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藻兰襟】诗词点评台

 杏坛归客 2021-10-17

诗词点评台

01

早梅香阁

八一偶感

李冠群

红旗不再硝烟染,尽舞和平歌四方。

战役抗洪犹阵地,身躯直上作长枪。

覃春山(飘)简评:

该诗为作者在八一建军节由感而作。首联描写和平年代祖国到处红旗招展,歌舞升平,繁荣昌盛的景象,映衬出祖国的强大与美好。

下联笔峰一转,在和平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不用冲锋杀敌,但确始终奔赴在抗洪抢险、战疫救灾的最前线,舍生忘死,用自已的身躯保护国家财产与人民生的安全。

该诗短短四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反映出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挺身而出,是人民子弟兵的责任担当。是一首正气之歌。

02

女子诗词阁


初秋

暮夏

暑退宇天净,风凉露气清。

桂香盈雅室,梧叶落秋城。

座上酒樽满,篱边霜菊荣。

念君千里远,同望一轮生。

比克点评:

这是一首初秋怀人的诗。主人翁是作者自己。

首联“暑退宇天净,风凉露气清。”

随着节令变化,暑气也渐渐消退,天空也变得洁净如洗,轻风凉爽、露水清澈,一幅“入秋”的画面。

颌联“桂香盈雅室,梧叶落秋城。”

城里的梧桐开始凋落,但花的香气充满高雅不俗的房间。

这里的“桂”不妥,初秋没有桂花,桂花在农历8月才能开,可以换一种花(如:荷花、紫薇、兰花等)。

颈联“座上酒樽满,篱边霜菊荣。”

面对篱边茂盛富贵的菊花,一家人围坐一桌满杯饮酒。

这里的“霜菊”可酌,(霜菊~傲霜的秋菊)。初秋是没有霜的,俗话说“白露凝霜”,降霜是在气温突然降到零度以下才能出现。

尾联“念君千里远,同望一轮生”

眼前的景象引起主人翁思念心中的那个人,即便相隔千里,是否也在共享这一轮美好的月亮思念着我呢。

本联较为出彩,也给读者留下一些联想。

纵观全文,比较中规中矩。用词简练通俗,文体流畅。情景交融。格律无误,(第一、五句为普通拗句)。对仗工整。只是希望仔细一点,避免常识错误。

图片

03

锦园春室


秋雨

水月

窗前夜雨压层林,滴碎红枫一众吟。

怕有三更风入梦,无情卷去半秋心。

李悦岭赏析:

时令诗是古今诗人最乐意掌握常用的体裁之一,像画家一样执着刻画传统的大写意,思想和内容要求创新。写这种诗很不易,诗人需要从时令中寻找灵感,理顺头脑中已经萌生的东西,梳理自己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得富有弹性,内容更加饱满。诗人水月创作的《七绝·秋雨》很好地把我住这些艺术特点,格律之美,平仄之妙,意境之法是白话诗永远渴盼却无法企及的。

《秋雨》的神韵,在诗人的心中显得那么美好、静谧,内有参悟人生淡淡的伤感。如“窗前夜雨压层林”不只是对秋雨的直观描述,更有诗人对生命和周遭命运深切的关注,似乎听到深秋肃杀的哀号。承句“滴碎红枫一众吟”就这样变成了宏大的叙事场景,甚至变成了诗人的心灵体验,体验的深度决定精神的高度,转合一脉相承,“怕有三更风入梦”已经跳出单一的行文叙述,而是着意暴露诗人“伤秋”的那种文化情怀,让读者陷入诗人自觉的精神漩涡当中。“无情卷去半秋心”是诗意爆发最精彩部分,每一个字完美释放出它的能量,超然的艺术效果提升着审美高度,展现出一位优秀诗人内在气质和精神内涵

04

满江红室


沁园春·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苏轼体)

高满应

     绝岳崩沦,忍忆当年,日月潸潸。恸江南塞北,悲歌动地;千门万户,噩梦惊眠。松柏无神,芝兰失馥,九宇云凝万里寒。仰头恨,是何方魔鬼,这等凶残!       

