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傅守乾:三清山的未了情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三清山的未了情
文|傅守乾

“心所向,皆可往”,早就听说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秀丽、华山之险峻、青城山之清幽,张家界之奇特。于是,今年的老朋友相聚我建议去三清山旅行。

天公作美,三清山之前的两天游览都是在细雨蒙蒙中度过的,2021年5月8日下午,我们入住三清山脚下的天龙山酒店已经是阳光灿烂了,伙伴们纷纷把洗好的衣服挂在了窗户上晾晒。晚上,细心好客的妻子把从家里带去的几样下酒菜摆上桌,两瓶明光酒顷刻间被“消灭”。入夜,带着对三清山的憧憬,我们都睡的很香。第二天清晨,我们向三清山出发。按照导游的安排,我们从金沙索道上山。全长2400米的索道让我们可以尽情的浏览沿途的风景,晴朗的天空、静谧的山林、幽深的溪涧,间或还有潺潺的流水和从天而降的飞瀑。恐高的伙伴也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一边紧紧地抓住护栏,一边兴致勃勃地往下观看。上了山,我们开始了南清园景区的爬行。

用“爬行”这个词,似乎有点不雅,但是对我们这些想抓住青春尾巴的“60”、“70”后来说应该是比较准确。前行的途中,要么是陡峭的台阶,要么是悬空的栈道,那天恰逢周日,游客很多,大家鱼贯而行,争先恐后。栈道沿着峭壁修筑,头上是看不到天的悬崖,脚下是万丈深渊,虽然很累,但是又紧张又刺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拍照,将一段艰险的路途变成一段难忘的相聚。累着,痛着,快乐着。年龄大一点的牛兄和黄兄互相鼓励着,一步一个脚印的砥砺前行;六个女伙伴巾帼不让须眉,争相走在前面。我妹妹手持着几斤重的相机,不停地给大家拍照,而且不放过每一个美丽的景色,想把它们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当年和她在一个生产队搭班子当过副队长的焦明华,接过她的相机试了试,说:“没想到这么重!”我理解,这是在登山的负重前行,哪怕多一瓶矿泉水都想把它扔掉。我们上午的行程是从海拔1299米的索道出口爬向1568米的禹皇顶,全部路程也只有三公里,听起来好像很近,然,这是沿着大山在转、爬着台阶在走,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点困难。最先败下阵来的是有哮喘病的黄兄,在我们的多次劝说下,他同意往回走。小导游担心他走错路,反反复复地交待他,我说:“没事的,他是大学教授,不会走丢的。”一句话,大家都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黄兄不是大学教授,我的意思是说,黄兄非常聪明,头脑不亚于大学教授,让导游放心。

别过黄兄,大家继续前行。山越来越高,景色越来越美!放眼望去,远处,群峰起伏,山峦叠翠,薄雾飘渺,云蒸霞蔚;近处,山峰耸云,怪石峥嵘,劲松苍翠,万壑生烟。山之高,峰之峭,方显视野之阔。一览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绿色的波涛中,有一座突兀的山峰横空出世。那就是三清山最具盛名的一景——“巨蟒出山”。巨蟒出山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它高120米,身粗直径只有1米多,如此奇特的造型能够历尽沧桑而不倒塌,实在是天下一绝。山峰的中段有数道横断裂痕,神似一尊雕塑艺术品。顶部扁平,腰部稍细,形似蛇头的山顶悬空而立,整体造型犹如一个硕大的蟒蛇破山而出,正欲腾空而去。换个角度,在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巨蟒更加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昨天,一个朋友转发了一个视频,在空中实景拍摄了六个登山“英雄”(好像是三男三女)攀登蟒蛇峰的全过程,看了让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从内心说,真心佩服他们的创意和胆量,据说此举被重罚了600万元。当然,蟒蛇峰是不能随便攀登,如果山体被破坏,失去如此壮观的景色,那将是难以挽回的损失。要感谢他们的是,让我们再一次近距离欣赏了蟒蛇峰的奇观。
 

 
“东方女神”,与“巨蟒出山”一样,是三清山的标志性景点。整座山体形似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文静贤淑,端庄秀丽,亿万年来屹立在三清山东岸,静观天下的沧桑巨变、芸芸众生,任凭山呼海啸、地覆天翻,我自岿然不动。

