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吴启桂:记忆中的“芋窖”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记忆中的“芋窖”

又要到收获山芋的季节了。

儿时在乡下,每当刨完地里的山芋,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屋后挖一地窖,以备秋冬储藏山芋,我们习惯称之为“芋窖”。

上世纪,国力贫弱,农业科技匮乏而滞后,化肥、农药、良种紧缺,小麦、水稻单产也就二三百斤。在这种土瘠民贫,饥馑荐臻的年代,亩产好几千斤的山芋,尽管其口感、营养价值,远不及大米、面粉,吃的再多也总是有种饥饿的感觉,可对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食物选择。

大面积的种植,高产的丰收,一到秋天,家家门前都是成堆的山芋。作为一家近乎半年的主粮,为储藏而不腐烂,芋窖,也就应运而生了。

芋窖,原先都是挖出长方型的坑,上面像盖房子一样,做成“人”字型,用高梁秸秆盖住,进出的门洞用一团稻草塞着。这样的芋窖,山芋拿完后就要填平,第二年再重新挖掘,很不适用,由于挖的坑较浅,储藏效果也不是太好。

后来,考虑到恒温保暖及实用价值,大都改为圆口井式地窖。

先是挖一口径像乡下土锅大小的圆洞,再往下挖掘时,逐渐扩大洞口尺寸,待挖到几人深处,大约三四米深的时候,再往两边挖,这样,芋窖就有足够大的空间。挖的时候,洞穴上面的人,把系有绳索的箩筐放进洞穴里,再把挖出来的土运上来,空间的大小,根据自家山芋的产量而定。

芋窖挖好后,把从地里刨回来的山芋,摘去根须,剔除有疤痕的、虫咬的、刨伤的、看起来不大周正的,精挑细选一番后,一筐筐系入地窖,整齐地码放好,然后用木板盖好洞口,上面铺上稻草,有的扣上一只补了不能再补的破锅,以防雨雪进入窖里,当然,也要不定时地揭开盖子透透气。

一般人家隔几天就要从窖里拿一次山芋,倘若家里喂的猪多些,就要每天傍晚都要拿,俗称“掏芋头”。

芋窖口小洞深,自然小孩子下去是最合适不过了,我那时瘦小单薄,放学回来掏山芋,也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儿。

我丢下书包,脱去棉袄棉裤,父亲用一根绳子系在我的腰间,沿着窖璧慢慢把我放到窖底,然后,我解开绳子,父亲拎上去后再放下篮子。


窖里温暖温湿,除了童心童趣,在寒冷的冬季,这里也确实舒服些。我借着洞口投进来的微弱光亮,先要把腐烂、生病的山芋挑捡到篮里,不然会越烂越多,然后再大小搭配着捡拾,每次拎四五篮子,家里人多,还喂有肥猪,也只够吃上二三天。

 等父亲在上边喊:好了,不掏了。我把窖里的山芋简单摆放一下,再把绳子系在腰间,父亲用力拉了几下,确定我系牢了,再轻轻地把我拉上来。

这时,抱着棉衣,一直在一旁守候的母亲,赶忙给我穿上棉袄棉裤,要知道,芋窖内外的温差实在是太大了。

那个年代,山芋是乡下人的主食。烀着吃、煮稀饭吃、切成丝子炒着吃、埋在火塘里烤着吃,芋干稀饭更是粥类佳肴,吃剩的芋头,切成条、串成串,挂在屋檐下风干,嚼起来的味道,远比现在超市里的果脯清甜爽口、风味浓郁。地温窖藏的山芋,湿漉漉的冒着热气,俗称“出汗”,出过汗的山芋,水分蒸发,糖分增强,吃起来更是软糯香甜。

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山芋早已不再作为主食,农村青壮年大都进城务工,山芋种植也很少了。昔日的粗粮,如今却成了保健食材,走进了各大超市,摆上了宾馆酒楼的餐桌,卖出了精米细面几倍的价格。

曾经遍布农村房前屋后的山芋窖,也逐渐都被填埋了,直至从我们的生活中抹去,留在记忆中的,只有放学后掏山芋的欢快情景;还有,抱着棉衣,一直在窖口守候的母亲瘦弱的身影......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