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型辨治牙龈肿痛

 沧海一少少少 2021-10-17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齿为骨之余,为肾所主,足阳明经络于上齿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齿龈,故牙痛与肾、胃、大肠有关。引起牙痛的原因不一,有胃火上盛、风火上攻、肾阴不足、寒热刺激及蛀齿等,故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

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均可引起牙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火外袭,胃热炽盛,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为,当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益肾养阴为治,可选用下列中医药治疗方。

中医辩证施治

1.外感风热型: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红肿疼痛,或伴畏寒发热,头身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当以疏散风热,消肿止痛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减,药取连翘、银花、苦桔梗、牛蒡子、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黄芩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万通炎康片,或羚羊解毒片,或板蓝根咀嚼片,或穿心莲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冬凌草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牙痛一粒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2.肺胃热炽型: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红肿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当以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为治,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取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牡丹皮、栀子、白术、茯苓各10克,黄连、、甘草各5克,生姜3片。

中成药可选用口炎清颗粒,或齿痛消炎灵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银黄胶囊,或牙周宁胶囊,或牙痛安(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银蒲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唇齿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3.虚火上炎型: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欣红疼痛,咽干口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红苔少,脉细数。当以养阴益肾为治,方用益胃汤加减,药取沙参、麦冬、生地、玉竹、芍药、甘草、石斛、桑白皮、地骨皮、胡黄连、黄柏各10克,甘草5克。

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桑麻丸,或噙化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玄麦甘桔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文章图片1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中成药外治:

1.金黄散:取本品适量,用茶水少许调匀,外敷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牙痛肿胀,连及腮颊。

2.冰硼散:取食盐水含漱后,用本品外搽疼痛处,每日2~3次。可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牙痛,牙龈肿胀疼痛。

3.风油精:用消毒棉球蘸风油精药液浸透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可疏风止痛。

4.正骨水:用棉球蘸正骨水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在滴些正骨水或95%酒精,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两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可止。可活血止痛。

5.牙痛水:局部常规漱口后,消毒棉球蘸药液浸透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可疏风止痛。

6.辛香止痛吸入剂:清洁鼻腔后,取本品拔去套管,把带孔端插入鼻孔一侧内,用手指将另一侧鼻孔轻轻按住,深吸气并改用口呼吸,吸入20分钟,每日1~2次。每支药可用1~3次。一般用药3~5分钟后,疼痛可止。可芳香行气,活络止痛。


  1.胃火上盛 :症见牙龈肿痛,患侧面颊肿胀,甚则不能嚼食,局部灼热,口苦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
  石膏25克,黄连10克,生地15克,丹皮6克,升麻10克,淮牛膝15克,大黄6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刁竹10克,痛甚者可加白芷10克。若牙质过敏,每触热辣即痛者也同此治。?
  2.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症见齿龈微肿、微红,隐痛绵绵,齿摇不固,或兼有牙血,余无特殊。治宜滋阴降火、补肾固齿。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25克,女贞15克,萸肉10克,淮山15克,淮牛膝10克,泽泻10克,骨碎补10克,细辛3克。若牙龈红肿较甚,则可加知母10克,黄柏6克。
  3.风寒牙痛 :症见突然发作,痛连头额、两侧,势如电掣,牙龈不红不肿。其中,若痛有游走,痛如电掣,连及头额、两颊者,是为风痛。若吸触冷气冷物即痛,部位固定者,是为寒痛。治以祛风、散寒、镇痛。
  寒痛为主者用当归10克,细辛6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川椒5克,枳壳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风痛为主者用桂枝6克,防风6克,白芥子10克,桔梗10克,苏叶6克,细辛3克,刁竹6克,白芍10克,甘草5克。
  不论风痛或寒痛,均可用细辛、白芷、苍耳子、甘草各10克,煎水含漱,日多次。
  4.龋齿牙痛 :蛀齿引起的牙痛也很多见,单纯内服药物,疗效一般较差,宜结合局部处理为佳。
  内服方用定痛散,当归10克,生地12克,细辛6克,白芷10克,连翘10克,苦参10克,川椒5克,黄连10克,乌梅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外用川椒、胡椒、五倍子各5克,冰片0.5克,共研为细末,用消毒药棉裹药末少许,放入龋齿洞内,流涎出后,痛可停止。也可用牙痛一粒丸一粒塞入洞内,可得同样效果。