相传,“巨蟒出山”和“东方女神”在此屹立,有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玉帝的一个妹妹耐不住天庭寂寞下凡游玩,被三清山景色所惑流连忘返,有一天,不小心摔伤,巧遇一个采药郎,将其背负下山并给她治愈。采药郎的细心照料感动了玉帝的妹妹,两人相爱并成婚。玉帝闻之大怒,派乌龟精用法术将采药郎变成巨蟒,压于玉台山下的山谷。采药郎忠贞不渝,仰望天空,日夜思念。玉帝的妹妹得知人间的夫君被害,痛不欲生,不顾一切冲出天庭,飞身巨蟒石旁化作顽石与之长相厮守。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很感动,望着眼前冷峻的山峰,忽然感觉到了它们的温婉和柔情,爱的力量真是能够改变一切。

时间近午,一个个都感觉脚下的路越来越艰难,但是必须往前走,吃饭的地方是禹皇顶,总不能半途而废。导游不停地鼓励大家,精力充沛的群主万夕全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我们尾随其后。眼前的山峰奇观越来越多,翘望苍穹的天狗望月、形象生动的企鹅献桃、群峰林立的万笏朝天、惟妙惟肖的狐狸啃鸡……又是“桃”,又是“鸡”,欣赏美景的同时,真感到饥肠辘辘了。登上禹皇顶之前,我们走过了“一线峡”,这里和另外一处的“一线天”大体相似,两侧壁立千仞,一块巨石横亘其中,举首望去,只有一线蓝天可见。越过“千难万险”,终于到了禹皇顶。中午的午餐虽然简单一些,但是“秀色可餐”,窗外秀丽的景色举目可及,微风徐徐,大山深处特有的清香味拂过脸颊,好不快意。许霞提议,在禹皇顶山庄外的楼梯上一字排开,来一个五姊妹合影,身后苍松翠谷,眼前奇峰挺立,张开双臂,拥抱三清山;挥挥手,向1568米致敬!

下午的路程相对平缓了一些,但是路途太远,看了看手机上的“微信运动”,早已超过了万步,估计还要走一万步才能到索道口。好在美丽的景色是可以让我们忘记疲劳的。浏霞台上观沧海,远处可见一尊石猴,形似黄山上的“猴子观海”;“日上山庄”小憩,眼前的“老庄论道”清晰可见;走过山庄,“天下第一仙山”等摩崖石刻让我们触摸到了三清山历史文化的脉搏;憨态可掬的“小鼻子”的“象鼻山”,比龙虎山和桂林的象鼻山更具特色;3000多米长的南海岸栈道虽然感觉很远、但间隔其间的奇松颇具吸引力,小妹频频举起相机,把我们疲惫不堪的身影定格在大家的记忆里。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苏东坡的诗句流芳千古。导游告诉我们,三清山有三清福地、西海岸、玉景峰、阳光海岸、万寿园、南清园等六个景区。今天我们只看了南清园一个景区,其余的景区都是未知数。翻开地图和资料,两段文字强烈地吸引着我。“西海岸就是当年的海岸线。曾经三次被海水淹没。现在在这里修建了高空玻璃栈道,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它的魅力。”“明朝建文帝隐居三清山,而且终老在三清山,近年来已被很多专家乃至媒体报道所关注。”海拔1819.9米玉京峰山腰的西海岸为什么三次被海水淹没,这里曾经是大海吗?历史上这里经历过什么,是什么样的地壳变迁让三清山跃出海面,成为现在的千古奇观?还有,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叔父朱棣所逼,从南京“地道出亡”,从此渺无音讯,朱棣执政之后,曾经派大臣胡濙巡游乡邑,派郑和下西洋,据说都是为了寻查朱允炆的下落。对明文化特别感兴趣的我,这一次到三清山却听说朱允炆改名换姓隐居三清山,并且在三清福地景区留下了规制与十三陵相似的陵墓?这一切,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在我的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无疑,这是一次尚未结束的旅行。有人说,三清山,要去三次才能看清,所以才叫三清山。虽然这是一句戏言,但是我相信这一句戏言。三清山,未了情,你等待着我们下一次的一探究竟。

颇有点文采的桐悦说:“希望每年都要组织一次老朋友的旅行,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下一次旅行去哪里?我建议,再去三清山!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