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口儒张村,看火山石屋,听数缸嫁女,解锁3大谜团

 行走的油条 2021-10-18
默认段落

去年冬季,我曾慕名来过海口火山地质公园,游览了这座有上万年历史的火山口,也参观了园内保存完整、用火山熔岩建造的一些古民居,非常震惊几百年前人们的建筑智慧,能利用坚硬的火山石打造出那么奇特的房屋。当地朋友告诉我,山下有几个用火山石村更壮观、更惊艳,可惜我在附近瞎转了几圈都没找到。没想到事隔一年,我再次来到这里,专门参观了几个火山石村,儒张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儒张村属于秀英区的一个自然村,离海口市区仅15公里,离火山地质公园5公里。我们早上从市区自驾过来,不过半小时时间。路上专门绕到石山镇,在一个拐角处,吃一顿烟火气十足的特色石山粉,小小一碗粉却十分复杂,有腌粉和汤粉之分,又有素粉和肉粉的差别,当地人特别钟爱腌粉,味道更足,吃到一半时还可以加上汤水,就变成了汤粉,所以又有一粉两吃的说法,建议来旅游的朋友可以尝尝,味道确实不错。

吃过早餐,沿着一路果园之间的水泥路行驶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心心念的儒张村。在这之前,看到很多村名都带有儒字,一问本地朋友才知道,原来这里很多村子在宋朝就有了,最早迁移过来的都是一些文仕之人,数百年来一直传承着儒家学风家风,后来便在村中大姓之前加上儒字,形成现在的村名,比如路上看到的儒符村、儒周村、儒唐村等等。突然就想到苏东坡等一大官员被贬海南时,就曾大办学堂影响后世几百年,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村口一座简易的石牌坊刻着一幅对联,字迹娟秀,文气十足:儒学深谋富丽繁荣迎秀气,张罗善策堂皇整洁毓英才。入牌坊就算进了村,迎面一棵热带地区常见的巨大榕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彰显一派福荫子孙的灵气,与门牌上的对联寓意相得益彰。

村子外围都是最近几年改建的小洋楼,房前屋后都栽种着让人眼馋的荔枝、椰树、香蕉等热带水果树,火红的三角梅成片的开放各个角落,处处花果飘香,沁人心脾,似乎是在热烈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真正的主角就隐藏在村内一道低矮的石墙内,这些石墙全部是用火山熔岩石堆砌而成,穿过石门,一个令人惊艳的灰黑色石头王国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里所有的房屋、围墙、小道都是用熔岩石建造,一户一院,布局整齐,干净整洁,略有不同的是,建房石料有的切割整齐光滑、严丝合缝,有的就是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成屋,墙上留下很多小缝隙。房屋周边有不少石凳、石缸、石盆,全部是用熔岩石头雕凿而成,内壁居然十分光滑,匠工的手艺真是令人称绝。房主说,这些房屋上百年来都是如此,从来没进行过修缮。

同行的一位朋友说,他在海南生活了三十多年,一直有几个疑问没有解决,一是火山熔岩都非常坚硬,到底是怎么开凿成石块进行建房的?二是用那些不规则石料建房没有粘合剂,怎么保证稳定性,做到百年不倒呢?三是怎么从房屋来区分各户的家境状况?

还好房主就在身边,非常爽快地告诉了我们答案。

关于取石,这里属羊山地区,地下几乎都是上万年前的火山熔岩,开挖起来确实十分困难,但智慧的老祖先总能想出很多办法。通行的做法是,先用钢钎在熔岩上凿出一排石洞,塞进木块,然后再次打进一排钢钎,用大锤一砸,一块岩石就裂开了,这种方法倒是跟我们现在往墙上打膨胀螺丝有点像,不同的是,它的石洞很密集,较容易裂开石头。

关于石屋稳定性,关键点有三个,一是取石砌墙时,尽量选择略比较平整的石块堆砌;二是要错位铺石,即每块石料必须压在下面石缝之上,石缝过大时,要塞进一块合适的小岩石作为铺垫;三是这种火山熔石本身比重较大,加上熔石本身有很多气泡,会加大摩擦力,与周围石料接触更紧密,即使有台风吹过,也丝毫不会影响它的稳定性,所以几百年来,它一直坚固如初。

关于家境的区分就更简单了,如上介绍,房屋石壁光滑整齐、或者有四合院样式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而用不规则石块砌成的就是寻常人家了,因为那些光滑整齐的石料都是要耗费大量人工物力进行打磨的,一般人家根本做不到。

谈到家境问题,房主又饶有趣味的给我们介绍了当地另一种风俗文化——数缸嫁女。羊山地区因地下大都是火山岩,这些自带气孔的岩石成了天然的漏斗,有多少雨水也存不住,水资源奇缺,能买得起水缸蓄水,那一定是殷实人家,家底如何,全看家里水缸有多少。要嫁女的,只要到这家门前转一转,数数有多少水缸就有底了,慢慢就形成了羊山地区特有的数缸嫁女风俗。大家赶紧去各家门前转转,果然家家门前都摆了一排的大水缸,真是开眼界。

现在村里人生活条件都好了,很多搬出了石屋,另建了舒适的小楼,这些空闲的石屋则有了一次新生的机会,一座集远古与现代、休闲与住宿于一体的沐心石屋应运而生。

他们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100多间石屋进行了改造,保留室外原滋原味的古旧墙壁和蜿蜒成片的院墙,室内改装成宽阔明亮、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时尚风格民宿,院内种植赏心悦目的花草植物,其他闲置的空地上则种上了大片的荔枝采摘园,处处洋溢着古老的火山文化和现代休闲时光气息,行走其中如同穿越。

离开儒张村时,再次忍不住抚摸这万年前的火山熔岩墙壁,与远古时光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自然的恩赐极其难得,前人的智慧源远流长,而后人的传承与发扬更成为一种动力,让生活在火山石上的人们,从不缺乏对恶劣自然的改造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