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吴启桂:走进月山,探幽千年古寨遗风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走进月山,探幽千年古寨遗风


文|吴启桂

三月初,疫情趋势向好,公路交通陆续恢复。我们一行前往皖西南的宿松,去交接一处湖面的转包事宜。


到达地点时,已是傍晚时分,又下起了小雨,对方交接人员在防控卡点执勤,一时难以过来,疫情管控依旧严格,宾馆、饭店仍未准予营业,我们只好在看湖人的工棚里,简单地吃些面条,搭个床铺和衣而卧。


天刚放亮,鹤唳莺鸣之声,把我从疲惫的梦境里拉下了床。


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映红了天、映红了湖面,也映红了房后山上的峭壁、林木。昨日傍晚丝雨霏霏,未及细瞧,原来这里是一处不错的景致所在。


看湖老人用晦涩难懂的赣语方言,连说带比划着半天,我才把这里地理环境弄明白个大致。


我们居住的工棚,是搭建在山脚的一排平房。房后的山,名月山,除了沿山麓南行,远处有一村落,三面皆是一望无垠的湖水,东面圩堤之外,是浩瀚的湿地,以及长江流域著名的湖泊---泊湖。


说是一座山,倒不如说是一处山丘,或是一座半岛更为妥切。


月山,又名月山寨,长里许,宽百余米,高不过50米,座落于千顷碧波与万亩滩涂之间,三面湖水相拥,襟江带湖,湛蓝清澈,东西狭长呈弧形,遥眺山光,恰似一轮弯月落在湖水之中。


月山寨,古代既是水上交通枢纽,也是军防要塞。相传三国时期曾屯兵驻守;元末朱元璋、陈友谅也曾大战于此。有史记载,南宋巨商汪革,麻地坡烧碳炼铁、起兵反叛朝廷时,曾在山上驻扎团勇。真正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解放战争前夕,百万雄师渡江南下,在此操练过水兵。


沿山麓向北,陡崖峭壁,怪石嶙峋。悬崖上杜鹃簇簇、荆棘密布;山脚下灌木丛生、乔木参天,将原本就不高的山丘,遮蔽的严严实实,找不到豋临之路。


一处西式建筑风格的休闲会所,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低调的奢华,显现出深沉的韵味。


行至南麓,山势稍陂,可林木更是葱郁,藤蔓、竹林,茂密的野兔也难以出入。几株梨花落白之处,蜿蜒曲折的小径,似一条丝带向林中飘落,这是上山的唯一通道。


 沿小径走过一片杉木林,绕过几处兀立怪石,漫山薄雾间树影婆娑,山寨西端蓦然呈现一栋徽派建筑,就像几笔淡淡的墨,抹在蔚蓝的天际。


这是一栋极其普通的徽式民居,白墙、黛瓦、马头墙,没有传统的石刻砖雕,也没有深院高墙,不是门额上“观音寺”三个朱红大字,很难把这栋民居与清幽、神圣的寺庙联系在一起。可能是疫情原因,庙门紧锁,空无僧尼香客。透过窗户,殿内供奉观音菩萨等佛像,梵音缭绕,电子灯烛照亮了整个佛堂,墙角悬吊一钟,从尺寸来看应是梵钟,可能是没有钟楼暂放于此,大钟锈迹斑斑,看似有些年头。


这座庙宇,是我拜访过的最小的一座寺庙,可曲径通幽,面湖背山,庙廊花草簇拥、绿树环抱的景致,为山寨增添了一份柔情,在这冷漠的尘世,依然看得见莲花的绽放。


寺前荆棘丛生,树杂多花,林间怪石千姿百态。有如虎藏雪松;有如佛坐莲台;有如风舞鹤园,清雅趣乐;有如翩跹优伶,牵云弄袖......山顶上还有石桌、石凳、石床、石鼓,神工鬼斧、混然天成。


 一群鸥雀,从栖息的丛林中惊飞 ,将身影留在西下夕阳的深处。


驻足远眺湖光,烟波浩渺,鸢飞鱼跃,天上低垂的云幕,与山脚宁静的湖水相连,倒映着苍白的落日。


寺庙山墙上,几行文白相间的简介, 描述了这座庙宇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个历经百年的传闻。

                一弯新月落水中,

                风光四时各不同。

                晨钟暮鼓惊林鸟,

                救苦解难甘露浓。


这是一首流传于泊湖周边的民间小诗,虽有些不合韵律,却道出月山寨的景色秀美,以及寺庙香火的旺盛。


清石渠阁在《重修月山寺序》中记载,“寺权舆宋,重葺于明洪武,鼎建于国朝顺治初。”清《宿松县志》记载,“月山寺在治东四十里,,宋建,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重建,寺旁皆从竹。崇祯末,正殿毁。国朝顺治初,续经叠修”。


从二处记载看出,寺庙始建于宋代,依山而名,号月山寺,明洪武初年重建,崇禎末年正殿遭毁,清顺治初年扩建而达到鼎盛时期。寺院依山面湖,崇阁巍峨,隅楼四起,香火鼎盛,晨钟鸣佛寺,暮鼓敲山林。


清乾隆年间,寺院一僧人下山化缘,来到生机官宦人家肖府,肖家放犬追赶,不仅缘未化成,反而挨打受辱。


这僧人是一个皈依佛門的州官,通晓地理风水,回到寺院,怨气未消,顿生恶念,召集众僧商议膺惩肖家。遂扬言观音娘娘托梦,寺庙定要迁址,否则寺毁人亡,哀鸿遍野。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卸下寺庙一支横梁,架于肖家一处祖坟之上。依风水学说,这座祖坟,葬于一处蟒蛇盘燕窝的活地,庇佑子孙后代。次日放言,寺庙横梁不翼而飞,观音菩萨示下:横梁所落之处,即是寺庙重建之地。


当时,寺庙主持与乡官感情甚笃,乡官遂召集当地绅士名流议约:无论梁落何处,是田毁田,是山荒山,是房拆房,是坟迁坟。寺院一班僧人,假装在山谷、田野四处找寻,几日后,“终于”在肖家一座坟茔之上,找到了“不翼而飞”的寺院横梁。于是,依照约定扒掉肖家祖坟,新建寺庙,始名飞梁寺,后改为月山寺。


此后,肖门在外十三口官印连丢七口,自此一带名门望族家道败落,再无兴族之人。


月山寺的香火,就此在生机山下延续。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捐资筹款,在月山寨山顶兴建一座庙宇,为避免与生机山下的月山寺重名,号观音寺。庙内供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神像,善男信女,求签问卦,焚香祈福,络绎不绝。


现今,月山寨风光旖丽, 春观峭壁杜鹃,映红山野;夏赏万顷莲荷,红翠相扶;秋看梓黄枫红,斑驳绚烂;冬望芦花飞舞,天鹅翩跹。寺院也在陆续建设之中,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一处拜佛祈福、休闲旅游的半岛胜景。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