  胸襟蕴地涵天。岂汉武秦皇可比肩!敢王侯粪土,中流砥柱;镰锤马列,蜀道挥鞭。帷幄良筹,苍生衽席,大写神州尧舜篇。雄文照,振初心赤胆,再焕人间!

欣慰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作。上阙以极尽之词写伟人逝世之时的举囯悲恸之状态,日月后三句,写天地为之动地悲歌,连日月都潸潸落泪。千门两句,写神州亿万人民为之惊痛,松柏后三句,言草木为之失神,花卉为之失色,真是江山有恨英雄去,天地无私草木秋啊!着末三句可见笔者对伟人逝去的哀痛以及对夺去伟人生命的病魔嗔恨之情,此句思极恨极,故不禁仰天诘问之。

下阙写伟人丰功伟绩。换头两句,写伟人的抱负与心胸志向,蕴地涵天,是秦皇汉武所不能比似的,敢字与苍字之间六句,写伟人之无私的精神以及临危受命,改天换地的壮举,煞笔三句,言伟人已去但留巨著存人间,仍然激励和指引着亿万人民沿着建设现代化强国既定的方向奋斗。

整篇皆用赋体,尽吐笔下心声,感人肺腑。

05

荷华媚诗词庭


心事

心灵灯塔(安徽)

曾经秋色似今晨,雁去衡阳落叶缤。

我度西风能解意,不知隐痛寄何人。

一缕月光评析:

本诗写悲秋怀人。起句“曾经秋色似今晨”,清晨不经意发现眼前的景致跟过去某一天很相似,承句进一步描写眼前的景色:“衡阳雁去落叶缤”,大雁南飞,落叶红黄相间,秋色正好,只是不见某人。

“我度西风能解意,不知隐痛寄何人”,转句一个漂亮的转身,我啊,猜测西风是善解人意的,应该知道我隐隐的悲伤情绪是为了谁,这个“不”字有点费解,既然前面是西风能解意,那就应该能猜出我为谁心痛,所以建议“不”改成“应”较合理。

整体的起承转合较流畅,句句围绕主题,属于比较灵巧轻盈的一首七绝。


06

撷芳词馆


纳凉抒怀

织儿

星高消暑小池边,风送清凉皓月悬。

雾柳横塘浮桂影,芙蓉十亩露香肩。

宮商缕缕翻荷韵,心绪悠悠起水涟。

往事前忧皆不问,一花一叶一清娟。

钰渊诗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夕阳西下,夏夜悄临,正适纳凉,欣然吟诗。怡然临池而坐,看皓月当空,繁星如瀑,浩渺乾坤寂寂,偶有风送清凉,柳桂扶摇,塘浮双影,期间莲池生香。更有瑶琴愔愔,相伴满池荷韵,惹我心中涟漪,于此涟漪之间,往事跃然于眼前,纵有万般心绪,花叶之间,须弥芥子,乾坤一体,于心思相融,化作一花一叶,一花一叶,又复归涟漪,水月同天。

纵观全诗,作者以消暑纳凉起意,联系诸般物象,勾勒出一片,白日伏天炎炎,却有晚来微风,虽无熟罗扇摇,但亦清风入体,吾自清凉无汗,心清自然。更托以满塘荷韵,风送荷香于吾心绪相融,彼之看芙蓉姣姣,淤泥不染。吾观花叶相承,一花世界,一叶乾坤。

整首诗意境缥缈,跃然纸上。然则“雾柳横塘浮桂影”,缘何雾柳横塘,桂影映池,有些许不恰,“芙蓉”,“荷韵”有些重叠。以上所言,实乃一家之言,评之所感未必诗之所想。故评言:不知所云也。

