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的妈妈到底能养出什么样儿的孩子?

 沉默的陌生人 2021-10-16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全职家庭主妇。而且属于特别能干的那种,家里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对双方的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家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女儿漂亮乖巧,先生温文尔雅。

真真的就是我们眼中的女汉子,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初识的时候会发觉她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的主儿,性格豪爽,牙尖嘴利,说话不饶人。可真的相处久了,就知道她是实打实嘴硬心软的热心肠,只要她认定你这个朋友,就掏心掏肺地对你好,各种照顾迁就。

这么一来,她那点儿得理不饶人的劲儿,我们也就都选择自动屏蔽了。

想来她这种脾气秉性的妈妈,她的孩子横竖也怂不了。偏偏,按她的话说,她四岁半的女儿因为“软弱”经常把她气得七窍生烟。

比如,女儿从来没有竞争意识,在幼儿园除了“乖宝宝”奖就没得过其他的奖项,在班里经常会有淘气的孩子欺负她,除了哭,她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甚至连去向老师告状她都不敢。

又比如,孩子们一起出去玩儿,她的女儿因为怕弄脏衣服,妈妈会生气。所以很多室外游戏她只是远远看着,并不参与。

再有就是她的女儿没有底线,人家拿了或者占有了本来属于她的东西,即便去征询她的意见,她也只会委屈的回答:“那好吧,可以的。”尽管谁都看得出来她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她嘴上也都是容许别人越界的。

这就真的是个问题了。

朋友偶尔也会发愁,孩子要是这种性格以后可怎么办?

可是,她从来没有意识到问题是出在她这个妈妈身上。

据我的了解,在女儿的生活上,事无巨细她都会打理好。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只要是有益于女儿的,她从来不含糊,总是一掷千金。

渐渐女儿学会了遵守她的各种“规章制度”,总是下意识的站在她的角度看待问题。

慢慢地,女儿遇事形成了“妈妈会希望我怎么做?”的思虑习惯,心理上总是想讨好他人,下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想法,满足他人需要,以换取他人的重视和喜爱。

随着女儿的年龄增长,也难怪朋友越来越担心,这个问题同样发生在很多亲子关系里,是有共性的。

“厉害”的妈妈不应该是一个强势的代言人,无论你在哪个领域有多么成功,在孩子眼里,你只是一个妈妈。

而妈妈需要掌握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学会聆听。

聆听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理由,这样才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

除此以外,还要理解孩子。理解她有的时候哭泣,仅仅是因为童话故事里的悲伤结局。而她的兴奋,不过是因为今天路过公园的时候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蜻蜓。

对孩子的鼓励和适度放手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是所有在赞美中成长的孩子都可以所向披靡,但是至少他们都拥有最强大的自信心和最坚韧的品性。

陪伴孩子成长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更是需要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我们自身的不足,共同成长。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孩子的世界是透明的,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纯真,留的久一点,再久一点,毕竟,美好的时光总是瞬间即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