老中医治疗风火上攻之牙龈肿痛

曾得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崔应珉传授一方,以玄参清热解毒为主药,伍生地育阴潜阳泻相火,佐加细辛、升麻,升阳解毒,川牛膝,导热下行,一升一降,引雷龙之火归本源。五味药物相合,专治疗风火上攻之牙痛,疗效卓著。

案1

陈某,男,58岁。自述牙龈肿痛一周余。曾予抗生素输液治疗3天,疗效甚微,仍疼痛不已,寝食难安。刻诊见:头面焮痛,牙龈左侧鲜红肿甚,无溃烂。二便尚可。舌红苔黄,脉洪滑数。证属风火上扰。治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处方:玄参30克,生地12克,细辛3克,升麻9克,黄连9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日3剂。1剂后肿痛减,3剂后诸症悉平。

案2

赵某,男,67岁。自述牙龈肿痛5天。曾予甲硝唑输液治疗3天,疗效不明,疼痛剧烈。刻诊见:牙龈漫肿,淡红肿不甚。大便干。舌红绛,苔少,脉细滑数。证属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泻火解毒。处方:玄参30克,生地30克,细辛3克,升麻9克,黄柏9克,知母30克,苍术12克,怀牛膝15 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2剂后痛减,5剂后牙痛消失。

玄参在《本草正义》中谓:“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辨证录·牙齿痛门》记载:“吾实有统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玄参一两,生地一两,水煎服。”《本草纲目拾遗》中载细辛:“下禀少阴,上交于心,工于疏风散寒,开窍止痛。”《本草衍义》亦有:“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升麻在《本草新编》解:“入手阳明、太阴二经,能辟疫气,散肌肤之邪热,止头、齿、咽喉诸痛。”

该方特色在于佐用细辛、升麻,充分体现了《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提出的“火郁发之”之意。

牙周病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解昱认为,根据牙周病临床常见的症状,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及牙齿松动,可将其归属为中医“牙宣”“齿衄”“齿动”等病的范围。

中医学认为,火热、瘀滞、虚损三个方面是牙周疾病的主要病机。火热多因胃肠积热、感受外邪引起。胃肠之热多郁于阳明经而化火,火循经上炎颌面故牙痛。瘀血阻络,气血凝滞也是“牙宣”的一个重要病机。瘀血造成血行不畅而凝滞,出现牙痛龈肿等症状。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祛除风邪是牙周病的重要治法,再辅以外治法,就可以提高疗效。从古到今,中医中药有不少治疗牙周病的疗法,如内服汤剂、丸剂、散剂,外用擦药、涂药、贴敷、含漱等。由于外治疗法可以减少内服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因此它在缓解牙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推荐6个快速缓解牙痛的外治法。

按摩疗法:取肩井穴(在乳头正上方与肩线的交接处),用力按压30秒,以能耐受为度,再压再放松,反复几次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减轻。

含漱疗法: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逐步减轻;或取五倍子,煎煮取汁约250毫升,温度合适时,噙漱药汁,稍待片刻吐出,连漱3次。

夹药疗法:取细辛适量,夹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3~5分钟即可缓解牙痛。

药液疗法:取花椒、冰片、荜茇,煎取浓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用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可以减轻疼痛。

纳鼻疗法:取白芷、冰片,共研细末,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置于鼻前庭,经过1~3分钟即可达到缓急止痛的效果。

填药疗法: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药粉少许放于龋洞内,一般用药3~5分钟后即可收到止痛效果,痛止后将棉球取出。

解昱表示,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牙齿保健,比如饭后用清水漱口,每日叩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