07

天仙子苑


秋荷

末代耕夫

枯叶渐无香,芳心始觉凉。

立身双泪眼,惊世九回肠。

不畏秋生露,惟愁雪上霜。

月中难辨剑,泥底见真章。

止水点评:

小诗托物寓意、借景抒情。首句单刀直入,写荷由盛而衰,叶渐枯,香渐残。明写秋荷,暗喻世事。次句亦荷亦人,亦景亦情,一个“凉”字,见出世态炎凉。颔联承此展开:秋荷一身露,如美人满眼泪,凄婉动人;秋风横扫,时序顿变,惊叹之余,柔肠九折。所谓“一贵一贱,人情乃见。”颈联再转,此时此地,难见锦上添花,常多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者不知有几多?终于月光下,再也见不到如剑般挺立的残荷了,似乎摧残净尽了。末句却峰回路转:“泥底见真章!”“泥底”有什么?是中通外直、刚正不阿、清廉不污的莲藕,这就是“真章”!曲终奏雅,卒章显志。

全诗借秋序写人世,借荷写人,若即若离,寓情、事、理于景中,以形象感动人人,以情理启迪人,含蓄有味,咀嚼方得,深谙诗中三昧。

图片

08

浪淘沙室


贺浪淘沙室三喜临门(新韵)

刘志澄(武汉)

吟坛万朵霞,尤爱浪淘沙。

海阔千波浩,心香一苑花。

诗龙聚才俊,音韵炫娇娃。

云幻情依旧,雨来景更佳。

储新华赏析:

作者在起句开门见山说了天下吟坛千千万,但唯独钟爱的是雪藻兰襟的浪淘沙室。承联紧接着讲了浪沙室群的诗友之多、文彩之高、学识之博,以至诗词之花满苑灼灼开放,美不胜收。

转联入情,“诗龙聚才俊”写在群里大家争发佳作美诗,跟转联后半句的娇娃与才俊对仗,更说明了诗群中凤凰比翼,共竞风流的气氛。尾联写不管发生什么(这里可能对这两年新冠呀,或某些因素,还有季节的变幻呀)而诗友们还是热情依旧,其群中激情高涨,景色殷殷。尾句的雨是指群中老师和益友们互相指导、交流,使每个人水平不断提高,一次次的提升变化。这个雨是惠泽雨,是洗涤雨,是滋养之雨。让作品更出彩。

全诗扣住诗题,脉络清晰,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09

步蟾宫室


初心

青林闲客

欲将秃笔写春秋,回顾人生志未酬。

两袂清风弘正气,满腔澹墨展贞修。

沧桑岂阻丹青梦,岁月平添白雪头。

甘为诗情心历尽,不明究竟不言休。

南郭居士赏析:

 诗人如何做到不负初心呢?青林闲客道明了许多诗人最原始的思想,就是用写秃了的笔(谦作“秃笔”),通过最深邃和深刻的诗的语言和意境,表达诸多人生难酬的志向,这也是首联要表达的含义。颔联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要以两袖清风弘扬正气,以“满腔澹墨”展现高洁的风骨和姿态。颈联用一个“岂”字转笔,“沧桑岂阻丹青梦,岁月平添白雪头。”岁月沧桑,虽然平添几许白发,但阻挡不了我对艺术执着的追求。这追求就是“甘为诗情心历尽,不明究竟不言休。”诗人的志向是以诗明志,不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就绝不言休,这是自古以来多少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啊。

诗人总是性情中人,而诗人的情怀更是多种多样,有忧国忧民,有怀才不遇,有愤世嫉俗,也有或赞美、或相思、或借景抒情等等不一而足,但本诗想表达的,却是作者最朴素的初心,就是能写出好诗,写出能触动心灵,欲求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从而达到“欲将秃笔写春秋”的夙愿,这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诗人的初心?抑或是许多诗人终其一生而不得的追求。








雪藻兰襟

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