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6

(插图来自网络)

“致知在格物”。自戴圣首次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的概念起,儒学界便掀起了关于“格物致知”的讨论。目前最通行的观点是由朱熹提出的,大意为格物即探求事物的本质的道理,致知即使得人本身的知性通达;而司马光认为格物致知即格除物欲,抵御诱惑;王阳明的心学则另辟蹊径,认为“理”在人心中,“格物”的本质即是“格心”。归根究底,“格物致知”即获得知识,理解世界的方式,大儒们的争论也均围绕着如何获得知识,认识世界而展开。而我个人的观点是:“格物”在实践,“致知”在思考。

“格物”在实践,实践是探求真理,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提到“格物致知”,便不得不谈“守仁格竹”。王阳明在阅读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后大受启发,与友人相约“格竹”,在竹林中静坐观竹,“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却未有所获甚至大病一场,自此便动摇了他对于理学的信仰。其实,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格物致知”本身,而在于曲解了朱熹的原意,将“格物”理解为只是静观而不落于实践。其实,“格物”并非静坐观竹,而是通过考察探索竹子本身的性质、规律——即实践——从而获取知识。

纵观古今,无论是徐宏祖写《徐霞客游记》,李时珍作《本草纲目》,抑或是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沈括就《梦溪笔谈》,在他们致知而著述的过程中,实践必定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的观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并最终运用于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说,格物在实践。

但仅仅“格物是决不够的,要想达到“致知”的目的,还需要对格物而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与思考。

从外界接受知识是一部分,但仅仅接受知识而不思考,那么人脑和储存信息的电脑便无区别。人脑的杰出之处就在于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形成新的观点——这也是格物致知的本质。“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而“致知”获得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事物最根本的规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孔子也曾云,“叩其两端而竭焉。”只有通过思考了解事物的根本和末端并推陈出新,才能真正达到“致知的目的。

一言以蔽之,“格物”在实践,“致知”在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