每次发关于音乐节的推送的时候,总会有朋友抱怨。其实这也是不少乐迷的真实感受。近年来,各类音乐节遍地开花数不胜数,门票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音乐节票价以前不都是两三百吗?699?988?”

2021年的国庆假期,音乐节又一次迎来了小爆发。短短七天内,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在北京、上海、四川、江苏、山东等省市排了近30场。

以往音乐节单日票价一般在100-300元,如今一线城市举办的大牌音乐节,票价至少在300-700元之间,个别音乐节通票则已突破千元。

以仙人掌音乐节举例。2018年的仙人掌音乐节票价为300元,2020年的最低票价一跃至580元,到了今年国庆,单日普通票已经达988元。不到五年音乐节票价翻了三倍多。

如今观众想看一场大牌音乐节,如果是跨城,加上路费、住宿、现场吃喝,不花上千元很难实现。

除了上涨的票价,还有越来越细致的分区。VIP区和普通区不够,最多的常州太湖湾音乐节设置了ABCDE五个分区




“以前的音乐节是一样的票价,谁去的早谁就能站前排,现在是出的钱多谁站前面。”

有一位合作商朋友是音乐节的制作人,咨询了他关于一场大型音乐节背后需要投入的成本。他说一场音乐节的成本包括:场地费、报批、舞台搭建、舞美制作、差旅酒店、硬体租赁(或购买)艺人演出劳务、宣传营销投入、票务分成、商业保险等等。

成本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艺人或乐队的演出费,只要上了综艺、出了圈,价格就会上涨。人成本的增加,还有一个显著现状就是流行歌手、流量明星的加入。

虽然音乐节只是一场短暂的狂欢,但层层抽丝剥茧下来,每一环都填满了利益纠葛。

如果说受疫情的影响、制作和运成本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导致票价上涨是情有可原的,那么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开始分区售票又是为了什么?

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现场

关于音乐节分区售票的模式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去年11月公布的上海草莓音乐节。主办方表示,为了严格防控疫情,将观演区分为pro区,限流区、开放区共三个区域,其中Pro区以及限流区依照防疫标准限定人数。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仅仅是为了防疫而分区售票,为什么分区方式不是将观演区横向区分等价售票呢?

按照主办方的解释,这仅仅是为了防疫,大家别多想。可为什么花费价格越高的乐迷所在的观演区域人员就越少,位置越靠前,难道有钱的乐迷比贫穷的生命安全更重要一些?

后来的音乐节也开始效仿这个模式——

五月份的上海星巢秘境音乐节

十月份的北京麦田音乐节


当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开始实行分区售票,那是否意味着音乐节即将进入分区售票的魔幻新时代?

我认为好的阵容票价高无可厚非,在今年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面对演出被取消、延期等重重困难涨价也可以理解。

但是以花钱的多少区别对待同一场音乐节的观众,不仅让消费者感到难堪,也违背了音乐节的初衷。 

关于音乐节分区售票,你怎么看?来留言区聊聊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