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被人诟病的“取消文化”,必须指出被取消的往往是掌握资源的名人或者在高校任职的教授,这些人在享有话语权的同时发表的歧视和冒犯性言论,引起人们(很多是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反感的同时还有对其“德不配位”的质疑。 “取消文化”一词从被创造起就是隐含负面含义的说法,暗指(高阶层人士的)言论xx已受到广泛威胁,现在豆瓣上各路人士骂woke liberals骂“取消文化”的都有,我寻思今年早些时候黑人记者Alexi McCammond因为青春期时期的歧视亚裔和恐同tweets被骂得辞去Teen Vogue主编职位,大家也挺风平浪静的。难道黑人因为冒犯亚裔被“取消”就可以,亚裔冒犯黑人被“取消”就是针对亚裔的打压? 事实上,Alexi McCammond和盛宗亮的事业确实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根本没被“打倒”,前者仍然是在大媒体供职的记者,后者仍然是有教职的业界精英。至于我们谈谅解、谈允许每个人有试错的机会,个人觉得这种情况白人不要先谅解白人至上的言论、异性恋不要先谅解恐同的言论、黑人不要先谅解黑人冒犯亚裔的言论、亚裔不要先谅解亚裔冒犯黑人的言论,谅解应当由被冒犯的群体和个体来决定要不要谅解,自己人先把自己人谅解了未免滑稽,重要的是承认ta人确实受到了冒犯,这样才能促进反思和有效沟通。 需要补充的是,仇恨行为、歧视、无知(racist behavior, discrimination, ignorance)三者需要被区分,McCammond青春期时的歧视言论和盛作为年长者不了解当下环境对blackface的敏感,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相反,是可以被不少人谅解的,所以也是个很好的机会让不同群体都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感受。针对盛的指控并不是说他是种族主义者,但是当教授把白人演员涂黑脸的电影用作教学材料,这无疑是一种validation:大家看看,这是好的艺术。在课堂上播放电影意味着,他在认可电影配乐的同时也认可blackface作为一种表演形式,然而这是一种被广泛指出极种族主义、极丑化黑人的表演形式。这种情况下,就算被“取消”的人不认为自己歧视别人,但是当学生指出你的言行不得体甚至冒犯到了ta,你能否反思自己的无知并做出努力增进自己对不同族裔的认识和理解,是区分“好的回应”和“差的回应”的关键。 通常来说,在理解和共情与自己不同背景的个体上面,每个人都有进步的空间。如果认定盛被“取消”是因为社会和大学打压歧视亚裔精英,是政治正确搞过头主次矛盾不分,这种傲慢也是一种无知和冷漠,是缺乏反思和自省的表现。 |
|
来自: 吕杨鹏 > 《20211011-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