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过五十,看透人情冷暖,生一场病就够了

 布衣粗食68 2021-10-17

01

生老病死,皆是轮回;见利忘义,人之常情。

年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以为自己很厉害,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鹤立鸡群”,让别人围着自己转。

随着年纪的增长,才忽然醒悟,靠谁不如靠自己。人情如纸张张薄,谁能对你千般好?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天命”之中,不仅仅是命运,还可以是病痛、事业、家庭、爱情、人脉等。

人过五十,看透人情冷暖,生一场病就够了。

02

人在单位:人未走,茶先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人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待一辈子那么久。

大部分的单位,五十多岁的员工,失去了竞争的优势。虽然还在某个位置上,但总要做好让位的准备。要是在体制内,多半就要退居二线了。

如果是五十七八岁的人,在单位上,大家对他就是“不闻不问”的态度了。都要退休了,还管那么多干嘛?

可悲的是,有的人,五十多岁的时候,生病了。病痛一来,无疑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雪上加霜。

生病的人,怎么可以在高位呢?怎么能够勇挑重担呢?

有一个词语叫“病退”,也就是说,生病的人,可以提前离开单位,退出岗位。

“人走茶凉”,这是很多单位的现实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别把平台当本事。

以前,有人关心你,吹捧你,不是你做得多好,成绩多大,而是别人羡慕你的位置,需要利用你的职权。

03

亲戚交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当你生病了,你会发现,曾经交往很多的亲戚,都慢慢不来往了。

一方面,亲戚怕你借钱,因为治病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一方面,亲戚知道你没有价值了。

如果你住院,第一个星期,很多亲戚会来看望你,大家都关心你。其实,亲戚有意无意就是在观察你的情况,看看你的病灶,会不会好起来,是不是无药可救了。

第二个星期,来看你的人,少了很多;再后来,很少有人来看你,只有家里人,在忙得团团转,显得很疲惫。

“穷”是病,病是“变穷的征兆”,这样的道理,亲戚们都知道。

当你越来越穷的时候,亲戚自然就疏离你了。万一你要借钱,亲戚宁愿给你两百块钱,也难以答应借几千块钱给你。

04

一个家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生病的一方,决定了家庭的幸福。

不管谁生病了,都会连累家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父母生病了,儿女很操心,不仅要花钱,还要耽误工作时间。

其实,五十多岁的人,一旦生病了,就知道了哪个儿女对自己更好一些,就明白了夫妻感情有多好。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的母亲因为扭伤了腰,住院一个多星期。

和母亲同一个病房的,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她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

大妈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在车站附近开饭店,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来看我。我的大女儿远嫁外地,自从我住院后,也没有看到她的影子,只是打了个电话,发了五百块钱给我。还是小女儿好。”

大妈的小女儿来送饭:“你啊,就是瞎说。当初,你把一切财产,都给了儿子。现在,儿媳妇还埋怨你没有买房子,从此再也不管你了。你以为,我想管你啊?我也没有办法。不说了,我还要去上班。”

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病人,家庭矛盾就突出来了。也许,唯有老伴,才不离不弃。

05

朋友交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见过到病房里来要债的人吗?

事实上,就有这样的人。当你生病之后,朋友担心你还债的能力,马上就会来催债。也许,他们担心你病故,然后再也要不回自己的钱了。

话说得很难听,但是朋友关系,真的不是那么单纯。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朋友交往,本质上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大家在一起做生意,通力合作,为了赚更多的钱;有人巴结你,是因为你有钱有势,有利用价值。

你没有利用价值了,朋友离开你,也是正常的,你不要挽留,更不要纠缠。

06

患难之交难得,雪中送炭好难,且行且珍惜。

人过五十,对于人情,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学会做减法。

当你生病的时候,来看你的人,一部分是关心你的人,一部分是“打听虚实”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感恩你的人。

事实上,还有一些人,曾经得到了你的帮助,但是并没有记得你的好,反而在你生病的时候,拼命和你撇清关系。

做人,最大的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世界上少了谁,都在团团转,明天的太阳依旧会高高升起。

认清自己,看清人脉,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健康就是最大的不动产。不管你有多少钱,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也许就失去了一切。健康的身体,往往是钱也买不到的。

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条抛物线,上半场是往上走,下半场是往下走。不管你如何拼命,下坡已经成为了定局。

接受世事无常,感受人情冷暖,你就真正懂得了人生。

五十岁的人,最大的依靠,就是——健康的自己,贴心的老伴。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