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我国水杉的中心分布区发现70周年(1947年9月――2017年9月) —...

 微湖渔夫 2021-10-18

                          走进水杉林



                           华广民


      这些年蜗居闹市,闲暇的时候,总想找个幽静恬适的地方,以躲避一下那令人烦躁的噪音和尘世的烦恼。思来想去,那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回归自然,每每置身于绿色和森林之中,我就像游子回到故里一样,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我想,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心迹吧!因为人类的始祖就出世在深山老林,经长期演变,才逐渐变成了人。自然生态,那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保护森林,那是在保护我们人类的根。在我居住的城市周围,就有很多森林,有名扬中外的国家森林公园和万亩石榴园。它们像闪闪发光的绿宝石那样,日夜吸引着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不少人去营造小巢,兴建木屋别墅,这也许就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吧!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的重要性,也逐步认识到“破坏森林就是毁灭人类自己”这一番道理。
         在森林里,我最喜爱的就是水杉树。因为三十年前刚进城时,我家房前屋后就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水杉林。这种树亭亭玉立,清丽秀美。每年春天,都能看见它们发出新芽,吐出新叶,抽出新枝,显出勃勃生机。水杉的叶片呈羽状,平行横生,春天淡绿透明,入夏颜色较深,深秋叶色再变,满树金黄。它的树干一律笔直向上,极少旁逸斜出,所有的树冠都呈宝塔状,稳稳当当地扎根大地,清爽而精神。每当我走在这绿色铺满的小巷里,得到的不仅仅是目睹水杉的秀色芳姿。水杉的发现历史,会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老一辈科学家们所做出的贡献,也会给心灵以启迪!
       我的大伯父就是一位老林业科学家,在七十年前的水杉发现中,他是主要当事人。水杉作为一种针叶落叶乔木,在距今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时,起源于北极圈内,后来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降临,科学家公认它已在世界上绝迹,只是在古老的地层中发现过它的化石。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林学家大伯父去川鄂边境考察,发现有一千多株这样的树,其中有一百棵已成了古木参天的大树,他用一双慧眼认真审视着,抑制无以言状的惊喜心情,在河谷上下几百平方公里的水杉树林中往返辗转,北极第三纪时代的树林就活生生地展示在他眼前。他发现了一个水杉世界,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存的植物世界。可是,直到这时,全世界也只有这个河谷中保存着这种奇观。这就是我国的水杉中心分布区,也是今天众所周知的水杉坝地区。
       当时大伯父先后采集了一万多份树木标本,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带回南京后,由胡先骕和郑万钧二位教授鉴定为水杉,很快在国际植物学界掀起轩然大波。美国的古植物学家钱耐教授为此专程来到中国,在大伯父的协助下,历尽艰辛,深入川鄂山区,考察了水杉,当时各国都作了报道。钱耐教授长久地站在林中,傲视苍穹的高大水杉,与其它多种高大阔叶树相依为伴,他非常惊喜,他不禁欢呼,他看到了亿万年前地球北极圈内森林的再现。此后水杉迅速走出鄂西,走向世界,声名远播。大伯父采集的水杉种籽,当时除分送全国各大林业单位外,并免费分赠亚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北美以及南美等76 所植物研究单位,而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先后从我国引进水杉达43 次之多。可以自豪地说,当你走进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水杉林中,所有水杉树都是当年大伯父采集第一批水杉种籽所孕育的后代。
       作为一种古老的树种,水杉能够躲过大自然浩劫而存活下来,水杉是幸运的。它们久居山野,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几百万年来都默默无闻,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家们所发现,无疑又是幸中之幸。这颗东方大地升起的绿色明珠,在世界科学领域内,迸发出夺目的光彩!正如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翰·斯坦倍克在其散文《水杉树》中所写,“只有这一片树林幸存下来,这是一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的形象”。“那里有蕴育着独特与强大生命力的水杉树”。显而易见,在水杉树的“老家”,那里除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之外,水杉还应依赖于自身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生物圈内,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都显得很脆弱,有时甚至是不堪一击。当寒潮来袭,当火山爆发,当地震发生,或者是天外飞石,都会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有时甚至导致一个或多个物种的瞬间灭绝。但尽管如此,人和各种生物们都顽强的生存着,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美的不断呈现与更新。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并没有水杉。据悉上世纪五十年代,枣庄市苗圃的专家们从青岛引进水杉,进行栽培实验;七十年代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主要分布在峄城区和台儿庄区。如今水杉早已遍布我市城乡,如市中区解放南路的水杉林带,几百棵水杉已蔚然成林,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和台儿庄运河岸边的水杉树林风景优美,昔日的鲁南煤城变成了绿色家园。不仅如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水杉这一稀世珍宝树种,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在全国各地扎下了根,仅秦岭和淮河一带就有几十亿株,成为我国主要的绿化树种之一。在世界各地,有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成功。水杉逐渐恢复了它千万年来的失地。它因此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中国因此被誉为“世界园林的母亲”。
      春日里,我又一次走进家乡的水杉林。刹时,我那颗多情的诗心被水杉触动,仿佛在进行着一种美的熏陶,善的洗礼。几只色彩纷呈的小黄鹂,站在水杉树的枝头,欢唱跳跃,各献绝技。而林中那轻柔的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和面颊,像儿时母亲的厚爱和温馨,使我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令我浮想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大冰期降临之夜,那一棵棵直插云天或伞形茂密的水杉树,是以何等的耐寒力,躲过冰川灾难而存活下来,饱经风雨仍与日月同辉,始终以郁郁葱葱地神态,向人们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我又想到人类的祖先,他们当初在这洪荒的世界里生存时,一定历尽艰险,一定也曾充满过和谐、欢快和友情的。因为这些鸟、这些树和森林,它们对谁都一无所求,有的只是无穷的奉献。我似乎被唤起了另一种良知,我们再也不能随意践踏这些使人赖以生存的绿色了,它们是人类生存的伙伴,我们从森林那里受益无穷。我这么想着,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令人净化并充满传奇色彩的水杉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