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该怎么应对

 摘录中医 2021-10-16

李某,男,65岁,2015年5月22日初诊。

右耳后及右颊部皮肤疼痛,感觉异常4个月。

患者4个月前右耳及颊部出现成簇疱疹,疼痛难忍,有灼热感,于长沙某医院住院确诊为带状疱疹。经治疗后疱疹消退,症状仍存,皮损部位疼痛、畏风、拒按等异常感觉,建议中医治疗。诊见舌质暗紫、苔白,脉弦。查体见右耳郭及耳后皮肤水肿、皮薄光亮

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

处方:柴胡10g,白芍10g,夏枯草15g,僵蚕20g,全蝎5g,红花6g,牡丹皮10g,黑栀子10g,大黄6g,黄芪20g,黄芩10g,三七5g,甘草5g。

10剂,水煎服,每天1剂。

2015年6月2日复诊:服药后疼痛显著减轻,畏风感消失。舌红、苔白,脉沉。

效不更方,前方再进10剂,以收全功。

按:本病属中医学“蛇串疮”范畴,临床症状以簇集性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为特征。

患者因年事已高,体质羸弱,复感湿热毒邪,外溢肌表而成蛇串疮,湿热毒邪蕴结日久,气滞血阻,阻遏经络,以致疼痛剧烈,日久不消。气血凝滞,则舌质暗紫、苔白,脉沉涩。

其病位在右耳及右颊部,根据经络所属,为肝胆火热上犯。经抗病毒治疗后,湿热毒邪易祛,血瘀疼痛难消。

谭新华教授根据本病病机、病位,予以柴胡、夏枯草、黑栀子清泻肝火,红花、牡丹皮、三七活血化瘀,大黄凉血解毒,黄芪益气,全蝎、僵蚕通络止痛,白芍、甘草酸甘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化瘀止痛之效。此案治疗针对病机、病位选方用药,故疗效甚佳。

谭新华,男,1936 年10 月出生,湖南炎陵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一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

本文节选自《一代儒医谭新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