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社会门诊走出发展困境

 仁和堂老军医 2021-10-18

“门诊量”是传统门诊的唯一指标

大而全、笼统、低客单价的基础诊疗服务是绝大部分门诊所提供服务产品。“门诊量”构成门诊的业务基数,因产品与服务线单一导致客单价趋同,绝大部分门诊靠“门诊量”来支撑营业额!这和街头快餐店的业务模型类似,顾客单次消费价格差异不大,每天只需关注进店就餐人数量就知道营业额,但是一旦隔壁新开了三家同类快餐店,或者遭受疫情导致顾客不能进店,其营业额就会大幅下降。

简单的商业模型,发展虽快,却十分脆弱。新冠疫情后,很多社会门诊量持续跌停,甚至很多门店停业倒闭。药店走向线上并实施白热化竞争不断拉低药品毛利率,打针输液的高毛利项目也正被政策管制,互联网医院为顾客提供了更便捷的网上问诊业务。传统门诊可能正面临着生死发展困境。这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

重视门诊的体系能力建设

疫情前,一家400平米的门诊,门诊量80人次/天,营业额1万元/天,净利润10万/月。看起来这是一家指标不错的门店,因疫情原因,近2年门诊量仅为30人次/天,营业额仅为4000元/天,已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就这个门诊的业务运营进行一下分析:

1,该门诊的门诊量没有积累会员量,多年来哪些人来过门诊、哪些人来过一次再没来过,哪些是忠实的顾客,都没有可查询的数据,意味着,无法从数据上研究门诊的发展路径。

2、该门诊目前客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已经维持多年,提高客单价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每天都有顾客抱怨药价贵、诊费贵。若想提高顾客的单次消费额,就必须从产品和服务结构上下功夫。

3、该门诊附近100米正在装修一家同行的新店,附近1000米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业,这些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与该门诊基本相似,虽然该门诊负责人对自己有信心,但基于趋同化服务的竞争,该门诊的门诊量恢复提升很难。

4、一般的门诊基本上没有管理体系,也没有运营队伍,有流量顾客,但没有忠实会员,基本没有形成可分析的客户数据。形成亏损时,基本无力回天,熬到关闭。

重视门诊的体系能力建设

一个好的门店不是靠单项指标来评估其价值,通常需要有三大评估指标体系:

一、现实经济指标体系:

门店的门诊量、主打产品销量、营业额、利润、成本构成、利润率、人效、坪效、物效等。

二、潜在运营指标体系:

拟建设的体系化目标,含:产品体系、营销体系、客户运营体系、团队管理体系、服务体验体系、装修和环境管理体系、物资管理体系等。

三、风险指标体系:

医护人员资质合规性、科室合规性、采购合规性、财税合规性等。

积累可转换价值资源是“新型门诊”的核心

判断一个门店的发展潜力,最关心的仍然是经济指标,而经济指标结果就是顾客数乘以客单价的收入之和,所以一个好门诊应不断提升“门诊量形成的会员”及“产品与服务销量”。普通门诊不会使用系统工具实现门诊顾客的数据储存、查询和分析,随之时间积累,门诊量基本属于因自身服务被认可的人数总和,但在门诊老板角度,这些顾客何时来、为啥来、为啥不来的原因,基本无法判读和预测。很多普通门诊开了十几年,曾经服务患者上万人,搞一场推广活动,却来不了几个人,就其原因,门诊量并没有形成该门诊的数据,导致无法推送门诊信息。

普通门诊对于“产品与服务销量”的运营基本空白,产品和服务都是以自我判断为中心,而不是随着时代变化持续升级,导致普通门诊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弱。以儿科门诊为例,普通门诊提供的产品是内科诊疗服务,客单价100元左右,医生忙忙碌碌一年,但收入却不高。而新型门诊则可能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儿童食品、儿童药品、儿童玩具,并提供身高管理、脊柱侧弯矫正、近视眼防治、儿牙矫正等服务,顾客进店后除了传统治疗,还可能被挖掘出更多的消费潜力形成门诊的经济指标。

宣御医平台为普通门诊升级提供赋能

宣御医平台以“赋能基层惠及百姓”为使命,赋能连接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微生态圈,系统性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运营、重构、创新医疗服务能力,形成以基层医疗机构为运营中心的居民大健康生活服务生态圈。

平台拥有互联网医疗SAAS核心技术,按照不同机构分布式部署独立的患者操作系统,为合作机构部署定制服务内容,实现“千机构千面”的会员端展示与机构数据解析。自主原创性开发互联网医疗系统、智慧专家门诊系统、生活服务电商系统、商品直购电商系统、云会诊系统等关联子系统,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AI辅助临床决策系统,为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机构管理系统,机构可利用平台为患者提供在线预约、线上挂号、线上咨询、远程会诊、云病历、云随访、AI辅诊、云药房、商品直送、服务上门等线上大健康服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提升诊疗水平、提升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延伸会员服务半径,增强辖区居民服务粘性。

针对普通门诊如何转换成新型有价值门诊,宣御医主要从几个方面帮助社会办医实施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赋能:

1、诊疗能力提升赋能:以AI辅助临床决策系统和专家云会诊为基础,为普通门诊提升疾病识别率和规范诊疗方法提供支持;

2、门诊量转换资源赋能: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为核心,从吸粉关注、在线问诊、推荐医生、特色专科、优势病种、咨询挂号、处方售药、顾客自主购药、顾客健康产品购买、大健康周边服务体系等细节入手,帮普通门诊搭建将门诊量系统转换成可重复利用资源。

3、产品与服务的规范积累:为门诊提供可持续新增产品及服务的系统端口,规范价格体系,帮助门诊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会员服务,提升门诊的客户满意价,带动客单价上升,提升经济指标。

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赋能:为门诊提供技术平台,规范导入医生、会员、产品、服务、技师、经纪人等参与业务的生态组成成员,形成彼此联动的生态体系,帮助普通门诊升级成一个“围绕门诊周边居民提供大健康服务”的生态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