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钱保刚: 做一名致富路上的能工巧匠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如今的老百姓在通往致富的道路上,则是条条道路能致富。不论走哪一条路、干哪一行当、在何种岗位,只要能够“深入一门,长期熏修”,踏踏实实地学习一项技术、掌握一门技能、涵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我老家的一个邻居曾是一个农民工,早年家贫如洗,随着南下打工潮,他来到了南方某一城市。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两眼漆黑,起初,他找到了一份抛光金属零部件的工作,每天上班12个小时,月薪300余元。上班时匆匆忙忙,担心迟到扣钱,下班时一身灰尘,回到宿舍躺下就不想起来,累得腰酸背痛,天天如是。

大约干了一年左右,这一年里,邻居的视野也拓宽了不少。他经过反复思量后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儿,于是他决定学一项技术。一天,他在一家机械厂门口看到招聘模具学徒的海报,就直接去面试了。由于邻居当年外显英俊、口齿伶俐,纵然只有初中文凭,他也应聘成功了。机械模具制作可是一份精细活儿,开始他只是给师傅打打下手、跑跑腿、拿个工具什么的,后来他白天上班,晚上看专业模具书到深夜。经过日日夜夜勤学苦练,加上人又聪明,五年后,他就能够独立维护维修模具,其后又学会了电脑三维二维制图,可以独立开发模具了。如今的邻居是一位年产值数千万、拥有近百人的模具公司的老板。

早年在温州一民营企业上班,我有一位江西籍的同事,他是做现场管理的,由于公司外单比较多,经常有客商过来“验厂”。开始对“验厂”一窍不通的他,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实践,后来很熟练地掌握了所有“验厂”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与体悟,每次都能顺利通过“验厂”。后来,他自己出来单干,自己找业务,每年也能挣个十几万元。随着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增多,他感到自己精力不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思虑一番后,毅然成立了一家“验厂”公司,租用了写字楼,先后招聘了十几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了数百万元。

因掌握一项技能而脱贫致富的求职者特别是农民工还有许多。他们的身影或忙碌于车间或挥汗于工地或闪身在写字楼或奔波于快递路上,等等。我在想,如果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在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上下定决心、肯下苦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实践并深耕到底,就一定能在该岗位上修成“正果”来。武术大师李小龙有句名言:“我不怕遇到练习过一万种腿法的对手,但害怕遇到只将一种腿法练习一万次的强敌”。只有初中文化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他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三十多年如一日”,通过苦学苦练苦研苦实践,发明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岗位绝技。这也应了《遗教经》中的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在亿万求职大军中,农民工占据大多数。他们当中身怀技能的人不多,掌握岗位“绝活”的人更少。一直以来,各行业对技能岗位的需求都存在着“焦渴”状态。然而,现实中尚有不少人对技能意识还在“沉睡”状态,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往往缺乏长期干下去的耐心,经常换工作,宁愿花大量时间刷微信、玩游戏,成为“低头族”,也不肯去学习钻研一项技术技能。现在,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社会分工都越来越精细,每一个行业都能分成若干领域,每个领域也能分为许多工种和岗位,而每一项工种、每一个岗位都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那些处于“焦渴”需求中的技能岗位俨然已成为招聘市场上的最“稀缺资源”。我苏州的一个做食品包装的朋友,他公司里曾有一小伙,四川人,做机械操作工5年了,他一人操作三台关键机械,且已练就了一手岗位“绝活”,后因故离职,公司招聘了一年多,但该岗位目前仍然在“焦渴”中等待。仅此一项,公司就损失不菲。我目前所在的照明公司,有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岗位即铝切割,要把铝条切成45度角,长度0.3毫米,仅靠工装夹具是切不准的,要想一切一个准,须得依怙个人独特的经验和对岗位的领悟力。诸如此类的工作岗位,制造业里面有很多。

当前,一边是各行业都存在着较多的技能岗位等着补缺,一边是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着较多的普通求职者在流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关部门可以先唤醒一些人“沉睡的意识”,在全社会引导掀起学习各种岗位技能的热潮,大力倡导技能扶贫,营造“做一名致富路上的能工巧匠”浓烈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建立育人留人机制,加强岗位训练,深挖岗位效能,注重岗位体悟,更多的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也为实现工匠强国作出贡献。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