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条人生中最有用的道理,百分之80的人还不了解

 使劲冲刺 2021-10-15

1,这个世界没有对错,没有正义和道德,这些东西都是强者给弱者画的框。如果没有人类,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这个世界只有力量的博弈,只有适者生存。存在即合理。

2.绝不可退而求其次,如果没有合适的,宁可不要。这个主要来自于跟我妈妈一起逛街时的感受。青少年时代,经常和妈妈一起逛街,逛了好大好大一圈也没找到自己十分满意或者是合适的,就会随便买一件。但是因为“随便”,自己也不是很喜欢,买回去之后大多时候这件衣服都是被压在箱底沉睡的,并没有发挥出它作为一件衣服应有的价值。大学有一次,我和妈妈共同看上一件羊绒大衣,上千。我觉得很贵,可就是喜欢到不行,妈妈也说我穿上非常美。因为价格,我是有些犹豫了,妈妈说,我舍得给你买。最终还是买了,这件大衣,我珍藏至今,也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退而求其次了。因为,我忘不掉穿上那件大衣的欣喜。

3.凡事不要等到都准备好了再开始。准备准备的,你就不会再开始了。

总是希望自己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去做。总觉得准备充分了,就不会遇到问题了。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准备能够解决百分之百的问题,而且准备好了,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谁又能说的上来有那么一个绝对的标准。

在想去学某项技能的时候,总会想自己先把基础打的足够牢固,学扎实了再去实践。如果没有准备充足,就不会采取行动。不过通常,自己想去做的或是想去学的,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想去爬山露营,就会想,得先做好准备。要购买各种登山装备,登山鞋、帐篷、餐具、驱蚊液、相机等。然后还得先锻炼一个月,增强体质,还得选个好天气......

结果通常是,登山的装备放的布满灰尘,堆放在仓库,而登山的事早就忘记了。最多只会在某次朋友聊天中,你可能会说“我原计划去登山来着,帐篷都买了,后来因为一直没准备好,所以没去成,等我有时间准备好了一定去”。

4,当自己临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东西是真正珍贵的,什么东西如梦幻泡影。古代的皇帝,到今天也仅仅是历史书里的寥寥几个字。普通人几十年就彻底没有了存在的痕迹。有些觉得天大的事,过不去的坎放在历史中屁也不是。其实我们真正拥有的,仅仅是几十年寿命而已。早日想清楚自己这一辈子要怎么过,然后好好的过,别临死了回忆自己的一生只剩后悔。

5.对付三观不正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

网上的喷子很多,他们会发布三观不正的话语,我们感到很气愤,可以反驳个一两句,但是如果与他们争论个不停,消耗的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浪费的是我们的时间。

我本人有过一次惨痛的经历。

有段时间刷微博,看我到一个人在某新闻下评论:“被家暴的人肯定都是她们自己做错了事才被打的......”

这条评论下有上百条回复,都在反驳这所谓的“受害者有罪论”,那人也不断回复大家的反驳,态度越来越恶劣。

我当时闲来无事,便也加入了这场争执,没想到一开始的“辩论”,最后竟变成莫名其妙的争吵。

因为在这场“骂战”中参与了一整天,直到凌晨三四点才放下手机,导致了我第二天精神状态极差。而那人却因此引来无数人围观,一夜之间涨粉数千!

心理学提到一个定律,叫作“小人定律”,意思是说,永远不要跟小人争论,因为最终的结果都是在消耗你自己。

人活一世,最需要的正是“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的智慧。

6,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越成长差异越多,别人很难完全理解你。而且,你自已也没围绕着谁而活,为什么要求别人围绕着你转?

7.自尊心要不得。

自尊心是一把刀,不能伤害别人一根毫毛,专插自己的心,直到把自己毁了。

真正能伤害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羞辱,敌人的强大,自己的失败。而是自己的自尊心。

自尊心越强,活的越累。

越没有本事的人,自尊心就越强。越没有本事的人,越在意自己的面子。自尊心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害怕犯错,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不敢当众讲话。害怕丢脸,怕被别人嘲笑,因而自卑,敏感,脆弱,经受不住一点打击。这一切表面上看是太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本质上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人生,比一无所有更可怕的是:自尊心。自尊心可以使自己变得极其脆弱,生闷气,发脾气,小心眼儿,鼠目寸光。

自尊越强的人,情商越低,越维护自己的自尊,越容易封闭自己,

容易患得患失。宁愿选择逃避,放弃,不去面对。自尊心越强的人,目标感也越低,把自尊放在了第一位,会先考虑自己的面子,很难聚焦于目标,很难全力以赴,自尊成了干扰,面子成了困扰,如果你要得到你想要的,请放下狭隘的自尊。

8.无论多正确的道理都不会让你真正受益,除非你真的相信并在行动中贯彻它。

“我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随着人成长至20多岁,很多人会对正确的道理和事产生不信任感,他们会说这都是(书本上的\是虚的\没实际用途的大道理),没有用。他们会对成功捷径,会对人脉关系,会对潜规则开始有越来越强的认同感,并会将失败归咎于自己在这些领域的欠缺。

但是你一定相信,那些正确的“大道理”之所以能被始终传颂,不是前人在骗你,是否有用取决于你是否相信并贯彻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