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渐枯竭的想法

 明心见悟 2021-10-18

每日的主题完全是随机的,因为我压根不知道脑子里会出现什么想法,或者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思维枯竭的时候,即使是500字都要搜肠刮肚,有个说法是输入的量至少是输出的十倍,也就是说,想写出500字,至少得阅读5000字的内容。

蒙田说,我博览群书,阅后即忘,好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看书通常记不住内容,看完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便短小如唐诗,还需要刻意记忆,多次吟咏才勉强记住,更不用说初次阅读的文章了。不过用不着担心,那些文字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大脑里某个区域持续发酵,恰当的时候会被激活,比如你又看到了类似的概念和内容,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会想起曾经有过的印象,再去顺藤摸瓜找到出处,这样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如果记录成文,很长时间里都不会忘记。

看书为什么必须记住呢?可能是因为记忆让人有种虚幻的踏实感,我把它记住了,书本的知识就成为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真的是这样吗?未必如此。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来记忆的。重点是搞清楚逻辑结构,透过表象挖掘作者的思路,他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如何展开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可信。

书不是用来膜拜的,是为我们服务的,可能是新颖的观点或有趣的故事,也可能是流畅的文笔或严密的逻辑,努力寻找亮点,尽量能有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