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救汶川,38岁考北大,41岁美上天,这才是女神

 正经婶儿 2021-10-18

10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失重环境中,王亚平的大辫子向天竖起,登上热搜。

有人说,这是天宫新发型。

也有人联想到电影《无极》中满神一角的造型,并调侃称,电影中这一形象是“虚构的女神”,王亚平才是“真正的女神”,中国人能把神话变为现实。

和王亚平相关的话题,也迅速吸引了3亿阅读量,5万讨论。

大家都对这位女航天员的辫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但其实说起来,王亚平,不仅发型冲天,她自己也是名副其实的“冲天娃”。

王亚平是山东烟台人,1980年1月出生的她,虽然比神舟十三号最年轻的航天员叶光富大8个月。

但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是我国首个二度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很多人应该记得那句: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没错,早在2013年王亚平就和聂海胜、张晓光一起飞上了太空。

彼时,在远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身着蔚蓝色舱内工作服的王亚平向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开展太空授课。

在大约40分钟内,她先后顺利展示了质量测量演示、单摆运动演示、陀螺演示、水球演示、水膜演示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

并通过天地连线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一名学生在给王亚平的信中说:

“是你给了我梦想,我会像毛毛虫一样,慢慢地爬向树的顶端。总有一天,我会像您一样,变成一只蝴蝶,飞向太空,实现梦想!”

这封信不仅写出了万千学生的心声,也写出了王亚平的历程。

那是1996年的一个普通的早晨,王亚平推着自行车正准备去镇上卖樱桃,路上遇到几个同学,捎来了一个消息:

“济南空军来我们这儿招飞行员了,你去试试吧,你体育那么棒,没准就能选上呢。”

在同学们的鼓励下,17岁的王亚平懵懵懂懂地进入长春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刚开始,面对紧张的大学课程和一刻都不少的军事训练,王亚平也像一个“毛毛虫”一样。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跳伞时的场景:“我是第4个跳的,第一次跳还没来得及害怕就过去了,第二次时反而感觉特别害怕。”

在那天回去的车上,同学们一起唱起《真心英雄》,唱得一个个泪流满面。

大学毕业后,王亚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从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了蓝天,到执行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部队战备演习等重大任务。

9年时间,她飒爽的身影宛如蝴蝶,在空中不停穿梭,安全飞行近1600小时。

就在她一度认定自己的归宿是美丽苍穹时,命运又给了她更大的舞台。

2003年,杨利伟首登太空,给王亚平心里播下了一颗“太空”的种子。

“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不过,航天员并不好当。

因为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准备飞行和飞行两种状态,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地枯燥艰苦的训练和一次次激烈严酷的挑选。

虽说,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

但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

所以王亚平能做的,就是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的要求上,对自己提高要求。

一句话男航天员坚持多久,自己也要坚持多久。

比如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常常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在体能强化训练中,3000米考核,她比满分标准还提前了3分钟。

在体质器械训练中,她每次在规定课时以外加练1小时。

出舱活动水下训练时,她还身着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

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也没法挠。

王亚平说,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红色按钮,如果在训练中挺不下来可以随时请求暂停,但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航天员碰过这个按钮。

因为每坚持一次,就说明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离太空越近,也意味着离地球越远。

对王亚平来说,这个最远的距离就是她和丈夫、孩子。

王亚平的丈夫赵鹏也是一名飞行员,但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人见面的机会通常都是在演习飞行中。

后来,两人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飞行训练中,通过飞行术语打招呼,来一次“驾机鹊桥会”。

不得不说,这种偶遇真的很浪漫了。

当然,也有闹误会的时候。

比如在一次飞单机训练中,赵鹏要经过武汉空域,恰好王亚平和同事当天也有单机任务。

夫妻俩头天晚上约好,用飞行术语打招呼。

结果赵鹏一激动,把王亚平的代码778喊成了刘洋的788,闹了次“空中乌龙”。

王亚平开玩笑说:“连老婆都能认错,下次回来跪搓衣板!”

最终赵鹏没有跪搓衣板,因为任务缘故,两个人很少能再像那次一样有时间浪漫。

甚至因为航天梦,两人打算在王亚平29岁时要宝宝,也拖到了33岁,才有了一个健康的女宝。

有了孩子后,赵鹏既为妻子感到骄傲,也隐隐为她担忧,生怕她在训练中吃不消。

为了支持妻子,他索性跟随着王亚平来到了北京,主动承担起了家务,并学着为妻子做她爱吃的饭菜。

他对王亚平说:“以前我们是各自开一架飞机,现在是我们俩一起开一艘飞船”。

而女儿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收获了别样的母爱。

每次在走过展示上过太空的航天员照片墙时,女儿都会远远指着王亚平的照片,用稚嫩的声音大喊“那是我妈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王亚平出征前,女儿还亲自到现场送她,并给妈妈布置了任务:

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要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21岁成飞行员,33岁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讲课,41岁再次成为宇航员。

王亚平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

因为热爱,所以热爱。

这是对每一位女性航天员的写照,在未来的太空中,女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她们所能顶的,不止是半边天。

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女宇航员凯蒂・科尔曼地话说:

“当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

这同样也是对中国航天人的真实写照。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到后来的载人航天飞船、再到空间站的建立,漫漫航天路,我们终将走向星辰大海。

期待“王老师”的“太空第二课”。

也祝福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顺利完满完成任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