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掩卷不是结束,而是游史的开始

 星河岁月 2021-10-16
我们可以轻松地谈论历史吗?当然可以!因为“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但是,卷帙浩繁、史网密布,走近历史需要跨越门槛。

初入史门,倘有专业学者引领,必定事半功倍。本此,我们特邀了一位轻松而专业的史学漫游引领人——孟宪实教授

图片

孟宪实教授

孟宪实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豆瓣高分作者,在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领域多有专长。孟老师热衷知识普及,多次在央视科教栏目开讲,剖析隋唐史的生动细节和未决谜题;出版《孟宪实讲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等畅销著作。


这次,他为我们带来了《孟宪实读史漫记》


图片

 01/ 读史无定规,故有漫记 

读史无定规,故有“漫记”。而《读史漫记》正是孟老师的一份私家读史路线图:细读《春秋》里的贵族黄昏、从风云人物看秦汉社会剧变、穿透野史八卦还原初唐风采、从经卷档案中还原敦煌岁月……

历史本身不会说话,但漫游历史的过程则是一场无尽的对话,正如史学家卡尔所说: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图片
英国历史学家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02/ 历史的天空,何以自由 

孟老师认为:“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

但是,何以自由呢?

历史是文本,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都被拍扁进纸张中,等待读者的发见,这是阅读的自由、解读的自由、发现的自由。

历史是具体的人和事,穿透缩略的书写,拼凑一个个丰满的存在,以有限之我探索无穷个“我”,这是还凝固的历史以自由,也是找寻别样时空中无尽的生命可能性的自由。

正如史学家保罗·韦纳所言:

历史事件不是一些事物,一些确定的客体,一些物质;它们是我们在现实中自由操作所得的剪贴画,一种进程的集合体,在其中活动着也静止着相互作用的物质、人和事物。

图片
玄武门之变


 03/ 再现与赋意:深挖历史细节 
 
品咂历史细节,就是一种鲜活的再现。

《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节中,孟老师提及两个细节:

公元641年七月八日,与父母分离、断绝音讯的辛闻香抄写《报恩经》一部,希望父母今生平安,来生与父母不再分离。

图片
敦煌《报恩经》写卷

公元695年大年初一,张万福和妻子吕氏抄《观世音经》一卷,为分居外地的父母亲人祈愿,今生长寿平安,来生升入极乐。

两个细节将唐代平民的信仰与生活日用的关系点了出来,也使承载这些细节的敦煌文书鲜活、亲切起来,跨越千年的人情日常就这样引起共鸣。

对比历史细节,就是一种新的赋意过程。

《苏格拉底与商鞅的生死异同》一节中,孟老师揭示了同一性的死亡悲剧背后不一样的意义呈现:

死亡是苏格拉底对城邦诸众最后一次的教育,为他尊重的制度而死——监牢里岿然不动,理想的旗帜和人性的高扬,比阳光更热烈;

图片
雅克·大卫:《苏格拉底之死》(1787)

而生命的本能是商鞅面对死亡的反应,活人卷入冰冷的制度体系,函谷关前慌不择路——现实的残酷击倒求生的挣扎。两相对比,在历史中反思生命

一桩桩、一件件,历史的光点与读史的情动闪烁在孟老师的文字间。掩卷不是结束,而是个人游史历程的开始。
 
图片


组稿:林鑫
排版:林鑫
统筹:凤凰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